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培育对策探析

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培育对策探析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在文献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与高校校园实际相结合,着重阐释了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并从绿色物质文化、绿色精神文化、绿色行为文化、绿色制度文化4个方面对高校绿色校园文化进行维度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培育对策。

  摘要:在文献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与高校校园实际相结合,着重阐释了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并从绿色物质文化、绿色精神文化、绿色行为文化、绿色制度文化4个方面对高校绿色校园文化进行维度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培育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绿色校园;培育

校园文化论文

  1 引言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高层次文化集中的高校也开始将绿色的发展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各大高校逐步开始了探索绿色校园文化之路。

  2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以“校园文化”为检索词,以“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为检索项,对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研究论文和期刊进行检索,共查询167272篇。关于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篇数按年度分布的情况,如图1所示,表明国内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论文很多,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较2003年增加了4倍。可见,校园文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领域。

  2.1 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学者们主要围绕物质和精神两大因素对其进行了定义。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就是高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二是广义的理解,高等学校在长期辦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集中反映师生共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1]。

  2.2 高校校园文化体系的表现形态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体系表现形态的描述,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如下几种:二层次说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一般来说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部分构成;三层次说参照企业文化的分类方法,从结构人手将高校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层次说认为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4个层面构成;六层次说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精神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质量文化6个层次构成;七层次说则认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是由知识型文化、娱乐型文化、服务型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型文化和活动型文化共同构成。

  3 绿色校园的内涵

  3.1 “绿色”理念的内涵

  在总结“绿色”理念内涵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将生态环保作为核心,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目标,将“绿色”理念拓展为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发展理论,超越了以往单纯的绿色环保的简单思想,形成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等多方协调的发展战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3.2 绿色校园的内涵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CNKD",“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等论文数据库,用“绿色校园”为检索词,以“摘要/篇名/主题/关键词”为检索项,对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杂志期刊和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共查询3543篇。通过对2003~2016年共14年的篇数年度分布情况分析,发现“绿色校园”的研究情况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09年之后,较2003年增加6~7倍。可见,绿色校园问题成为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的领域(图2)。

  关于绿色校园的内涵,王大中院士提出绿色校园建设主要应该包含3个方面:第一,进行绿色教育。第二,实行绿色科技,第三,建设绿色校园,使学校同时具有教育和示范的作用[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3年发布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则将绿色校园定义为“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学生具有环境教育功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校园”。

  4 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CNKI)"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数据库,用“校园文化”和“绿色校园”为检索词,以“摘要/主题/关键词/篇名”为检索项,对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杂志期刊和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共查询1148篇,仅占“校园文化”为检索词所查篇幅的0.69%,占“绿色校园”相关研究的32.41%。这些论文的篇数按年度分布的情况,也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可见,高校绿色校园文化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在“校园文化”和“绿色校园”中的研究比例仍然不高(图3)。

  金玉婷认为高校绿色校园文化是高校以学生为本,以绿色理念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力,全员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道德文化修养、努力培养合格人才,由全校教职员工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相辅相成、共同努力得来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3]。

  伍大勇认为绿色校园文化体系的核心是“绿色”理念,将“绿色”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环保教育是其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要建成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雅的“绿色学校”,而更多的是通过全员、全过程、全口径的育人措施,将“绿色”理念深入融合于学校的发展运行之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建成“绿色校园”[4]。

  胡峪龙认为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绿色环境的建设是基础,学生形成绿色理念是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在绿色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下,在教师言传身教的引导下,在科学化规章制度的规范下,形成强健体魄、丰富情感和美好心灵,为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

  综合以上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是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基础和物质载体,主要指高校绿色环境的建设,是高校校园绿色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特定高校环境中校园人头脑中所拥有的绿色观念体系,内含情感价值观、道德、习惯、传统、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理想等成分,是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是高校中绿色理念指导下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也是其行为规则;行为文化是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校绿色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4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推荐阅读:《大学生》(半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是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性权威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337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