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市场和电影市场的纠缠史和影响力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影视论文投稿发表了我国电视市场和电影市场的纠缠史和影响力,电影和电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渊源,二者都是为观众提供了视听服务,电影市场主要依靠票房,而电视则主要将电视节目卖给电视台,论文从产品属性入手,分析了百年来我国电影市场和电视
这篇影视论文投稿发表了我国电视市场和电影市场的纠缠史和影响力,电影和电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渊源,二者都是为观众提供了视听服务,电影市场主要依靠票房,而电视则主要将电视节目卖给电视台,论文从产品属性入手,分析了百年来我国电影市场和电视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发展关系。
关键词:影视论文投稿, 电影市场,电视市场
在评估方法上,本研究针对电视市场两类参与主体分别研究,且从已公开上市公司中取样。在研究电影市场对电视市场的影响时,可以分别评估电影市场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影响和电影市场对电视节目播出及传输的影响。依中国证监会公布2017年2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名单中筛选,得到华策影视、华录百纳、慈文传媒、长城影视、新文化、唐德影视、欢瑞世纪、中视传媒等8家以电视剧制作为主业的公司,东方明珠、电广传媒、江苏有线、华数传媒、广西广电、歌华有线、广电网络、湖北广电、贵广网络、吉视传媒、天威视讯等11家以电视传输为主业的公司。
一、 电视市场概论
(一)电视市场的定义
学术界对于电视市场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在曼昆《经济学原理》中一般市场定义的基础上对电视市场定义如下:电视市场是电视节目制作及传播的一群买者与卖者。电视观众决定了电视节目的需求,有线传媒集团决定了电视节目的传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决定了电视节目的生产。
(二)我国电视市场的发展
国内电视市场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改革开放前的准备阶段、8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繁荣阶段。
虽然早在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在伦敦郊外就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但我国第一座電视台直到1958年5月1日,即原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的建立。但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由于国民经济的落后,电视机并没有普及,电视市场也无从建立。
改革开放后,作为当时老百姓更高水平生活的重要标志,电视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197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播出两套彩色电视节目。80年代启动电视行业体制改革,由中央和省的“二级办电视”拓展为中央、省、地、县的“四级办电视”,同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在节目制作环节,中国电视一方面努力摆脱上一阶段模仿、借鉴别种传媒样式、艺术样式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在上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之上,努力探索具有电视独特传媒特征、艺术特征的新形势和新观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内容生产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视市场迎来了繁荣发展。电视行业体制持续改革,在运营机制、电视台预算管理体制、组建大型广电集团、完善国家文化经济政策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21世纪以来,电视改革多项领域实现突破,全国各省均形成各自的有线传媒集团。电视市场里各主体都在利用节目娱乐化追求吸引力,栏目品牌化追求影响力,频道专业化追求号召力,涌现了《超级女声》等大量广为社会关注的节目,近年来还形成与互联网视频平台“网台联动”等新的业态。
二、 电影市场与电视市场纠缠史
本章从产品属性入手,试图理清近百年来电影和电视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从而为评估市场影响力建立基本框架。
(一)电影和电视的产品属性
任何市场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源都在于产品属性。近100年来电影市场和电视市场的种种相互作用,都源于产品属性上的两个相同点和两个差异点。在相同点方面,电影和电视都是以视频媒介为观众提供信息,二者面向的人群都是普罗大众。在差异点方面,首先二者的消费场景不同,电影提供了一种在公共场所消费的产品,而电视则定位于私人场所的观赏。其次二者的信息量不同,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将电影划分为热媒介,而电视则被划分为冷媒介。[1]热媒介具有高清晰度,而冷媒介只有低清晰度。为了对比电视图像和电影镜头,许多导演把电视图像称为“低清晰度”,意思是说它提供的细节部很少、信息度很低。一个电视特写所提供的信息,只相当于电影一个长焦距镜头所提供的信息的小部分。
以上这两种相同点和不同点,造就了电影市场和电视市场“剪不清、理还乱”的协同演化,即每一次电影或者电视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对另外一个市场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力,而受力者又通过自身的调整适应迎来新的发展。
(二)电视市场对电影市场的三次冲击
本文作者在研究相关资料中发现,二者之间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包括:电视开始播放电影、电视剧和电影演员的互相涉足、“电视机+影碟机+音箱”组合的出现、电影点播服务的提供、电影频道的成立、电视电影的产生、电影栏目的形成、热门电影被改编为电视剧、电视节目的电影化等。
通过观察分析标志性的事件,可以发现电视从其诞生之日,便因其消费场景的便利性,不断地对电影市场产生着冲击。而每一次冲击的结果,却最终促进了电影市场的发展。反过来说,电影市场也在不断地为电视市场的发展提供着动能。以下重点介绍三次这样的“冲击”。
第一次冲击,“电视播放电影”。1946年,美国的电影观众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达7940万人次,但是以后则每年递减,到1953年,电影观众只剩下了1946年的一半。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就是电视的兴起。当时,由于没有版权方面的限制,播放好莱坞电影便也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普遍认为,电视市场将要替代电影市场。不过,电影新片的播出费用成为制约“在电视上放电影”的不利条件,所以这仍很难成为电影与电视结合的常态,电视市场最终被转化为电影市场除电影院以外的另一个放映渠道。
