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试谈主谓谓语句的划界争议

试谈主谓谓语句的划界争议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主谓谓语句是汉语语法中具有特色的重要句式之一,语法学界对它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现代汉语的许多论著对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和范围都进行了论述,但是各家对主谓谓语句所指的范围却有很大不同,至今对它的划界仍存在诸多争议。 关键词:主谓谓语句;大

  摘 要:主谓谓语句是汉语语法中具有特色的重要句式之一,语法学界对它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现代汉语的许多论著对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和范围都进行了论述,但是各家对主谓谓语句所指的范围却有很大不同,至今对它的划界仍存在诸多争议。

  关键词:主谓谓语句;大主语;小主语;划界

  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99-01

  一、主谓谓语句,全句主语叫“大主语”,作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叫“小主语”,两个主语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全句的谓语叫“大谓语”,作谓语的主谓短语的谓语叫“小谓语”。而大主语与小主语有领属关系是主谓谓语句的重要类型。

  ①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这样走呢?(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②桥下的流水声音很大。(周立波《娘子关前》)

  ③方芳耳朵听着,眼睛也没闲着。(谌容《懒得离婚》)

  分析以上例句,我们会有一些分歧:究竟是把所陈述的对象即大主语作为主谓短语中小主语的定语,中间有一个结构助词“的”省略不写,而整个句子看作是一般主谓句;或是看作主谓谓语句,把小主语当作大主语的部分或某种属性,大主语为整体,小主语为所属,其间具有广义的领属关系。语言学界对此持分歧态度。

  王力先生在《谓语形式和句子形式》一文中分析说:“咱们不应该把‘我肚子饿了’解释作‘我的肚子饿了’。否则见到‘我肚子饿了,想吃一点东西’这类句子,分析起来就很别扭,竟像是‘我的肚子想吃东西’了。”

  李荣先生在其编译的《北京口语语法》(赵元任著)一书中曾指出:“主谓结构也可以作别的主语的谓语。”李先生分析所举例句,“‘这个人心好’这句话跟一般主谓句‘这个人的心好’意思差不多,可是两个句子不完全一样。‘他心好’不可以分析为‘他的心好’。”

  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一书里讲“部分同位”时所用例子: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过二十岁,就对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通。

  黎锦熙认为,像这样的句子,把“王冕”看作“天性”的附加语不恰当,应当把“王冕”看作总提的主位,而天性是“王冕”的一部分,算是“王冕”的“部分同位”。这样,“王冕”便可接着下文的主语,上下文便不致互相抵触了。

  吕叔湘先生在《主谓谓语句举例》一文中用了大量例句来分析主谓谓语句。他说:“没有‘的’字的时候也还是主谓谓语句为好,因为这类句子大都可以在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加些词语把它们隔断。例如:炕前的地炉子,煤火通红。可以在大小主语间加状语‘这会儿’。”

  二、典型的主谓谓语句,大主语与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这类型主谓谓语句是产生和运用最早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句式就已经开始出现。汉魏以后,这类主谓谓语句逐渐增多。领属格主谓谓语句发展到现在,备受人们青睐。综上所述,对主谓谓语句的划界问题,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划界的基本着眼点,在于能否区分领属格主谓谓语句和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作主语的一般主谓句。王力等先生对此已有确论。再看文前例句“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母亲本应是全句的描述对象,但如果加入“的”改为“他的母亲的双眼已经失明了”,“双眼”随而成为了全句主语,那么接下来就演化成“双眼”作为施事者,“要他多住几天”,这显然引起意义理解上的误差,也不符合语义关系。

  其二,从结构上看,主谓之间可以有语音停顿,而且也可以加上语气词,而句子的基本意义不变。如“我身体很好”可以说成“我,身体很好”,加语气词,“我嘛,身体很好”。另外,小主语之前可以带状语,如“我现在身体很好”(表时间),“我确实身体很好”(表肯定语气),这种状语也可以表示程度。如果认为大主语是定语,句子就不具备这些特点。

  其三,从意义上来看,有的句子是由几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后面分句的主语往往承前省略了。如果认为大主语是小主语的定语,有些句子就解释不通。例如杜鹏程《夜走灵官峡》:“我肚子饿,( )身上冷,( )跌了几跤,( )手掌也擦破了。”这是一个由四个分句组成的复句。第二、三、四分句的主语均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我”而省略了。如果认为“我”是“肚子”的定语,第一、二、四分句可以说得通,而第三分句无论如何是解释不通的。

  本文围绕关于主谓谓语句划界争议,通过对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的分类介绍,吸收借鉴,搜集了大量的语料事实,阐述了自己对主谓谓语句划界争议的一孔之见,试着探求主谓谓语句的范围界限,突出主谓谓语句的核心问题,抓住主谓谓语句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2.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赵元任.北京口语语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寿永明.领属格主谓谓语句[J].浙江: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9(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5255.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