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推进策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推进策略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图,并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中国西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

  摘要: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图”,并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中国西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6月20日,为更好地发挥川渝两地社科界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由四川省社科联、重庆市社科联及成都市社科联等联合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智库以及社科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定位、战略要点及推进策略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内陆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经济期刊征稿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重大布局,给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2020年6月20日,由四川省社科联、重庆市社科联及成都市社科联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智库以及社科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共识。与会专家代表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极具战略意义,应当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群发展经验,发挥成渝地区比较优势,自觉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与会专家在本次研讨会上交流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飨读者。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使命与战略定位

  新型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使城市体系对国家经济结构和空间格局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建设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层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成渝地区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以及双城结构决定了其必须通过双城经济圈建设来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肖金成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认为,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再到“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的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宏大的使命。“经济区”是历史上形成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成渝经济区”建设着眼于地区生产要素的聚集和经济联系的紧密;“城市群”突出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和各层级城市的分工合作,“成渝城市群”建设着重于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和地区城市体系的整体建构和完善;而“经济圈”是对“经济区”和“城市群”的升级,强调整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但要以重庆和成都为极核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更要使成渝地区整体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极核和辐射源,引领西部大开发,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甚至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因此,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只有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又一次调整,并被赋予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解洪教授(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指出,未来10年成渝地区要“担重任”,不仅要自身发展,还要为全国做贡献。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但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中心城市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新时代国家战略格局下,成渝地区更应该扛起自身的责任,积极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带动西部地区跟上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也要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有更为明确的战略定位。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要带动成渝地区的发展,更要担起重任,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急先锋。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之中,形成战略协同机制,从而推动成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倪鹏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提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第四超级国际经济区”。他认为:成渝地区具有“三线建设”的特殊区位、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科教发达的人文环境和天府之国的经济基础四大优势,不但在中国的战略纵深推进中具有“生态保护”“国家安全”等多重使命,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欧亚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中也担当重要角色,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支点之一,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第四超级国际经济区”。

  廖元和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原副校长)指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在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他认为: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演变,既是成渝地区的优势及战略地位决定的,也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践行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国家对这一区域的殷切希望。成渝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拥有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有着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独特区位,可以把中国的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和沿边开放连接起来,有利于推动中国全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同时,双城经济圈的“双核”——重庆和成都拥有位居全国排名前十的经济实力,其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城镇体系、生产要素等在中国的城市群中也是位居前列的。因此,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要着眼于将其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开发的关键区域与生态屏障”“对外开放的内陆高地”“新欧亚大陆桥的交通枢纽”“国家安全的战略根据地”和“全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最终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推荐阅读:经济期刊投刊指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822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