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之间的辩证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之间的辩证关系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9-01-23 10:4712

摘要:这篇城镇建设论文发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之间的辩证关系,论文从农村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试说明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根基,是精准脱贫的主要依托,是乡村振兴的基

  这篇城镇建设论文发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之间的辩证关系,论文从农村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试说明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根基,是精准脱贫的主要依托,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是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关键词:城镇建设论文,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扶贫悖论,三治合一

城镇建设论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国家治贫体系在反贫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同时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模式”。随着精准脱贫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新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比如,扶贫资源边际效益弱化、扶贫资源经营俘获化、返贫率增加等。在精准脱贫大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实施的重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不管是精准脱贫还是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是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之间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浪潮,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传统农村社会进一步的衰落,具体表现为:农村个体小农经济特征明显,个体农户抵御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政策风险、健康风险等)能力较弱,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五化”(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要素非农化、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双高”(高成本、高风险)、“双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劳动力紧缺)[2]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新挑战,乡村的衰败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全党工作的重心所在。

  摆脱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困境,需要将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首先,精准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乡村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现状,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强大阻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既有利于解决乡村深度贫困问题,又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48是我国当前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和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内在逻辑、政策支撑和内容实质上来说是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

  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脱贫攻坚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精准脱贫的力度,提高精准脱贫的质量。乡村建设注重的是人与生态的自然融合、农村地区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因此在扶贫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形成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为地区脱贫提供资金支持和内生动力。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城市与农村放在了平等的地位,改变了以往乡村的“被统筹”“被反哺”的地位,要求乡村立足于自身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激发自身发展主动性和活力,从过去接受反哺转变到今天的主动振兴上来,建立乡村自身增长机制,通过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产业振兴是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在中央确立的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中,地位是最突出、最基础的。党的十九次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强调了产业对于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产业振兴就是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要素禀赋、地理位置等现实条件,以产业的发展、开发为主要途径,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保障,形成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达到产业兴旺。使其能够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进而实现精准脱贫和鄉村振兴的目标。当前,中国的精准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精准脱贫战略,有效防止农村返贫,必须要依靠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使农民成为乡村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人,激发广大农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3]内生动力是指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当地条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培育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概括起来,就是综合考虑农民自身的要素禀赋,利用农民自身的条件从而提升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的重点和前提,发展现代农业和围绕农业农村的各种加工业和服务业是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是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和内生发展动力。内生动力机制不仅能够提高两大战略的实效性和持续性,还能克服精准脱贫政策实施中带来的扶贫悖论。所谓扶贫悖论,是指政府对贫困居民的帮扶反而降低了居民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动力和能力[4]。扶贫通常是贫困居民直接或间接地获得非劳动或财产性收入,但这种非劳动或财产收入必然减弱了其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动力,以帮助贫困居民脱贫为目的的扶贫政策的实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居民脱贫目标的实现。

  推荐阅读:《广西城镇建设》前身为《广西土木建筑》,创刊于1974年。2002年,为了配合推进城镇化工作,扩大宣传面和内容含量,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321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