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北京大学通选课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北京大学通选课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9-07-31 10:1312

摘要:摘 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就拉开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序幕,2000年之后,通识教育的任务开始由素质教育通选课承担。在经历了从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到专业教育基础的初步实践之后,通选课试图通过精品化手段以及与大类平台课的结合,寻求与专业教育之间的

  摘 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就拉开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序幕,2000年之后,通识教育的任务开始由素质教育通选课承担。在经历了从“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到“专业教育基础”的初步实践之后,通选课试图通过精品化手段以及与大类平台课的结合,寻求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与相互促进。2010年之后,北京大學开始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未来,包括通选课、通识核心课以及政治理论课、公选课在内的北大全新通识课程体系将寻求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其融合路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通选课;通识教育;北京大学

历史文化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1]。通识教育的教育手段应包括课堂内的学习、专业的选择、选课的方式、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管理、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然而,一直以来,多数高校把通识教育完全等同于通选课。并且,由于没有摆正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通选课并没有成为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只是成了在主课之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2]。对通识教育的片面理解及由此导致的通选课实践偏差不仅使中国本科教育无法真正达成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而且在这些“开拓学生视野的知识普及性课程”的挤压下,专业教育本身也被弱化了。

  要走出通识教育的实践误区,国内各高校必须在摆正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的基础上重新思考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质及其推广方式。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通识教育实践的大学之一,在通选课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作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本文试图从北大通选课前身“文理互选课”的设立开始,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演变为线索,梳理北大通选课的发展脉络,以加深我们对于通识理念的实质及其与专业教育之间关系的理解,进而指导今后的大学通识教育实践。

  二、作为专业教育补充的“通选课”(1981-2000年)

  1.扩大知识面,纠偏专门化:明确作为通选课前身的文理互选课学分

  早在1981年,为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也为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北大改“学年学时制”为“学分制”[3],明确提倡文科专业选修一两门自然科学课程,理科学生选修一两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课程,以纠偏长期专门化的弊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4]。1990年,为了适应日益明显的多学科的交叉,北京大学明确规定文科、外语科学生选读理科课程(除计算机课外)不得少于4学分;理科学生选读文科类课程(政治理论课除外)不得少于4学分,以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有目的地进行学科的横向交流和文理渗透[5]。

  2.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改善:在完善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设立素质教育通选课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认识到,国际上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6]。北京大学顺应国家对人才的新要求,在1993年提出“加强基础不仅要加强为本专业必需的基础训练,还要注意加强作为大学本科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7]。在实践层面,北京大学在坚持文理互选不低于4学分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全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人格修养[8]。到1996年,全校每学期均有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大领域的全校性选修课30~50门,选课人数达5000人以上[9],这在专业教育之外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1999年,中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将北京大学列为第一批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之后,北京大学迅速成立本科教学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研究如何开好全校性的共同选修的一些课程,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10]。由于前期文理互选课和全校性选修课的积累,以及北大学者90年代中后期对于哈佛通识教育模式(将通识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三个领域,对学生在各个领域内需要修习的最低课程数目或者最低学分数作出规定[11])的研究和学习,短短半年之后的2000年秋天,北京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就推出了首批课程共31门。2000年9月后入学的新生,毕业时被要求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及艺术等五个领域修满至少16学分的通选课,原文理互选课学分纳入通选课学分,不再另外要求[12]。由于北大当时仍处于专才教育课程体系下,素质教育通选课虽参考了哈佛通识教育的模式,但仍被定位为“对现行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13],与侧重于知识广度的全校公共选修课区分度不大。

  三、试图成为专业教育基础的通选课(2001-2005年)

  1.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转向和全新课程体系的设想

  2001年,北京大学首次明确提出设立素质教育通选课是要“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争取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14],

  并在当年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实行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在教学计划与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15]这一全新的本科教育改革目标。

  作为北大通识教育的实施载体,通选课在这之后开始淡化“素质教育”的前缀,转而强调其为专业选择做好准备的“通识”意涵。这不是简单的外在课程设置制度的变化,而是意味着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即:让每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生首先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而后接受专业的学术训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大一方面成立元培计划实验班,打破传统的固定专业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推广通识教育选修课,并计划逐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北大全面实施新的本科教育方案奠定基础。

  推荐阅读:《中国博物馆》(季刊)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系中国博物馆界的领军学术刊物。《中国博物馆》要适应时展,定位于代表全国最高水准、进行国际交流的开放型、创新型的博物馆界学术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419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