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试析当代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水墨艺术

试析当代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水墨艺术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4-03-18 10:3412

摘要:论文关键词:时代感延 承性兼容 中国水墨艺术 论文摘要:时代感不仅是人类同时代的共性,也是传统历史文化沉淀积累的综合体。不同的国家、民族虽然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但无例外地保持着文化史上的延承性与兼容并蓄的过程。因此,美术作品的时代感也相应而生。进

  论文关键词:时代感延 承性兼容 中国水墨艺术

  论文摘要:时代感不仅是人类同时代的共性,也是传统历史文化沉淀积累的综合体。不同的国家、民族虽然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但无例外地保持着文化史上的延承性与兼容并蓄的过程。因此,美术作品的时代感也相应而生。进入新时期后,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也造成了东西方文化在兼容与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激烈地碰撞,而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中国水墨艺术自然而然地在经历着与西方绘画艺术的整合、兼容、吸收,冲撞这个历史演进期。

  人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包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渐进、演变、兼容的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演进是不同的。因此,时代感不仅是人类同时代的共性,也是传统历史文化积淀、积累的综合体。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虽然存在相互间个体的差异与不同,但是无一例外地保持着文化史上的延承性与兼容并蓄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各自特点,并把这一特点积淀于历史长河之中,这即是为什么一个民族、国家保持自我烙印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我特征之所在。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存在了上下时代间的相连、相接的地方,这种过去时代的“旧痕”和新时代的“新生事物”的穿插存在、交替消亡的变化,反映在美术作品中就形成了美术作品的时代感。进人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剧中西经济、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东西价值观念上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文化在兼容与互相借鉴的过程中的碰撞也日趋激烈。人们在满足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思想观念的升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人们不可能再满足于过去的传统侄桔与束缚,人们寻求的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生活方式。突破传统,追求自我成为当今人们的精神目标与追求。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与安定,这时期的人们寻求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精神文化、精神价值上的追求以及对自我精神生活的全新把握。文化成为这种要求的源动力,精神上的富足在这一时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而与文化相对应的艺术也在整合、兼容、吸收、冲撞中寻找着自我发展的方向、探索着新时期寻求发展与自我展现、自身发展的契机,当代中国水墨艺术自然而然地也在经历着这样的历史演变。一百多年前,当一批为追求理想、寻求艺术突破与创新的艺术探索者踏出国门,去西方寻求艺术真谛的时候起,中国的艺术家对西方艺术的借鉴与吸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徐悲鸿、李可染、林凤眠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的探索之路,同样也在被当今的艺术家们继承与延续着。当代中国的水墨画家们,在吸取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探寻着用西方绘画技巧来改造中国水墨艺术的道路,实验着西学东渐的可操作性,探索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发展的新路。他们的艺术创作,在水墨语言上,进行了许多突破传统笔墨规范与品味的实验;他们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与评价体系,有悖于传统笔墨体系的价值尺度。虽然其中民族的烙印同样深深地停留在他们的水墨作品中,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们对改造传统中国水墨艺术的探索精神。这些当代水墨画家,广泛地受到了西现代艺术的影响,在笔墨的表现性、造型符号、画面构成、图像组合等方面体现出与传统文人绘画相区别的独特性,展现着自我的“前卫”。在当代水墨艺术创作中,水墨画家们尝试着消解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法则,以当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精神对传统中国水墨艺术进行构建。对传统审美情趣与审美取向的破坏、对传统技法的解构对西方抽象主义、印象主义绘画技法地吸收以及画家自我个性自觉地张扬与宣泄,从各个层面使当代水墨画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与观念深度影响着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受众。这个时期,画家个体观念的自由与语言个性独创,使现在艺坛成千上万的画家以独创的样式与风格竞逐着。无论是“实验水墨”、“表现水墨”,还是“观念水墨”,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这个竞争时期的语言独创角逐。

  而新时期文化,在继承传统、传承历史演变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内在的自我整合与并融。各个时期的文化在这一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与激荡,在这种文化的综合作用下,那些不满足于被抛弃、被遗落的没落者,挣扎于这种复杂、多变。这种文化上的冲撞使得本不安定的本土传承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西方经济、文化上交流的加剧,使得文化上的骚动更为剧烈起来,这也造成了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文化上的茫然与不知所惜,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我们变得犹豫、仿徨起来。与这种文化上的异变相对应的,中国水墨画也在经历着这样的茫然与纷争。反传统反继承、各种流派地蜂拥出现,在某个时期成为一种无声的号召,中国的水墨画家们在创作时努力与传统水墨画拉开距离,努力使中国水墨艺术作为一种媒介,成大可以表达时代精神的当代艺术。当代水墨艺术家们力图做的就是赋予中国特有的水墨艺术以一种现代精神的表现可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新的生长点,用传统的材质,现代的技法反映出当下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如果说当代精神,是从当代生存方式中生发出来的,那么它主要就是在以现实社会为主体的生存境况中孕育出来的。而在当今社会,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强化、现代生活地急速而来。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当代水墨艺术所表现的精神指向,无论是“抽象水墨”、“表现水墨”,还是“水墨装置”,都是对当今社会人类精神与人类生存境遇的多个视角的表述。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代人的人性压抑郁结、人内心的躁动不安、人精神上的喧闹嘈杂等等的一切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学作品及艺术作品中。然而,这并不代表着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可以完全忽视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忽视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在现在的一些水墨艺术中,笔墨和宣纸完全成了整个抽象图式和肌理制作手段,完全抛弃了中国水墨语言的特色,使它纯粹作为一种普通的材料而纳人艺术作品中去,笔墨所特有的东方情趣已经完全丧失了,这样的作品只能说是对当代人精神的一种抽象表述,仅仅是一种人的精神上的模糊烙印。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现代转换,需要脱离传统笔墨的诸多法则、程式,但是又不能完全抛弃这种程式所赖以产生的笔墨韵味,否则,传统水墨媒材的当今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中国水墨的存在价值,在于这种水墨艺术所特有的笔墨韵味,具有西方艺术中的其他材料所无法达到的东方艺术品味,而这种艺术品味,又成了中国艺术美学精神的特质。因此,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立足创新、反映时代文化、反映当今人类精神空间的同时,还必须保持水墨艺术所特有的笔墨效果,水墨是不可替代的。中国水墨艺术在沿着写实性、幻想性、抽象性借鉴西方艺术的时候,每一步都应该有保留地存在着自己民族特有的东西,在与西方的双向交流中,借鉴西方有益的理论、法则、技巧来对中国画进行改造,使中国水墨艺术得到更高、更好、更健康的发展,这才是我们进行交流的真正意义、目的之所在;而那种用盲目地、不加思考地、信手拈来地做法对中国水墨艺术进行无原则的修正,只能是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无知与胡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4155.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