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的突破与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的突破与创新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新主流电影是在主旋律电影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主旋律电影是1987年为了针对当时电影市场和社会思潮出现的新矛盾以及兴起的娱乐片大潮而提出的。进入新世纪,主旋律影片开始重视视觉的奇观性和商业价值。而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新主流电影不仅将商业电

  摘要:新主流电影是在主旋律电影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主旋律电影是1987年为了针对当时电影市场和社会思潮出现的新矛盾以及兴起的娱乐片大潮而提出的。进入新世纪,主旋律影片开始重视视觉的奇观性和商业价值。而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新主流电影不仅将商业电影的技巧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而且更多地以平民视角展现宏大主题,更加重视影片的艺术性与大众性。

  关键词:新时代 新主流电影 突破与创新 平民视角

艺术论文发表

  新主流电影的概念最先是由马宁提出的。他认为“新主流电影并非指一种非常严密的理论体系或是固定的概念,而是中国电影在面临好莱坞巨大挑战的背景之下,一群青年导演群体力图想要改变这种局面的一种美好愿景。”同时他也认为,在国产影片制作成本与票房回报严重失衡的矛盾下,应该提倡小成本影片的创作,150—300万的小成本影片应当成为当时新主流的一个主要模式。这在当时确实激发了一大批青年导演的创作热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制作成本仅350万,票房高达2350万。但这种理论在现在看来无疑限制了新主流电影在技术以及视觉效果等方面的创作。

  王乃华于2007年在《新主流电影:缝合机制与意识言说》一文中就对新主流电影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新主流电影不仅应当输出正确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积极的价值观念,而且要符合大众的心理诉求,在电影市场上也应该具有主导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由此,中国电影开始了一个新主流电影的创作热潮。2007年的《集结号》从个体生命意识出发,表现大时代背景下战争给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将镜头从大环境转移到人物自身,使观众更容易对片中人物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机制。这部电影也开创了中国“新主流大片”时代。

  进入新时代,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新主流電影的创作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目前,《战狼2》仍雄踞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的冠军,这也将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潮。2019年国庆档的几部影片更是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怀。据此,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新主流电影应当是融合商业和艺术元素,将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用平民视角展现出来的中国故事,同时又在历史叙事与平民史观中达到一种平衡。其概念的变化也必然影响着创作特征的不断创新,在价值观念、影像文化、类型融合、人物塑造等方面都体现出新主流电影的突破与创新。

  一、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碰撞

  “在传统的主旋律影片中,创作者们总是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杰出伟人的描述与刻画,往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种创作倾向一直可以追溯到‘左翼电影’,以及‘十七年电影’中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这些电影在当时主要起宣传抗战、教化民众和启发民智的作用,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往往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再加上时代背景的巨大跨越,观众很难在情感上对角色产生认同,从而也就无法共情。

  《我和我的祖国》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影片,七位导演分别取材这七十年中比较重要的七个时间节点,以短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虽然都展现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貌,但这七个小短片都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这些“无名英雄”在电影中共同见证并且参与了新中国的成长与建设,小人物与大环境和大事件在无形中构成了一种戏剧张力。“这更体现了影片的主题——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影片以‘我’为叙事主体。”突出了个体的重要性,受众更容易以自己的视点参与其中,产生一种代入感。

  《前夜》将一位普通设计员林治远拉入观众的视线,正是因为他身上的各种特质才展现了一个立体的、具象的个体。他固执、胆小,但同时具有极强的责任心,为了保证开国大典的顺利举行,他必须要将新的阻断器换上旗杆,在家国情怀面前,他克服了自己恐高的症状,爬上35米的旗杆,确保了国旗的顺利升起。《夺冠》中的小学生冬冬,在没能见到小美后也会奔向父亲的怀中痛哭。《北京你好》中的“的哥”在拿到奥运会门票后会四处炫耀,他身上带有一种老北京“痞”气,同时也是一位不善于表达爱的父亲,在听到汶川男孩的经历后,他舍弃了那唯一一张即将送给儿子的门票……正是这些可爱的普通人将大众置身于那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中,仿佛我们正在亲历某个伟大的时刻,这种宏大背景和个体生命之间的碰撞,通过每一个小“我”去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本土化的故事实践于具有平民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缝合了个人在历史中的家国情怀,展现出一种全民性的集体记忆与民族情感。

  二、类型化的多维度探索

  在重工业电影美学发展的背景下,类型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发展的是独属于中国的,立足于本民族历史文化语境的中国特色类型电影。而主旋律电影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中国类型片。但在早期,主旋律影片中并没有特定的类型元素,直到《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出现,“全明星+商业大片+宏大叙事+主流意识形态”的模式才应运而生。再到2017年的《战狼2》,又将新主流电影的类型模式拓展了一个新的维度。在叙事策略上遵循了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创作模式,但这种类型化创作很显然是突破了好莱坞类型化的界限,体现为一种杂糅,同时影片中也展现了高科技下的奇观化场景、超级英雄式的人物塑造、中国元素的呈现等。这种“超级英雄”真正意义上是一种“平民英雄”。

  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新主流电影的类型化创作已经体现为一种包容和融合。警匪片、爱情片、灾难片、惊险片、武侠片等各种类型片的元素都可以在新主流电影中得到体现。《战狼2》就将惊险片、灾难片、武侠片等类型中的元素进行了融合,又将个体的爱情、亲情、友情置于大的战争图景中,力图在个体生命与大环境的碰撞中产生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红海行动》则将反恐、战争、灾难等元素相交织,与《战狼2》不同的是,蛟龙突击队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并没有像冷锋那样化险为夷,而是死伤惨重,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弱点,这些人在执行军事任务的同时更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真实感。这种集体的英雄主义则正是基于本民族独特的时代背景的,而这些“中国符号”正是我们“特色”之所在,并且这类影片中的奇观化场景也成为其类型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新主流电影一直在进行着各种类型化的探索,而从这几部影片看来,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得到了市场和大众的共同认可。

  推荐阅读:艺术领域论文发表哪些国际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680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