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行业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模式与运营创新研究

行业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模式与运营创新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 当下,企业机构对线上知识资源和运营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客观上要求专业出版社这一行业知识服务提供商从职能上进一步创新和升级,由传统的知识生产者向更加高效的知识运营者转变。 【关 键 词】行业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模式;O2M模式 作者:唐学

  【摘 要】 当下,企业机构对线上知识资源和运营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客观上要求专业出版社这一行业知识服务提供商从职能上进一步创新和升级,由传统的知识生产者向更加高效的知识运营者转变。

  【关 键 词】行业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模式;O2M模式

  作者:唐学贵
 

职称论文发表

  近年来,随着企业职工学习培训网络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企业机构对线上知识资源和运营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但是,传统的静态内容供给和课程学习越来越无法满足学员对及时性、持续性、丰富性和精准性知识服务的需求,而企业机构单一的培训组织部门在线上知识运营与服务过程中普遍缺乏人员配置、服务资源配置和系统持续运营维护配置。因此,企业机构对基于资源建设与平台运营的行业公共知识服务平台需求强烈。在此背景下,作为专业出版社,回顾行业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认真分析其现实痛点,并探寻适合专业出版社主导的行业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模式十分必要。

  一、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发展历程回顾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社会大众开辟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人们在接受传统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交互。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某个行业提供知识服务的学习平台应运而生,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

  1.电子化学习阶段(E-Learning阶段)

  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发展的早期形式是E-Learning。E-Learning即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译作 “电子(化)学习”。随着互联网的兴起,E-Learning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凭借快速、高效的特点越来越被大众接受,也越来越受到企业机构培训部门的重视。2000年左右,国内部分大型金融、通讯企业如中国工商银行、太平洋保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开始以E-Learning形式开展在线学习,随后,E-Learning风靡全国,其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 E-Learning阶段,大多数企业更注重学员是否学习,而忽视了培训资源的优化以及与线下培训的结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4G技术与宽带的快速普及,中国企业的教育培训迅速突破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发展为更高效的社会化学习模式。

  2.平台及课程优化阶段(M-Learning阶段)

  移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企业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即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这是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发展的中期形式。移动学习依托互联网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便捷的接收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各种智能终端)为开展个性化学习、碎片式学习和全方位学习提供了条件。移动学习的课程以微课及动画为主要呈现形式,M-Learning阶段优化了平台和课程内容,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忽略线下培训的重要性和人才成长路径的设置。

  3.人才发展优化阶段(混合式培训阶段)

  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下,学习培训进入人才发展优化阶段。这个阶段也叫混合式培训阶段,其特点是以多终端应用设备为载体,以社区化学习和线下培训为主要模式,利用网络化应用覆盖前期学习、中期培训、后期评估的人才成长全周期学习路径。这是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发展的当前形式。目前,以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彻底打破了学习的边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培训业态为学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供给,同时,海量的数据又为分析学员的学习行为提供了充分资料。这种巨大的变化决定了传统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面临重大挑战。时代需要构建完整的学习生态链、提供体系化的在线学习整体解决方案来解决深层次的培训需求问题。

  二、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发展痛点分析

  1.知识内容的持续性供给能力较差

  随着行业知识服务平台的大规模建设与实施,动态的知识内容持续供给成为未来学习的主流。比如,当前许多行业都在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技术应用”“互联网+模式创新”等重点学习主题建设,但这些主题本身是动态的,不间断地产生新的重要政策、热点事件、典型案例等。对于这种学习主题,仍然按照传统的出一本书或者做一套课程的思维很明显不能满足广大学员学习的及时性和持续性要求。相反,目前新媒体领域流行的“专栏式”知识供给形式,更适合这种需要快速迭代更新的内容传播要求,因为专栏不是“按套”而是“按期”供应的。某一期专栏做完,虽然还不知道下一期的内容,但鉴于专栏形式和筹备模式是前后一致的,只需每期邀请不同的专家或嘉宾对不同的热点事件、典型案例等进行访谈、研讨,就能持续地迭代更新内容。但是,这种“专栏式”的内容建设难度明显过高,很多区域性的内容制作单位或培训机构很难具备这样的内容制作能力,也很难邀请到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栏目制作和内容生产。这导致采用传统分散式的在线学习模式很难统一施行这种效果更好的知识服务模式。

  2.融媒体知识课程内容策划实施能力欠缺

  随着大量融媒体形式的创新和应用,作为知识内容载体的课程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大屏课概念。知识点微课、口播小视频、PPT音频课、圖文音频课、直播公开课、虚拟仿真课等多种形式的课程不断涌现。这些课程的适用场景和供给模式又各自不同:有的课程适合专门学习,有的课程适合碎片化学习;有的课程适合PC端学习,有的课程适合移动端学习;有的课程适合即时性的学习,有的课程适合长效性的学习。同时,和传统的中心化内容生产都是由相关部门统一采购生产不同,这些内容的生产渠道各不相同,除了传统的OGC生产(专职人员职务生产内容),还有PGC生产(第三方机构联合生产)、UGC生产(平台用户自发生产)等融合知识分享传播模式。这对企业机构培训部门的内容策划和平台管理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很多单位既没有相关人员编制,又没有对应业务的执行能力,从而导致行业学习平台内容建设始终数量不足、形式落后。

  推荐阅读:什么是论文投稿刊物推荐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5928.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