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档案论文发表科技档案的保密和利用

档案论文发表科技档案的保密和利用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6-05-05 17:2612

摘要:本篇 档案论文 发表研究科技档案的保密和利用,密件的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但保密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而变化的。因此在严格做好科研档案保密工作的同时

  本篇档案论文发表研究科技档案的保密和利用,密件的利用必须是在保密基础上的利用,但保密是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而变化的。因此在严格做好科研档案保密工作的同时,应根据其时限及时做好档案的降密和解密工作,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及时利用。

  《航空档案》(月刊)创刊于1977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航空工业档案馆主办,对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介绍航空领域历史变迁的大型综合性航空历史刊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国翼经典航空记忆铁翼凌空旧影钩沉航空史迹档案解密等。

航空档案

  科技档案是科技生产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是促进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档案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既要重视其载体的保管保护,更要重视其所含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保存档案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管好是基础,是手段,利用是主题,是目的。科技档案的保密管理和利用工作,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不能顾此失彼。笔者通过结合自己的日常业务工作,对如何切实做好科技档案的保密和利用工作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科技档案保密工作的必要性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科技发展,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已逐步为公众所认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科技档案机密安全,是档案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种知识都是参与竞争的资本,泄密的形式形式渠道多种多样,如一些科研技术人员保密意识不强,在报刊发表文章,详细地描述某项技术内容和工艺过程,更有甚者,有些人在日常交往、休闲娱乐中不分对象、不分场合的夸夸其谈,结果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有意无意间供密于人。

  二、如何切实做好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

  作为农业科研院所的档案部门,如何切实做好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让科技档案为“三农”、求效益服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

  对档案提供者和档案利用者加强教育,提高其档案意识和保守国家秘密的自觉性,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

  保密宣传教育工作是筑牢思想防线的基础工程,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是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必要手段,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的保密宣传教育。科技文件材料在转化为科技档案之前,首先牢固树立“做好保密工作关键在人,最终靠人”的理念,营造“时时有保密提醒,处处有保密要求”的环境氛围。其次是加强《档案法》和《保密法》的宣传,使领导干部熟悉科技档案的保密法规,自觉履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增强保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逐步做到依据法律和制度来科学管理档案。同时,涉密人员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应该认识到档案作为无形资产,是国家、单位资产的一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保密法》,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和保密法制观念,坚持从自我做起,时刻保持良好的保密习惯,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为科学研究提供主动有效的服务。

  (二)建立健全保密工作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保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密制度是涉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的依据,涉密人员在科技档案的形成和利用过程中,自觉履行保密义务,使各职能部门在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如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等,这是保密工作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作用,高度重视保密日常工作,真正把它列入议事日程。特别对那些重大科研项目要由有关领导参加并参与制定保密工作方案。

  二是加强保密机构建设,提高保密干部队伍素质。负责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利用管理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政治素质,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档案业务素质,熟悉档案法规;此外还要有敏锐的工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独立处理利用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因此,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单位人事部门应当同保密工作机构进行审查和保密教育培训,界定其涉密等级,加强其上岗、在岗和离岗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三是把保密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及有关业务管理范畴,充分发挥有关业务部门和科研、生产、使用单位的职能作用,在科研计划的制定、科研项目的研制、成果验收鉴定、推广等各个环节上都要建立健全保密措施。确定保密范围、密级的划分、规章制度的拟定。完善的制度能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体现其价值又维护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正确划分密级

  需要保密的科技档案划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三种。密级划分过低不利于科技档案的安全;密级划分过高,又使得大批科技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这要紧紧抓住科研档案保密的两个重点。一是重点学科,对于那些技术性、应用性强的学科,要求相关研究所指派专人负责科学研究文件材料的归档、移交;二是重点项目,涉及科技攻关、“948”等重点项目的科研材料,其保密级别高,时效长,须与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其保密工作。这就要求在科研文件材料归档、移交时,有密件的必须对各个独立的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作出标志,国家秘密的标志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根据密级标明“绝密★年”、“机密★年”、 “秘密★年”字样。因此,在划定保密等级时,既要确保科技档案的安全,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四)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集中统一管理是维护科技档案的安全,包括维护科技档案物质的安全,减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对它的损害,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包括维护科技档案内容的安全,使档案机密不致泄露。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档案的收集、整理、传递、查借阅等管理制度,理顺管理程序,努力提高保密技术手段,处理和存储涉密信息只能在涉密计算机上,涉密计算机不得与国际互联网络或其他公共网络相连接。

  档案库房是保密档案的重地,保存密件的库房即保密要害部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安装防盗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与阅览室分开。在利用上,机密、绝密档案应专库专柜专人保管,绝密档案控制使用。明确不同机密等级科技档案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然而,在注重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的一些弊端,部分很有价值的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档案浪费,保而不用只会失去保的意义,失去档案的价值。档案的保密和开放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815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