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探索发展实践

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探索发展实践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1-08-12 12:0212

摘要:摘 要:随着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上至国家机关干部、下至基层人民群众的冰雪运动热潮,冰雪类运动项目形成了从根本理念到实际行动、从区域城镇到全国各地上下联动、积极响应的态势。本文以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的冰雪运动旱地化开展及其一体化

  摘 要:随着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上至国家机关干部、下至基层人民群众的冰雪运动热潮,冰雪类运动项目形成了从根本理念到实际行动、从区域城镇到全国各地上下联动、积极响应的态势。本文以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的冰雪运动旱地化开展及其一体化体育课程衔接为切入点,分析冰雪运动进学校的实践经验,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进程,加快冰雪特色学校的建设。

  关键词:冬奥会;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冬奥会论文

  基于冬奥会的日益临近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要求,各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运动育人体系,以坚决贯彻国家与当地的教育方针为前提,创新设置具有冰雪运动特色的体育课程,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与技能水平,形成学生顽强拼搏与坚强意志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提升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各学校曾开展过一系列的冰雪运动,但由于技术手段与气候差异等条件限制,仅在东三省等北方地区小范围开展,未能大面积在全国普及,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冰雪运动始终没有走进校园[2]。现今,冰雪运动进校园再次提上日程,将冰雪运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在学校有限的条件下发挥以体育人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我国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研究,总结并分析其实践经验,对于学校未来的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可行性策略有重大战略性意义。

  一、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基础保障

  (一)场地设施与资金支持

  我国冰雪运动未能广泛普及涉及诸多因素,首先便是条件保障工作不到位,硬件设施的条件占很大比重,影响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的整体推进开展。客观来讲,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受自然环境及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室外冰雪运动仅适合在北方冬季开展,受气候因素影响,导致其场地建设有一定的客观困难。多数北方学校冰雪运动开设项目比较单一,基于推进冰雪活动在校园中的发展,将冰雪运动推广至关外,我国全面实施“南展西扩”战略,将冰雪运动由室外扩展至室内,因此,场地资源对于冰雪特色学校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其次,资金保障是促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巨大推动力,冰雪运动场地的建设、冰雪运动设施的购买制作以及教师培训等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体育课程不重视现象,导致学校教育中体育的财政投入有所削减,甚至挪作他用等不良现象常有发生,制约着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北京亦庄实验中学特别重视冰雪运动的开展,在场地建设层面,按照国家要求建造了一块约为1000平方米的仿真冰场,便于开展滑冰、冰球等各类冰雪运动教学。学校对于各类护具、器材等相关训练设施也真正做到了配齐配全的高标准,同时对于体育器械合理的财政支出也间接为学生的运动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因此,种种措施为学校自身开展冰雪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满足学生对冰雪运动的需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配置体育教师

  师资力量是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关键要素,但由于目前我国从事冰雪运动的总体人员较少,导致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人力资源相对匮乏,虽然部分教师受到过相关技能的培训,但一般仅停留在入门阶段[3]。在教师队伍方面,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冰雪运动师资团队由本校专业教师和外聘教师共同组建,从教学规划、学段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切实推动冰雪运动课程建设的落地,并为学生建立体育学习档案,辅助掌握技能。学校拥有10名体育教师,其中专业冰球教师1名,10人均为研究生学历,且部分教师参加过区级冰球运動比赛,获得了优异成绩。除此之外,学校定期邀请一名教练与教师交流冰雪运动教学心得,以提升冰雪运动的专业化水平,保障了该学校冰雪运动的开展。体育教师在做好平时正常授课以及备战中考体育等工作的同时,会利用其他时间最大限度地指导学生完成冰上训练,不断提高专项技能,并且在课程思政中渗透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引导学生在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实现完全人格的塑造,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二、冰雪运动进校园的特色经验

  (一)小初高冰雪课程一体化衔接

  关于提升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优的高水平冰雪运动人才,学校需要将其作为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冰雪知识的普及度,激发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避免由于方式单一而使学生丧失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才能使得冰雪运动在校园实现长足的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冰雪运动竞技水平[4]。亦庄实验中学与其附属小学的体育课程紧密衔接,小学部将轮滑项目设置为必修课程,同时在教师配备与场地装备等方面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真正实现了学生轮滑运动掌握率百分之百,贯彻了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文件精神,也为学生将来学习冰球等冰雪项目的无缝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学,针对冰雪运动开设了冰球选修课程,课程涵盖所有年级,每周两节课,由冰雪专项教师担任教学指导,教授冰球与冰雪类知识技能。同时还在假期设置滑雪基地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去往北京、石家庄、吉林、黑龙江等地学习滑雪技能及知识,且发放证书以鼓舞激励,真正做到将冰雪运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在此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与冰雪运动普及,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使其争做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崇者与践行者,实现冰雪运动进校园的育人功能。在综合考虑学生身体机能发展规律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科特点后,设置了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轮滑到轮滑球再到冰球,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系统性一体化课程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与引领作用。

  (二)校园冰雪运动旱地化普及

  冰雪运动进校园丰富了校园体育课程,借助冬奥会举办这一绝佳时机,也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适时合理地构建了契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冰雪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冰雪运动场地设备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旱地化处理成为较为普遍的解决手段。学校在轮滑课的基础上开展轮滑球运动并融入常规课程体系之中,开始了“冰”转“轮”的实践,既可以体验类似于冰球运动的速度,感受与团队配合,又没有冰球运动对气候与场地的严格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习得多元丰富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轮”转“冰”的尝试奠定基础,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塑造播种沃土,为冰球运动等项目进校园的广泛覆盖提供有力支撑。学校目前的课程涵盖冰球、花样滑冰、滑雪等项目,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提供充分选择的余地与可能。同时,学校会定期展开冰雪知识系列讲座,尽量做到全员参与并完成课后习题,让所有学生深入了解冰雪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此外,教师的培训也已提上日程,且不限于体育教师,目前亦庄实验中学参与过冰雪培训教师已达50%以上,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师生一致化。学校通过教、学、练、赛一体化与冰雪运动旱地化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冰雪运动能力与奥林匹克精神。

  推荐阅读:论文发表代理浅析冰雪艺术的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2069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