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思考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近年来,中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的更新的需求,新型城镇化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大话题。随着人口数量的上升、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强县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大中小城镇建设现状,对城市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的更新的需求,“新型城镇化”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大话题。随着人口数量的上升、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强县”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大中小城镇建设现状,对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就如何对城市进行合理科学的更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

城镇化论文

  近几年来,城镇化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头戏,责任大、任务重。但回顾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大多以“圈地扩容、盖楼建房”的方向为主,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在城乡融合上也无法均衡发展。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旨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产业互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促进我国大中小城镇建设的协调稳步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概述

  1.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1.1.1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镇化的建设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截至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占比就超过了60%,城镇化让更多人民享受到了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作为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带着更大的使命来了,在城乡融合的政策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本着“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指导方针,旨在更进一步加强城市治理的完善性,更好地划分城市的区域发展,立足于产品融合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为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动力。

  1.1.2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规划起点高。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新型城镇化被赋予了更多使命,以往的城镇化更注重对房地产的建设,通过房产建设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然而,新型城镇化的“新”,除了对房产事业的整顿外,也在规划上定了更高的目标,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房产建设、生态环境发展、文化传承上各方面都占据“龙头”地位,摒弃城区“老破小”,从本质上解决乡村落后的实际问题。

  (2)途径多元化。对于中国来说,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途径并不是统一的,每个地区都有其每个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建设模式,不同地域的城市特色也是有所不同的。

  (3)辐射能力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来说,最大的任务就是要结合城镇与乡村的力量,以城镇带动郊区,郊区带动乡村的发展模式,去实现城市更新。这就使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并不止局限于城市中心的发展,也不只针对乡村的地区发展。

  (4)人文气氛浓。有人的地方才能称之为“城市”,如果是空无一人的城市,任何的发展建设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一切建设都是围绕着人民群众去开展的,发展城镇化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性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因此在建设中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5)城乡互补好。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为了实现城乡融合,整合城乡利益,实现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互惠共赢。因此,发展好城乡之间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农村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上的支持,城镇也可以帮助乡村更好地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普及,拉动乡村建设发展。二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城市更新的意义

  1.2.1堅持“以人为本”,确立发展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新型城镇化的任务更重、更远,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之间的平等交流,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是新型城镇化下最终目标,也是城镇建设的根本任务。

  1.2.2立足区域实际,发挥优势特色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国情,科学制定的城乡发展战略。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立足于我国各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旨在突出不同城市的城乡特色,培育出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针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采取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模式,针对中西部和东北部的地方城市则采取城乡融合的发展策略,实现“千城千面”的发展态势。

  1.2.3构建治理体系,实现等值发展

  城市与乡村之间,都有存在差异的地方,也有共同之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城乡之间求同存异,结合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节奏,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以社区为试点,控制好城市更新的整体方向,对乡村的农业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创建“美丽乡村”等,对城镇的文明建设也要实行法治化建设管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构建合理科学的治理体系,实现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等值发展。

  1.2.4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共建美丽城市

  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的城市更新,对于各城市地区的优良文化传统,都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传统的优秀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也是城乡融合的生命源泉,如果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丢失了城市固有的传统文化,那对于城市的人民群众无疑是精神上的打击,传统优秀文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具有凝聚、增强、规范社会群体的功能,因此,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更新发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针对城市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保留属于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才能在城市更新中形成更具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文化形态。

  1.2.5坚持城市绿色建设,创建美好家园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且开放的载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城市竞争力的发展,一座实力强大的城市养成不见得来源于其对生态环境发展的致力,但坚持绿色发展的城市必会成为具备市场竞争力、高质量的优秀城市。城市中的绿色发展建设,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今年,青岛市就获批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的试点,这也意味着未来两年,青岛市将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规划出属于该城市特有的体系,从绿色建筑的发展入手,到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修补、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方面面,都进行改头换面的更新,更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我国绿色城市发展样板,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推荐阅读:城市管理与科技城镇化论文发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2150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