在进行电影市场对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影响力效度方面的评估时,综合2015、2016两年中至少有一部电影投资及制作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总收入跟样本数所有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总收入相比,比例值大于66%的,为强影响力,比例值介于33%-66%之间的,为中影响力;比例值小于33%的,为弱影响力。通过公司年报可得,有电影投资及制作的公司2016年总收入为96.59亿元,而8家样本公司2016年的总收入为133.56亿元,故比值为72.3%,为强影响力。
(二)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的影响力评估
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有线传媒集团成立或转播专门的电影频道、提供电影点播服务。各省有线传媒集团成立的电影频道主要模仿中央台六套,并且各省有线传媒集团也积极转播中央台六套。在后续的发展中,电影频道逐渐形成了以院线电影、电视电影、电影栏目为主要的播放内容。各省有线传媒集团提供的点播电影服务当前主要有传统电影点播产品和电视院线产品。以北京歌华有线为例,电视院线产品将国内外在电影院上演的电影在影片上线0-45天内同步播出,有线电视用户只需要花费5元钱便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最新的院线影片。
在进行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影响力广度方面的评估时,把涉及提供电影频道转播以及电影点播服务的有线传媒集团数量与总样本中有线传媒集团数量相比较。如果比例值大于66%,则为强影响力;比例值介于33%-66%之间,则为中影响力;比例值低于33%,则为弱影响力。提供电影频道转播以及电影点播服务的有线传媒集团15家,占样本总数15家的比例为100%。因此,电影市场对作为电视市场主体的有线传媒集团在广度方向上为强等影响力。
在进行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影响力强度方面的评估时,由于有线传媒集团没有公开收视数据,考虑到各省有线传媒集团在专业频道设置方面均以央视为标杆,且央视各专业频道也均被各省传媒集团转播,所以本研究挑选出收视率进入全国卫视排名前30的中央台频道,然后把中央台六套(央视电影频道)的收视率跟进入前30的所有中央台频道收视率之和相比较,该比例值可以类比等同为全国各有线传媒集团的总体电影转播和点播收视率与各类频道收视率之和的比例值。如果比例值大于40%, 则为强影响力;比例值介于10%-40%,则为中影响力;比例值低于10%的,则为弱影响力。在2017年1月1日-10月29日期间,中央台六套的收视率为0.321%,收视率排名进入全国前30的所有中央台收视率之和为2.841%,二者的比值为11%。因此,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在强度方向上为中等影响力。
在进行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影响力效度方面的评估时,由于有线传媒集团没有公开观众在电影转播或点播方面的收视比重,考虑到各省有线传媒集团具有区域独家垄断性,所以全国范围内电视观众对电影的收视比重就等同上市的各省有线传媒集团电视观众对电影的收视比重。电影节目收视量跟电视台播出的所有类型节目收视量相比。如果比例值大于66%,则为强影响力;比例值介于33%- 66%之间,则为中影响力;比例值低于33%,则为弱影响力。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1日-10月29日间,以中央台为代表的整体市场对电影节目的收视比重为4.9%。因此,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在效度方向上为弱等影响力。
结语
综合本文研究,电影市场对电视市场存在一定广度、强度和效度的影响力,而影响力的具体体现表现在电影市場对电视市场两个主要主体的影响力上。电影市场对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影响在广度上为中、强度上为中、效度上为强,电影市场对有线传媒集团的影响在广度上为强、强度上为中、效度上为弱。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推荐阅读:《影视技术》技术性刊物。主要有电视剧制作、电影放映,视频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以及工作经验交流、技术革新改造、设备维修维护等多方面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2506.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5-02-12文创产品营销策略
- 2022-12-26中职计算机课是如何应用电子档案袋的
- 2022-07-20新媒体环境谈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 2022-07-11高校图书馆数据库政府采购流程优化管理研究
- 2022-06-22境外企业投建营一体化项目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 2022-06-09从编辑视角看都市报融媒体思维的突围
- 2022-05-23广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路探索
- 2022-05-13艺术院校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探索
- 2022-05-11基于BERT的抽取式裁判文书摘要生成方法研究
- 2022-05-07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社教节目的创新实践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5-02-12文创产品营销策略
- 22022-12-26中职计算机课是如何应用电子档案袋的
- 32022-07-20新媒体环境谈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 42022-07-11高校图书馆数据库政府采购流程优化管理研究
- 52022-06-22境外企业投建营一体化项目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 62022-06-09从编辑视角看都市报融媒体思维的突围
- 72022-05-23广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路探索
- 82022-05-13艺术院校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探索
- 12018-11-06延安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群众文化建设
- 22019-01-14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核心要求
- 32014-04-22唃厮啰家族末代土司赵天乙生
- 42017-03-22辅导员发论文可以投哪些期刊
- 52018-10-22喜剧与好莱坞喜剧电影的特征赏析
- 62018-12-10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实践与意义
- 72014-07-15浅谈涂尔干对于宗教含义的定义引读
- 82022-07-20新媒体环境谈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