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新时期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精细化、流程化、科学化要求不断提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体系,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是满足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求的基本路径。本文在简要概述水利工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说明具体应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精细化、流程化、科学化要求不断提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体系,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是满足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求的基本路径。本文在简要概述水利工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说明具体应用形式和应用要点,以此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为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应用要点

水利工程师论文

  信息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在各种生产生活场景中应用,以实现信息管理和处理等技术类型的统称。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又可以被称为是水利信息化,是基于特定的信息技术类型,在信息基础环境下,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和处理的各种信息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各项工作效率,还能够优化整体管理工作流程,实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1、水利工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应用需求

  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也不断提升。从广泛意义上而言,水利电子政务与信息发布、水利数据的远程申报与统计中、地理信息网络查询及水利资料库管理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撑。从狭义范围来说,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围绕项目建设要求,在数据采集、工程检测、施工管理及工程验收的各个环节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1]。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信息技术,都是水利工程建设应用的重要体系,是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必须重视的方面。本文研究中是以狭义概念为准,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利用,能够更好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2、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 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受到我国水利工程事业整体发展特征影响,在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处地理位置更加复杂,地理环境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在工程项目勘察和设计阶段,就必须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更加细化、深入的做好地质地形勘察工作。在之前的数据采集工作中,主要是以GPS全球定位系统与相关技术相结合开展工作,在我国北斗定位系统已经全面完善背景下,已经逐渐替代GPS技术,成为数据采集中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类型。将信息技术应用至数据采集环节,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确保设计方案更加规范,并有效提升建设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在工程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在工程检测环节中,也多是利用对应的管理平台,以GPS技术为基础,直接检查水利工程施工现状,通过高精度检测与现场检测的有机结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查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反馈,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提升施工管理工作效率。

  2.3 在工程辅助环节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的辅助环节,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发现施工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施工技术的优化,确保施工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达到最优化状态。在当前水利工程辅助环节,较为常用的软件包括CAD和BIM两种。CAD软件应用历史较为悠久,国产化水平较高,使用也较为便利,但是其仅具有二维显示功能[2]。而BIM软件则是基于三维展现模型为基础的新型技术,随着相关软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在各类工程建设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能够通过各个方面数据的实时导入,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2.4 在施工管理环节的应用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涉及因素较为复杂,整体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在设备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员管理等各个层面,都需要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施工效率不断提升。在设备管理层面,可以利用軟件平台,将所有设备性能信息、使用要求等纳入管理平台,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数据库管理模式,准确记录施工设备使用状况和维护信息,制定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在需要进行维护时,提前发出预警信息,要求技术人员及时做好对应的检修工作,有效提升设备使用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施工流程管理方面,则可以通过BIM软件的应用,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施工组织中会出现的冲突环节,提前进行优化[3]。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则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准确的判断施工人员工作状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5 在工程验收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工程验收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数据库处理技术,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快速验证,避免传统作业模式中人为因素影响,提升核算精度。同时,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还能够实现数据共享,为后期工程质量审查提供准确依据,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3.1 提升工程建设信息化意识

  在当前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其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企业层面进行资金方面投入,需要强化各个方面的组织,因此部分施工企业管理层面对这方面投入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因此对施工企业各个层面管理人员而言,都应当强化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加大在设备和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结合工程建设实际要求,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化技术能够深度融入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应当加强各个方面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培训,培养工作人员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良好意识,有效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切实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3.2 完善软件平台架构

  信息化技术应用是较为广泛的概念,在不同的应用方面,由于数据存储格式的差异,当前还无法将各种数据有效整合,限制了信息技术作用发挥。同时受到市场因素影响,当前专门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综合性信息软件还比较少,企业在具体应用中的选择余地较为有限。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施工实际和信息技术发展特征,构建完善的软件平台,尽量将各种信息技术和数据整合在一起,以此才能够为管理工作和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提供便利条件,才能够真正将信息技术整合至项目建设中,确保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3 强化数据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技术应用是以网络信息传输为基础上,只有实现各个方面数据的合理利用,才能够真正体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但是在部分企业实际应用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规范要求了解不够深入,在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建设较为滞后,以此造成数据丢失和泄露现象,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损失。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管理层面应当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入手,通过云安全技术的应用,完善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切实确保信息安全,为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4、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已经被广大社会公众群体所认可,在未来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自身不断完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将不断扩大使用范围。因此相关企业必须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技术应用平台,为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崔声远.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7):46-47.

  [2]李倩倩.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0,43(11):173-174.

  [3]张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4):100-101.

  推荐阅读:水利副高要发什么级别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20645.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