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社会责任观下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研究

社会责任观下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率先提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事项,乡村振兴工作将经济与社会、企业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责任观是企业内部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下鼓励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具有诸多的优势与意义。本文通

  摘 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率先提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事项,乡村振兴工作将经济与社会、企业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责任观是企业内部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下鼓励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具有诸多的优势与意义。本文通过剖析社会责任观下企业发展战略的特点,总结江苏省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及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及意见。

  关键词:社会责任观;企业乡村振兴;建设研究

企业管理论文

  一、社会责任观下企业发展战略的特点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包括对自身安全生产及产品质量(含服务)的承诺与践行,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考量与付出。当一家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时,就会从实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在安排经营活动及计划企业预算时,兼顾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社会责任观表现形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写入发展战略,将企业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二、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优势与意义

  《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中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乡村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经之路。在众多参与力量中,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都离不开企业参与下的特色产业的推动。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实质是一种资源的再次分配过程,在“无形之手”的支配下,企业有动力也有能力参与其中。鼓励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具有诸多的优势与意义:

  (一)在创新动力和压力下,企业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抓住商机

  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不少企业和机构也在压力之下以创新应对冲出了一条新的生存之道。疫情过后,企业如何做才能延续这股创新之力呢?如何做才能使创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呢?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兴起,引发了企业对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的新思考,在“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背景下,通过实现集约效应和规模效应,降低平均固定成本,借助科技化平台,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创新盈利模式,从而在乡村振兴中抓住商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二)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如何将劳动力、农用地、宅基地等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这些事情单独依靠农民是很难做到的。在常态化防疫大背景下,需要企业自我消化压力,通过与农民的合作,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专业优势,增加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产品附加值,实现双赢,进而稳定经济。

  (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积极开展和披露乡村振兴活动,能让预期投资者意识到与该行为相关的现金流的支出,同时建立和维持与政府的关联,进而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当融资约束缓解后,一方面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会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通过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的相关知识和资源加强企业的产出效益;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员工管理工具,能够增强员工的敬业度和满意度,从而吸引到有同样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将他们的知识体系融入到企业的知识网络中从而有效推动经济效益的增加。

  三、江苏省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及其问题

  “江苏模式与经验”的精准扶贫工作已不断展现出成效,继2019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见》后,2020年6月22日,江苏省委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明下阶段将主要通过“村企合作”的方式推动提高乡村振兴的实效,对于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税、融资约束等问题,政府将及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省内形成南北有序共建的局势,各类企业成为此次行动的主体,目前全省有160家企业参与南北共建。省属国企成为苏北村企合作中坚力量,其商业属性和公益属性的特征决定其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中将发挥强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青年企业家踊跃参与,全省共有45家省级青年商会企业参与联建,为行动实施注入青春力量;此外,目前共有118家省外企业参与村企合作,推动村企跨省交流、优势衔接、共同发展。这是江苏省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中的一次“重要亮相”,建设效果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就现状而言,需在以下几方面关注:

  (一)部分地区缺少对企业的引导,导致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出现偏差

  江苏作为全国第二化工大省,21世纪初,被视为“经济洼地”的苏北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目标地,近几年的实践发展表明,当地的招商引资、发展思路对乡村振兴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对环境及农民生活产生危害的部分制造业不能成为发展和引导的对象,应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发展具有特色的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以确保企业发展能够惠及村民和生态环境。

  (二)谨防社会资本下乡异化为资本逐利工具,部分企业进入农业农村之前缺少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和了解。“淘金”前未准确评估机会和挑战,未将两者的比较优势进行结合,导致目标结果出现偏差。将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关注“三农”大政、把握市场规律和行情趋势、将社会责任固化为“内力”的优秀企业,才能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并取得成功。

  推荐阅读:《南方企业家》(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广东省经贸委主管、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端财经期刊,是聚焦华南财富的权威企业家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769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