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脉络与超循环经济趋势

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脉络与超循环经济趋势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 目前对于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尤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尚缺乏专门性和全过程的研究。现有相关研究只是针对其中的子过程展开的,但仍存在模式分类有交集、不完备和缺乏机理模型描述等不足。这些正是该文拟解决的问题。首先,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摘要 目前对于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尤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尚缺乏专门性和全过程的研究。现有相关研究只是针对其中的子过程展开的,但仍存在模式分类有交集、不完备和缺乏机理模型描述等不足。这些正是该文拟解决的问题。首先,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超循环理论等,结合实际调研,对绿色经济模式进行合理提炼、分类和脉络梳理。然后,运用系统结构建模方法,构建各绿色经济模式的理论模型及其在实际领域(以林业为例)中的多层级动态演进模型。最后,借助以上模型对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由此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绿色经济模式的总体演进历程包含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末端治理型绿色经济(Ⅰ型GE);成长阶段是“从摇篮到摇篮”的资源链闭环绿色经济(Ⅱ型GE);成熟阶段是“从孕育到孕育”的三链超循环型绿色经济(Ⅲ型GE)。②Ⅱ型GE又经历了一个具体的演进过程。从深度视角看,它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本框架,并逐步融合了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和共享经济等理论和技术;从广度视角看,它包含从一元企业Ⅱ型GE到多元企业(群)Ⅱ型GE,再到全社会Ⅱ型GE的逐层拓展过程。Ⅱ型GE的运行原理可以用3R理论模型加以描述,它包含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3R)子系统,由资源链将它们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③Ⅲ型GE正在经历一个具体的演进过程。从资源链一级超循环到生态链二级超循环,再到价值链三级超循环的三链(3C)逐级拓展的过程。Ⅲ型GE的运行原理可以用5R-3C理论模型加以描述,它包含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培育和再配置(5R)子系统,由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环境-经济自组织系统。其中,资源链是基础,生态链是支撑,价值链是动力,3C超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催化,从而实现生态与产业的互利共生。④Ⅲ型GE以可再生资源型产业为核心体,并扩展到其他相关产业,乃至全社会。目前,Ⅲ型GE在实践中已显露雏形;而在未来,它是面向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绿色经济(GE);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超循环经济;生态文明

经济导刊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生活行为和科技发展方向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其中,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GE)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应当按照怎样的模式来发展绿色经济?这些都没有现成和固定的理论模板或实际样板。绿色经济模式一直在,而且目前仍然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之中。从20世纪末开始,绿色经济逐步从概念走向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践,又从实践走向模式更新。然而,关于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尤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尚缺乏专门性和全过程的研究。有些相关的研究只针对其中的某个子过程(如循环经济模式的演进)展开的,而缺乏对绿色经济模式完整演进过程的系统研究。即使是对某个子过程的研究,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如经济模式分类不完备、有交集、缺乏绿色经济机理模型描述等。而上述学术研究的缺陷无疑将阻碍绿色经济在实践中的实施和发展。因此,对绿色经济模式及其演进过程进行系统探索是一项十分重要和亟待解决的课题,由此可以梳理出绿色经济模式的各种类型、模式演进的历史脉络和客观规律,以及绿色经济模式的运行原理,并科学地推断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绿色经济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1.1 绿色经济的内涵体系

  自从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Pearce等[1]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之后,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等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推行和实践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绿色经济的内涵[2]。经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可以归纳和总结出绿色经济的内涵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①从总体来看,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经济类型[3-4]。②从大的系统划分看,绿色经济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5]:一方面促进人类经济与公平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缺陷(ecological scarcity)[6]。为此,人类要以生态环境适应度和自然资源承受能力为约束[7],通过保持长期动力的方式来组织经济[8],进而实现人类经济和自然环境双赢的目标[9]。③从进一步的系统划分看,绿色经济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子系统(又称为三大支柱),在这三者的相互协调和共同支撑下,开创出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10]。④在上述各子系統和谐发展的要求下,传统经济学的三种基本生产要素需要拓展:劳动力要素应当考虑或强化人力资本的健康和素质等内涵,土地要素应融入自然生态资本,同时还要增加一个新的要素——社会组织资本(social and organization capital, SOC)[11-12],从而建立一种“社会生态可承受的经济”[1]。

  1.2 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

  在上述内涵体系和相关理论的引领下,绿色经济模式不断演进和逐步完善,并且还在继续创新发展,由此推进绿色经济实践的不断深入。因此,理清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对于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目前对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脉络和趋势尚缺乏专门性和全过程的研究。尽管如此,单个的绿色经济模式的研究,以及绿色经济演进的局部性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这些都是该文的重要研究基础和依据。例如,针对循环经济模式[13]、清洁生产模式[14]、低碳经济模式[15]、共享经济模式[16]、超循环经济模式[17]等的具体问题都分别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没有从绿色经济演进脉络的高度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归纳。现有文献中与绿色经济模式演进相关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绿色经济内涵的演进过程、一般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循环经济模式的实例和演进过程。

  首先,有些学者研究了绿色经济内涵的演进过程。他们认为,绿色经济内涵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态系统目标导向阶段(1989—2006年)、经济-生态系统目标导向阶段(2007—2010年)、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目标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18-19]。由此可见,绿色经济内涵所涉及的系统范围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并与绿色经济内涵体系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子系统的划分相吻合。当然,这一演进过程并不是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因为绿色经济模式演进的起始阶段不可能是以生态系统目标导向的,现实中,从经济优先到生态优先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认识转变和实践推进过程。

  推荐阅读:投稿容易的经济学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902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