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智媒时代编辑权利的让渡与坚守

智媒时代编辑权利的让渡与坚守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引发新闻业的重构,甚至会颠覆内容生产编辑流程。在编辑出版领域中,编辑权利也面临着挑战,不同程度出现了编辑权利让渡,因此,明确和坚守编辑权利尤为重要。编辑必须正视这一现象,适应工作变革趋势

  【摘 要】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引发新闻业的重构,甚至会颠覆内容生产编辑流程。在编辑出版领域中,编辑权利也面临着挑战,不同程度出现了编辑权利让渡,因此,明确和坚守编辑权利尤为重要。编辑必须正视这一现象,适应工作变革趋势,明确编辑权利,规范编辑主体行为,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挖掘自身价值,坚守编辑权利。

  【关键词】编辑权利;人工智能;算法;权利让渡

智媒体论文

  智媒时代“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1]人工智能、VR/AR技术、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在机器写作、个性化新闻、传感器新闻和临场化新闻等传播模式中广泛应用,传媒产业在信息生产、传播载体、传播方式、运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集团中信息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反馈等环节纷纷转向智能化。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相对固定的理论和方法的编辑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当前学界的研究密切关注着新技术背景下新闻行业遭遇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机遇,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写作、算法等传播技术对新闻理论及实践的影响,媒体融合发展与编辑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数字出版产品设计等论题,而基于智媒传播、传播技术变革下编辑权利问题的讨论相对较少。

  智媒时代,新技术对编辑权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收集、把关选择、加工处理和反馈分发等工作流程中。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编辑如何挖掘自身价值,坚守编辑权利,是新闻业技术重构后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深思的问题。本文立足智媒时代,探讨编辑权利的让渡与坚守等问题,剖析新技术对编辑权利的冲击与挑战,阐释编辑权利在工作内容中的变革以及明确编辑权利坚守的途径,以期能为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编辑权利的界定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编辑对接收到的信息,如语言、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内容,运用一定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在这个流程中,编辑承担着重要责任,也行使着相应权利。编辑权利是编辑权力和编辑利益的统一,编辑的利益和权益只有通过权力的实施才能实现。[2]从广义上看,编辑权利是“编辑的职业权利,是指编辑所应具有的按照编辑活动规律自由开展编辑工作的权利”。[3]这项职业权利與编辑职业活动密切相关。从狭义上看,编辑权利可细分至具体层面的各种内容。如,段乐川提出了“稿本传播处置权;稿本的修改、加工权;编辑的人格权”。[4]范达明认为是“动议权、修改权与转型权”。[5]程晋提出“把关权、修改权、版式设计权、署名权”。[6]叶娟丽提出“选题策划权、审读修改权、规范权、组合权”。[7]李乐认为有“编辑调节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动议权、修改权、转型权和把关权”。[8]边优指出有“策划选题的权利,组织稿件的权利,物色作者的权利,加工修改稿件的权利,联系媒体宣传的权利和约请专家撰写书评的权利”。[9]研究者们均清晰地界定了编辑权利,区别则体现在具体层面的分类、界定的不同,但不管如何分类,对于编辑权利的狭义界定都涉及编辑的策划、选择、修改、加工、发布等过程中拥有的权利。结合本文关注的重点,笔者把编辑权利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表达权、把关选择权、修改加工权、分发互动权。这四个层面的编辑权利涵盖了整个编辑流程,其运用于所有编辑活动中,且贯穿于编辑过程始终。

  随着技术浪潮对媒介产业、媒介活动、媒介流程的影响,“原有的传播规范与伦理受到严峻挑战”,[10]彭兰教授认为数据时代背景下普通个体的“隐私权与被遗忘权”让渡“似乎成为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11]对于编辑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颠覆内容生产编辑流程。人工智能通过抓取素材拆并重组,布局内容编辑审核,扩大内容收集范围,提高内容编辑效率,尤其是对于技术驱动的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算法推荐的新闻已经成为“标配”。编辑和记者不需要在场,整个内容分发过程基本上使用大数据挖掘信息来准确地向用户推送新闻。这个过程必将导致编辑工作的实质性改进,编辑职业权利受到极大的冲击,编辑的参与和主导权变弱甚至出现了让渡,这势必将引发对编辑权利的重新思考。

  二、智媒时代编辑权利的让渡

  “让渡”一词,通常用于政治、法律、金融、工商管理等领域,表示权利、价值、利益等方面的让出、转移和出让等含义。本文把让渡一词引入编辑权利的范畴内,所谓编辑权利让渡,是指编辑的职业权利,如表达权、把关选择权、修改加工权、分发互动权等全部或部分地转让出去。在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后,编辑权利让渡的现象愈发明显。

  编辑的表达权是指编辑表达媒体观点和态度的权利,一直以来,编辑的表达权通常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编辑撰写导读、编者按、摘要和结语等原创内容时行使编辑表达观点的权利,另一方面体现在编辑通过版面编排、内容选择等形式行使这一权利。如今,国内外知名媒体已经出现了使用智能机器人写稿并编辑一些财经、体育类等既程式化又涉及大量数据的稿件,如《纽约时报》Blossom、路透社Open Calais、新华社“快笔小新”、南方都市“小南”等。随着这些写稿机器人的出现、“上岗”并撰写相应的内容、制作相关的专题,编辑表达权的部分权利将让渡给他们。

  编辑的把关选择权是指编辑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取舍的权利。编辑一直有着“把关人”这一称谓,编辑的把关选择权是编辑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权利。智媒时代,某些聚合类新闻平台,掌握算法的工程师运用其控制的计算机通过算法和数据结构进行把关和选择,算法逐渐取代筛选内容的编辑。又因机器人具有无与伦比的效率,可以将编辑从收集背景和比较数据等重复性工作中逐渐解放出来。从这一层面来看,聚合类新闻平台编辑的把关选择权让渡给了掌握算法的工程师或程序员。

  推荐阅读:《电视时代》是由湖北电视台主办的期刊。该期刊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8703.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