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及创新策略

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及创新策略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8-03-07 13:5212

摘要:这篇民俗文化论文发表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及创新策略,论文概述了民俗级民俗文化的形成和特点,并介绍了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民俗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我过民俗文化发展不容乐观,论文总结了大致可以归纳的几个方面,给出了传承创新的新策

  这篇民俗文化论文发表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及创新策略,论文概述了民俗级民俗文化的形成和特点,并介绍了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民俗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我过民俗文化发展不容乐观,论文总结了大致可以归纳的几个方面,给出了传承创新的新策略。

文化产业

  关键词:民俗文化论文,发展现状,传承创新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对提高我国的软实力和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民俗文化是伴随着民族融合、战争、迁徒和自然灾害等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民俗文化沿落和被遗失,针对于这种情况下,当前不仅要加大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度,同时还要通过传承和创新来促进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一、民俗及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的形成和特点

  民俗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具深厚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民俗的形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过程。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组成形式各具特色,这也促进民族风俗习惯逐渐形成,可以说民俗是历史的产物,因此民俗会保留关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由于民俗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是对一个时代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的直接反映,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等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具有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以此来与其它民族相区别。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也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民俗的也呈现也较强的地方性特点。社会集团由不同社会阶段和阶段来组成,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会存在差别。同时民俗还会对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成为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

  (二)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

  民俗文化类型和规模都不同,其是人类在不同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文化,其是在独特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积累、传递和演变而成的文化。民俗文化处于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低层,其以原生态文化意识作为核心,可以说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民俗文化范围主要包括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我国各民族在不断的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行为和民俗艺术,其以文化和风俗作为主体,内容十分丰富庞杂。

  二、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在社会推进过程中,民俗文化所依存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大量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没落和遗失。当前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具体发展现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的同化

  原本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陲地区,与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大力开发,我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别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稳定性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渐淡化,甚至消亡。

  (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

  我国部分地区民俗文化独具特色,这也使其成为开发旅游的重要依仗。在巨大商业利益推动下民俗文化被当作一种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并以此来向游客出售。这就使民俗文化变成了一种商品,致使其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作为旅游资源的民俗文化,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游客的需要,宣传中存在夸大和不尊重少数民族宗教感情等现象。而且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表现形式简单和生搬硬套的情况,无法将民俗文化的淳朴性和民族性有效的表现出来,导致民俗文化过于庸俗化。

  (四)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

  民俗文化用于旅游开发的资源,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的情况,民俗文化的淳朴性得以消失。而且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原著居民的搬迁导致民俗文化的原生土壤受到破坏,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

  (五)民俗文化认同感的弱化

  民俗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该文化的认同,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众受外来风气的影响,加上商品意识和货币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弱化,甚至消失。这就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意识和没落,必然严重影响我国民俗文化的继续发展。

  三、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策略

  (一)政府需要整合和协调各方力量,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针对于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政府需要加大对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和发展经费的投入,通过提高传承人的待遇及改善民间艺人的传承环境,以此来激发全民对民俗文化的传统和保护意识。当前民俗文化传统危险的出现多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完善检查监督制度,做好具体的督导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实现保费经费的合理利用,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次,重视组建人才队伍。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当前民俗文化研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仅专业学科设立不健全,而且人员二盼缺乏,民俗文化优秀研究人员多集中于大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地方和基层民俗专业人才较少,因此需要重视民俗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以此来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传统村落作为民俗文化根植的土壤,一旦传统村落消失,不仅是大量农业文明的物质见证的泯灭,同时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没落。因此当前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抢救力度,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最后,要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教育教化功能。政府要督促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开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民俗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达成共识,营造保护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传承人要坚守文化传承理念,不断进行创新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最宝贵的就是活态。其传承应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特别是作为民俗传承主体的民间艺人,要以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赋予民俗文化新生命,把厚重文化内蕴与现代理念有机融合,产生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融入现代人文元素的艺术精品,从而既解决了生存的经济问题,又推动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

  中国民间文化的生成和传承带有明显的分散性、自发性和家族性的特征,如进行适度地商业开发,把蕴藏在民间的文化智慧和文化资源挖掘和整合出来,依靠民俗文化的自身价值从而获得持久性传承。民俗文化越是与时代同步,有鲜明的时代感,具有当代民众日常所需的实用性、审美性和本位性,其生命力就越强。

  (四)民间社团要积极主动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打造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全体公民都具有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义务。在当前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民间社团组织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保护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作为已任,以此来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四、结束语: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民俗文化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需要在实践工作中,通过整合全社会各方力量,以此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提供精神动力和智能支持。

  参考文献

  [1]诸葛金斐.拓展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3(02).

  [2]尤恒芳.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01).

  [3]朱惠娟.论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作者:杨大鹏 单位: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推荐阅读:《文化产业》(月刊)创刊于2008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定,山西出版集团主管、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全国性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1163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