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湖北省秭归县脐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湖北省秭归县脐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随着柑橘市场的迅速发展,消费市场要求多元化,秭归柑橘产业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在调研基础上,从湖北省秭归县脐橙产业的发展历程切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秭归县脐橙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模式;湖北秭归 柑橘产

  摘 要:随着柑橘市场的迅速发展,消费市场要求多元化,秭归柑橘产业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在调研基础上,从湖北省秭归县脐橙产业的发展历程切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秭归县脐橙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模式;湖北秭归

经济论文发表

  柑橘产业是湖北省秭归县农业支柱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县约18万人种植脐橙,柑橘专业村超过100个,全县规模化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逾60万t,脐橙鲜果产值达20亿元,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脐橙鲜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3.5%。通过种植面积、产量和产业效益综合评价,秭归县成为“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

  1 秭归县脐橙产业发展历程

  1.1 起步阶段

  1949年,秭归全县柑橘面积1 300亩,产量200t,平均单产仅154kg/亩。1956年,秭归县政府成立柑桔栽培委员会,正式发文确定了“粮食自给有余,大力发展柑桔”的建设思路。1958年,成立秭归县柑桔试验站,从浙江杭州引进了本地早和椪柑两个新品种,第一次出口柑橘60t。截至1982年底,全县有专用果园7 106亩,占总面积的21%。在栽培技术方面,柑桔良种、计划密植、高接换种等先进技术得到大力推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创出了全国驰名的优质产品。

  1.2 跨越式发展阶段

  1986年以后,秭归县柑橘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主栽品种也逐步过渡到以脐橙为主。同年,国家扶持投资2 811万元,共建脐橙基地2.66万亩。1992年,县政府确定在全县重点发展100个柑桔专业村,并制定了扶持政策,重点建设柑橘基地。1995年,秭归被国家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2001年和2003年,秭归脐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中华名果”。2004年,秭归县成立了柑桔良种繁育中心,致力于柑橘良种选育、新品种推广工作,为秭归县及周边提供了大量优质无病毒苗木,促进了秭归县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

  1.3 高质量发展阶段

  2008年,在《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的指导下,秭归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利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契机,调整柑橘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秭归县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保障。在农业、水利、扶贫等多项资金共同投入后,秭归县柑橘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柑橘产业稳步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2 秭归县脐橙产业建设现状

  2.1 产地自然环境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地处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脐橙生长的黄金纬度——北纬30度。秭归县内河谷气候资源独特,土壤适宜,适合脐橙生长发育。

  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三峡工程蓄水后,冬暖夏凉的气候更为明显,是天然的“水果保鲜库”和甜橙栽培最佳适宜区。

  秭归县土壤以黄壤和紫色土为主(占67%),脐橙产区内的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酸碱适宜(PH值5.5~7),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1%以上),土壤富含磷、钾(速效磷平均含量为5.49ppm,速效钾平均含量为96.4ppm);地下水位1m以下,适栽种植面积达20万亩。全县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无工业“三废”污染。

  2.2 农业产业布局

  为充分适应“山”的特点,秭归县在农业发展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全县基本形成“高山烤烟、中山茶叶和核桃、低山柑橘”的农业布局。

  低山柑橘产业带是指海拔600m以下低山河谷地区,根据海拔不同发展熟期不同的柑橘品种,其中,海拔300m以下是晚熟柑橘果业带,面积约10万亩,占总面积的29%,产量12.5万t,占总产量的21%;海拔300~500m是中熟柑橘果业带,面积约23.95万亩,占总面积68%,产量45.7万t,占总产量的76%;海拔500~600m是早熟柑橘果业带,面积约1.05万亩,占总面积的3%,产量1.8万t,占总产量的3%。

  柑橘产业发展覆盖全县所有的乡镇。除磨坪乡、杨林桥镇外,其余10个乡镇面积、产量均过万亩、万吨,其中郭家坝镇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县第一。

  2.3 柑橘产业优势

  (1)地理及生态环境优越

  秭归县基于得天独厚的适宜柑橘生长的气候条件,培育出来的脐橙具有果大无核、皮薄、色鲜、肉脆汁多和香浓味甜的优良品质。同时,秭归县冬季冻害发生率低,与赣南、湘南脐橙产区相比,适宜大力推广晚熟脐橙种植和果实留树贮藏保鲜技术,以此延长脐橙采收上市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近年來,随着坡改梯工程和果园挂太阳能杀虫灯、挂黄板、挂捕食螨袋及挂药瓶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大力推广,秭归县柑桔病虫害发生明显减少。此外,秭归县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没有柑桔黄龙病和溃疡病发生的柑桔生产优势区域。

  (2)种植习惯和历史传承

  秭归有着悠久的柑橘栽培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就在此吟出千古名篇《橘颂》。秭归山多坡陡,难以耕种粮食作物。秭归人民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在陡峭的山坡上垒石种柑橘,形成了柑橘种植传统,并将柑橘文化代代相传,种植技术也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创新和完善。20世纪60年代,“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教授把脐橙品种引入秭归,脐橙产业在秭归生根、发展和壮大。

  推荐阅读:经济期刊投刊指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822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