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幼儿园戏曲类综合活动的开展初探

幼儿园戏曲类综合活动的开展初探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1-08-16 14:5912

摘要:摘要: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设了戏曲课,戏曲教学正逐步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但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很少开展戏曲活动。如何让戏曲活动走进幼儿,更易为幼儿接受,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主要从戏曲内容的选择、戏曲内容的改编、戏曲活动的开展、戏曲活

  摘要: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设了戏曲课,戏曲教学正逐步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但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很少开展戏曲活动。如何让戏曲活动走进幼儿,更易为幼儿接受,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主要从戏曲内容的选择、戏曲内容的改编、戏曲活动的开展、戏曲活动的巩固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 戏曲活动 开展

戏曲教育论文

  戏曲是综合舞台艺术,幼儿对戏曲一般不感兴趣,一些精彩的戏曲片段,学起来也有很大难度,而现今也没有一套适合幼儿戏曲活动开展行之有效的方法。怎样在幼儿园开展戏曲类综合活动,让幼儿喜欢戏曲、学唱戏曲,这是幼儿教师感到困惑、困难的实践问题。笔者曾是专业音乐教师,且热爱传统戏曲,从事幼儿教育的笔者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性探索,主要从戏曲内容的选择、戏曲内容的改编、戏曲活动的开展、戏曲活动的巩固等方面有序地开展幼儿戏曲类综合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面,笔者将一些具体实施措施和操作过程与同仁进行了分享。

  一、戏曲内容的选择

  首先,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中国戏剧剧种繁多,约有三百多种,结合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重点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如五大剧种的京剧、黄梅戏、豫剧、越剧、评剧,以及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剧种,如笔者所处地区的淮剧、锡剧、扬剧等。

  其次,内容积极健康易于掌握。笔者选择了内容积极向上、旋律鲜明,便于与其他剧种区分、易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的戏曲片段。一些经典的戏曲片段,人们一听就能知道是什么剧种。同时,这些经典片断不但故事情节经典,唱腔也非常经典。

  二、戏曲内容的改编

  戏曲篇幅较长、戏词艰深、旋律复杂,如果按照本来的面貌让幼儿学唱困难较大,这时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不同年龄特点进行适当地改编,以达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效果。改编可以从篇幅改编、戏词改编、曲调改编三个方面进行。

  1.篇幅的改编

  所选戏曲内容虽然只是片段,但对幼儿来说,有些片段戏词篇幅较长,笔者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情况进行适当改编,让学习难度有所降低,使戏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变得可行。如锡剧《双推磨》里的“推呀拉呀转又转”片段,原戏词是:推呀拉呀转……热心人。针对小班幼儿,笔者改编为:(合)推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你帮我来我帮你,我们都是好朋友。再如越剧“十八相送”的原戏词是: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花轿早来抬。”教师可以针对中班学生改编为:“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XX报喜来。”

  2.戏词的改编

  戏词语言一般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直接教唱,幼儿因为对文字理解的不够会影响学唱热情。此时,教师可以对戏词本身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用儿歌、古诗直接替换戏词。

  如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的原戏词是:“为救李郎……月儿圆。”教师可以用七言律诗《咏柳》来替换,也可以用《题都城南庄》来替换。替换时,每一句戏词的字数与所替换的古诗或儿歌字数要相等。

  再如淮剧《卖油郎》选段里的原戏词是:“一更里儿……把她来理?”教师可以用古诗《静夜思》进行替换。另外,教师还可以用故事替换戏词,如《朝阳沟》里的“亲家母你坐下”选段的原戏词是:亲家母你坐下……农业科学家。教师可以改编成:(A)XXX,你坐下,咱们一起说说话。(B)XXX,咱都坐下,咱们随便拉一拉。(A)XXX,你到我家,尝尝我家的大西瓜。先带你来看房间,床的旁边放的啥,换的一床新被套,上面绣的什么花,你到这边看一看那吊的什么,挂的什么?(B)我来看看你房间,床的旁边洋娃娃,换的一床新被套,上面绣的大红花,再到这边看一看,那吊的吊兰,挂的画,屋里整齐又干净,真该夸一个啥?啥?啥?(A)(B)夸一个,整理小行家!

  改编后的戏词比较儿童化,相同的意思用儿童的口吻表述,便于幼儿理解并记忆戏词,使幼儿更有兴趣学唱,且改编后又不失原曲风格,实践下来的效果很好。

  3.曲调的改编

  除了戏词篇幅较长,文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之外,有的戏词曲调也较复杂,可谓是山路十八弯,对于这样的戏谱,教师可以适当改编,作精简化处理。如将复杂的十六分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或四分音符,将上下滑音取消等,只要保留原戏曲的韵味即可。

  三、戏曲活动的开展

  戏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体可以从“讲、念、唱、听、做、演”六个方面实施:

  1.讲——讲故事

  幼儿爱听故事,教师就用讲故事的形式代替戏词学习,故事中尽量使用戏词讲故事,便于幼儿记忆。

  2.念——念戏词

  念,即念白。戏词大多数是一种诗体化的语言,讲究节奏和韵律,戏曲唱腔里的旋律讲究节奏,而富有节奏感的念白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戏词可以采取念的方式掌握。按节奏念好戏词,幼儿就已经学会了一大半。

  3.唱——唱戏词

  经过了有节奏的念白,唱词就容易多了。这时,教师可以用钢琴带着幼儿学唱,开始学唱时可以先用普通话,之后经过反复练唱,反复听,再进行方言的学习和试唱。

  4.听——听旋律

  等幼儿已经学会念戏词,初步学会戏曲旋律,基本能跟在钢琴后面哼唱时,就可以听原版戏曲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音频、视频的欣赏,尽量播放幼儿表演示范的视频,让幼儿觉得亲近,没有距离感,在潜意识里觉得原来这些戏曲不仅是大人们可以唱,幼儿照样能唱得很好。另外,教师应要求幼儿多听几遍,每次听后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

  5.做——做动作

  听原唱时,幼儿应做出相应的动作,做到唱做结合。教唱时,教师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戏曲手势、眼神、舞台步伐等,也可以尽量利用道具让幼儿学习动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手绢、扇子、水袖等道具,增加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表演做好準备。幼儿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反复听旋律,也达到了反复练唱的目的。

  推荐阅读:中华戏曲杂志如何投稿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20743.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