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设计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设计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1-01-20 14:2512

摘要:摘 要: 为提升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精准度,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包括前台端管理子系统和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其中,前台端管理子系统作为系统基础,为用户与图书馆提供借阅前期操作界面,完成用户及图书相关信息的管理以

  摘 要: 为提升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精准度,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包括前台端管理子系统和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其中,前台端管理子系统作为系统基础,为用户与图书馆提供借阅前期操作界面,完成用户及图书相关信息的管理以及功能展示;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作为系统的核心,包含6个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完成智能分析,选择对应的模块完成图书借阅信息筛选、优化、解读、查询和推荐,实现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经实验测试证明,该系统各项功能均满足预期设计,具备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可行性,承载力较好,借阅信息查询准确率在96%以上,符合系统性能需求。

  关键词: 图书借阅; 信息查询; 系统设计; 微信公众平台; 用户需求; 实验测试

图书职称论文

  0 引 言

  面對海量的图书和激增的读者群,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是目前图书馆实现智能化管理的首要问题[1],有很多学者对借阅信息查询展开相关研究,例如张丽芬等人研究的基于混合模型的图书馆服务系统[2],通过构建混合模型完成借阅信息查询;张晓枫等人研究的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3],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完成借阅信息查询。虽然上述研究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查询与管理,但是用户生活融入性较差,使用率较低。随着微信逐渐走入人们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具备用户数量多、宣传成本低、操作便捷等特点,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可快速改善用户生活。为此,本文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提升微信公众平台上图书馆的常规书籍查询、借阅查询、归还查询等功能的相关服务。

  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设计

  1.1 系统总结构

  将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利用微信服务器作为用户和图书馆之间的媒介,实现两者之间需求和信息的交互传递。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前台端管理子系统和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如图1所示。图书馆申请并获得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后,通过本地服务器接口,登录微信公众平台[4],完成相关资源服务。用户在建立账号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连接微信公共平台服务器,根据相关操作指示,即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

  1.1.1 前台端管理子系统

  前台端管理子系统作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的基础,是微信用户与图书馆完成一系列借阅前期操作的界面,且为用户提供的功能全部在该子系统中体现。

  前台端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图书馆数据管理模块及服务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管理微信用户在图书馆中设置的用户个人信息、账号信息、用户需求。例如用户年龄、性别、注册时间、联系方式、借书证、借阅范围、最大借书量等相关信息[5]。

  2) 图书馆数据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图书馆基本信息、藏书量和藏书种类等信息。

  3) 服务功能模块。该模块由常见问题解答、资讯动态查看和我的图书馆等三个部分构成[6],具体作用是查看图书馆内所有的资讯动态、在线客服解答常见相关问题、投诉建议及在我的图书馆中设置个人需求等。

  1.1.2 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

  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是微信公众平台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的核心。该子系统具备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完成智能分析,选择对应的操作模块的同时[7?8],也具备在相应模块内合理完成筛选、优化、解读信息查询的相关作用。该子系统主要包含用户登录、图书查询、图书借阅、图书添加、图书提醒、图书推荐等6个模块,如图3所示。

  1) 用户登录模块。其主要作用是图书馆登录管理,为用户提供进入图书馆的登录入口。

  2) 图书查询模块。该模块作为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的基础,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標题、作者等信息[9?10],为用户搜索所需图书信息。

  3) 图书借阅模块。该模块为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的核心模块,包括历史借阅信息、所需图书借阅信息、图书续借信息的管理。

  4) 图书添加模块。其主要作用为在用户图书搜索过程中,将感兴趣的书籍保存在该模块中,以便用户完成图书挑选[11]。

  5) 图书提醒模块。该模块主要作用为借阅到期提醒、借阅逾期提醒、互动消息提醒[12],提醒用户图书归还、逾期罚款等。

  6) 图书推荐模块。图书馆利用该模块对用户完成新增图书推荐、用户搜索相关图书推荐、搜索量最高图书推荐、特色图书推荐等[13]。

  1.2 系统实现

  1.2.1 图书查询实现

  图书查询作为图书查询模块重要部分,是系统完成图书借阅的基础。用户通过输入的关键词、题目、作者等内容,检索出需要的图书[14?15],呈现图书列表,并推送、呈现给用户。其具体完成流程如图4所示。

  1.2.2 借阅信息查询实现

  用户登录账号之后,通过搜索借阅时间、借阅图书题目等相关信息,以及通过图书借阅模块完成所有借阅相关信息查询。其具体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

  2 实验分析

  以北京市某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该图书馆内包含大量馆藏资源,如历史文献资源、地方文献资源、综合图书资源、国内外报刊资源、信息科学资源、哲学类资源以及计算机资源等,共包含22个图书阅览室,每日的图书借阅信息量十分庞大。为有效查询该图书馆的图书借阅信息,将本文系统应用在该图书馆中,验证本文系统的整体应用性能。

  信息查询情况界面如图6所示。

  利用本文系统可有效查询图书借阅信息的详细情况,读者的姓名及编号信息,图书的书籍编号、名称、类别、价格及借出、归还日期等相关图书信息。表明该系统具备图书借阅信息的查询可行性。

  2.1 系统借阅查询功能测试

  在用户进行图书借阅信息查询时,测试系统相关功能,结果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用户在借阅查询过程中,相关功能均能良好运行,没有无法运行或者运行错误的状况。说明本文系统各项功能均满足预期设计,具备良好可行性。

  2.2 系统的承载性能测试

  承载性能是衡量系统运行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测试本文系统的承载力,采用基于混合模型的图书馆借阅信息查询系统(文献[2]系统)以及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图书借阅查询系统(文献[3]系统)与本文系统作对比,统计不同用户点击量下,三种系统每秒的字节传输数量。对比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在相同用户点击量的情况下,本文系统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远高于两种对比系统的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随着用户点击数量的增加,每秒的字节传输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能够较好地完成用户查询且系统运行良好,即使当用户同时点击量为1 000次时,本文系统的每秒字节传输数量依旧最高,且运行良好,字节传送稳定;而两种对比系统随着用户点击数量的增加,每秒的字节传输数量均会出现显著的波动情况。说明本文系统承载力更好。

  2.3 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精准度测试

  在图书借阅查询数据量大小不同情况下,测试三种系统的信息科学类、哲学类、计算机类资源的借阅信息查询精准率。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观察表2可以看出,针对三种不同大小数据量的查询信息,本文系统均可有效完成信息查询,且查询精准率均在96%以上,明显高于另外两种对比系统的查询精准率。

  3 结 论

  本文研究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系统,利用微信公共平台的优势,实现了用户和图书馆之间信息交互传递,结合前台端管理子系统和微信服务端信息查询子系统中各模块功能,共同实现了图书馆借阅信息查询管理,使用户能够随时、快速、便捷地查看借阅信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以后将对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在图书其他方面的使用深入研究,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推荐阅读: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体系变迁及周期性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828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