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永登县城关镇青龙山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

永登县城关镇青龙山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永登县城关镇东坪新村青龙山不稳定斜坡的类型、规模、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归纳,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斜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政府决策和下一步实施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青龙山;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摘要: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永登县城关镇东坪新村青龙山不稳定斜坡的类型、规模、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归纳,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斜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政府决策和下一步实施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青龙山;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防治措施

  永登县城关镇东坪新村青龙山不稳定斜坡位于永登县城区青龙山公园南侧,该斜坡为永登县75号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2017年6月30日22时08分,该斜坡发生局部坍塌掉块现象,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后发现该不稳定斜坡体顶部发育一条长约30m,宽10cm~15cm,错台高10cm~15cm的裂缝,斜坡体坡面上发育多条宽约2cm~5cm,长约3m~7m垂向裂缝,极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滑移。由于青龙山不稳定斜坡影响范围较大,坡体正南侧为兰新铁路、312国道穿过,坡脚严重威胁居民32户,另外永登县文教印刷厂、检测中心、供热站煤场等共123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直接威胁财产超过8000万元。潜在威胁人口众多、危险性大,引起各级政府及省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其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1.工作区地质环境特征

  1.1气象与水文

  据永登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32mm,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无霜期西北较短,河谷川区比较长,年均无霜期为126d。冻土初日10月31日,解冻3月7日,最大冻土深146cm。春夏季的低温、干旱和夏秋季之交的冰雹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治理区位于庄浪河流域,庄浪河从勘查区西南侧1.5km处由北向南流经,庄浪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

  1.2地形地貌特征

  工作区从地貌类型上分为黄土丘陵地貌区和河谷平原地貌区,区域上地势总体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2010m~ 2060m,相对高差25m~30m,黄土表层剥蚀强烈,山坡坡度35°~50°,该地段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原来的庄浪河高阶地地段已被改造为黄土丘陵地貌,后期又遭受冲蚀切割,残留梁、峁地貌,前缘坡度多大于40°,该区域是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的高发地段。坡体下部大部分的地段是人工修路建房而形成的陡峭边坡,高度3m~20m,坡度大于70°,局部近直立。区内植被主要为杂草,植被覆盖率约20%。

  1.3地层岩性特征

  工作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层。按成因分为:①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Q3eol):分布于东坪新村青龙山不稳定斜坡上部,呈浅黄色,土质均匀,结构松散,稍湿,稍密—中密,孔隙度大,颗粒均匀,表层夹有植物根系,垂直节理裂隙发育,厚度10m~15m。②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粉土(Q3al+pl):分布于东坪新村青龙山不稳定斜坡下部,呈浅黄色,以粉土为主,稍湿、稍密—中密,具水平层理,厚度大于15m。③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碎石土(Q4al+pl):分布于坡脚居民区北侧冲沟内,呈灰黄色,稍湿,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为碎石土,厚约2m~5m。

  1.4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作区位于马雅山—魏家大山隆起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震区的天水—兰州—河西走廊地震带,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为Ⅷ度区(设防烈度为8°,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多次不同时期构造体系的相互干扰或改造,使该区以北西向为主的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导致工作区地层微型褶皱及岩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形成Ⅰ-Ⅶ级阶地,各阶地高差十分显著,一般高差5m~90m。根据195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资料,永登县境内地震活动多达63次,最高震级为6.2级,最低震级为0.6级。2016年1月21日01时13分,青海源县发生M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受此次地震影响,坡体顶部出现裂缝,局部发生了垮塌,坡体稳定性降低,极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滑移,对坡脚居民生命及财产构成较大威胁。

  1.5水文地质条件

  工作区属于庄浪河流域,是永登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河道流量主要产自上游,占全年来取水量的90%。庄浪河从工作区西南侧1.5km处由北向南流经,由于工作区位置高于庄浪河床,因此,庄浪河径流对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影响无影响。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含水岩组性质,工作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类水主要分布于工作区黄土含水层及沟道冲洪积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高处向低处径流,以潜流或泉的形式向外排泄补给沟谷地表水。受地形地貌及大气降水补给等因素影响,水位埋藏一般较深,勘查共布设钻孔5个,探井18个,深度3.0m~19.2m,钻孔(探井)均未揭露地下水。

  1.6人类工程活动

  工作区自20世纪80年代由县城建局规划平整挖山以后的安置住房区,人类工程活動强烈,坡脚居民修建房屋时开挖坡脚,形成高约3m~20m陡坎,局部地段前缘临空,造成多次前缘失稳垮塌,影响了坡体整体稳定性。青龙山公园建设过程中对斜坡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为方便储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居民在坡体下部开挖窑洞,开挖窑洞破坏了整个坡体的力学结构,严重影响了整个坡体的稳定性。在地震、暴雨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极大。

  2.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不稳定斜坡呈“V”字分布于青龙山公园外围。现阶段斜坡顶部为青龙山公园,居民及单位较少,但公园游客较多;坡脚地带为东坪新村居民区、永登县文教印刷厂、检测中心、供热站煤场、兰新铁路火车轨道、六三八国家储备库等,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较多;工作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该不稳定斜坡局部已发生变形失稳,造成了一定危害;现阶段该斜坡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对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及其他公共设施仍然存在较大威胁。

  2.1不稳定斜坡特征

  依据斜坡的特征及威胁对象,可将该不稳定斜坡细分为X1-X5共5处,其5斜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成因及发育特征基本相似,均发育在黄土丘陵前缘,整体呈南—北线状分布,不稳定斜坡体宽3m~60m,高5m~10m,坡度60°~80°,坡向145°。坡体前缘因修建居民房屋开挖坡脚致使局部地方临空,且局部已发生垮塌,坡脚为六三八国家储备库大门及东坪新村居民区,斜坡与居民房屋距离约为2.5m,坡体顶为青龙山公园绿化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2248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