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华裔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上升历程

华裔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上升历程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3-11-20 11:3512

摘要:摘要: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华裔妇女移民美国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挣扎之后.她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由社会边缘跻身主流社会。本文借鉴令狐萍在其著作《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将华裔美国妇女的移民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的方法。

  摘要: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华裔妇女移民美国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挣扎之后.她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由社会边缘跻身主流社会。本文借鉴令狐萍在其著作《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将华裔美国妇女的移民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的方法。将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边缘到开始跻身主流社会的历程也划分为三个时期.并着重从女性主体意识和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等方面来阐释这一历程。
  关键词:华裔美国妇女主流社会女性主体意识多元文化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华人是众多移民群中的一支。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一般被划分为三个时期:从1848年至1882年的自由移民时期;从1882年至l943年的禁止移民时期;从1943年至今为战后时期。中国妇女移民美国也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令狐萍在其著作《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对华裔美国妇女的移民阶段做了如下的划分:从l9世纪中期到l943年为早期中国妇女移民时期;从1943年到l965年为战后中国妇女的移民时期;从1965年至今为当代中国妇女的移民时期。令狐萍的划分方法如实准确地反映了华裔美国妇女一个半世纪的移民历史,尤其突出了她们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1]。本文将借鉴这种划分方法探讨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的边缘跻身主流社会的历程:从l9世纪30年代到1943年为华裔美国妇女处在社会的边缘时期;从l943年到l965年为华裔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时期,从1965年至今为华裔美国妇女开始跻身主流社会期。
  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边缘跻身主流社会的历程,既是其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又是美国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将结合华裔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来阐释华裔美国妇女是如何从美国社会的边缘跻身主流社会的。

  一、华裔美国妇女处于美国社会的边缘(19世纪3O年代一1943年)
  美国华裔妇女是当时西方世界中的中国人,又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的妇女。这决定了她们不仅遭受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而且还要遭受性别歧视[2]。在华裔妇女移民早期,这种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一直占据着主地位,形成了华裔妇女被双重边缘化的窘境。根据史料记载,早期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妇女人数非常少。1834年,中国妇女梅阿芳抵达纽约,成为有史可载的第一个到达美国的中国妇女,虽然在此后的3年内又有lOOO多名中国妇女陆续到达美国,但是华裔妇女在华人总数中的比例仍然非常低。186o年,在美华人男女比例大约为20:1,20年之后为27:1,到了2O世纪40年代也只不过是4:1。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推行的排华政策,即限制华人移民所造成的特别是1924年国会通过的《移民法》对于华裔女性移民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明确禁止‘中国妇女、妻子和妓女’入境。任何与中国女子通婚的美国男子将失去美国公民的身份??”[3]。早期华裔移民妇女中有不少人从事娼妓业187o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3526名成年中国移民妇女当中,有2157名被列为娼妓[4]。19世纪末到2O世纪初,华裔妇女从事的工作也主要是些非技术性的工作,集中在洗衣业、餐馆业、缝纫业和杂货商业。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媒体报道中,华裔妇女是“性感乖顺,神秘诱人的玩偶”,她们甚至被极端化地描述成“莲花”(“莲花”一词来源于华裔演员黄柳霜在影片《海逝》中扮演的角色“莲花”,是一个为了西方男性的“爱”而殉葬的东方女性)和“龙女”。早期华裔妇女的活动天地比较狭小,仅仅局限于当地华人居住区唐人街。她们的婚姻基本上都是在华人圈内进行的,异族婚的情况非常少见。
  从华裔妇女主观方面来说,她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一时期还处在“自在自然”阶段,还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主体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5]。虽到了美国,她们中的许多人还是摆脱不了中国会的传统习俗和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一时期的华裔移民妇女在来美之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不会说英语,普通华裔妇女所从事的作基本上都集中在华人聚居区唐人街。因此,们走出去同美国人打交道的机会非常少。而济情况较好的华商之妻,也被禁锢在丈夫和儿的家庭天地之中,难以同美国主流社会接触。裔美国妇女的这种不管是自愿还是不自愿的自我封闭,使她们丧失了主体意识,同时也阻碍了美国公众对华裔美国女性的了解。
  从美国当时社会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由于盎鲁一撒克逊白色人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占统治地位,他们的新教文化自然而然就成了美国的主流文化。新教文化认为美国是一座“大熔炉”,强调所有的外来移民种族文化都要被同化,都要将自身融化于主流文化中。从19世纪末到2O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大熔炉”理论在美国的盛行时期。在美国人眼中移民要实现自身的同化,不仅要离开他们的老家,还要放弃习以为常的社会文化习俗,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社会制度[6]。这对当时的第一代中国移民妇女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于是迥异的外貌特征和异域文化传统使她们成为被排斥和歧视的对象。有人认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排斥和歧视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误解,“一方面,多数美国公众对中国文化所知甚少,而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往往造成他们对中国人的偏见;另一方面,语言的障碍、风俗习惯的差异,对不同宗教信仰的调和以及其他文化传统,又使中国移民在文化上孤立于白人。他们往往下意识地与他们的不友善邻居或同事的敌视态度与行为保持一定距离,以求平安无事。”[7]

  二、华裔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1943年--196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华裔妇女移民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华裔妇女人数激增,社会地位得到改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和中国成了同盟国,1943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废除排华法令》。随着一系列排华法案的废除和战后有关法律的出台,如1945年的《战时新娘法》、1946年的《军人未婚妻法》、1948年的《战时措置人员法》和1953年的《难民救援法》等,使移民美国的中国妇女的人数激增,掀起了第一次移民高潮。从1944年到1953年期间移民美国的华人中,女性占了八成还多。到1960年,华裔妇女的人数已超过10万。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事动员和军火工业等的发展,大约有12000名美籍华人加入美国三军,其中有许多华裔妇女在美国军队中服役,担任飞行员、教官和护士等职务,而且长期以来对华人关闭的工厂大门也终于敞开了,华裔妇女的就业范围扩大,就业机会增多。战后更多华裔妇女成为职业妇女,走出了唐人街,进入私人公司、政府机构做事。一些像吴健雄这样的优秀华裔妇女还进入了美国高科技领域、艺术科学以及文学等领域。华裔妇女的社会地位开始改善和上升,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有权参与美国各级竞选活动。江月桂就是华裔妇女参政的典范与先驱,她于1956年当选为加州中小学教育厅成员。从华裔妇女主观方面来说,尽管这一时期的她们在适应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挣扎在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双重边缘地带,但她们从未放弃过,并一直在为自己社会地位的提高努力着。随着越来越多的华裔妇女加入社会生产的行列,她们的主体意识被唤醒,由“自在自然”阶段进入了“自知自觉”阶段。她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被动的存在物,可以能动的改造自然环境并主动的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完善。她们不断尝试去冲破社会文化的枷锁,抵制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8]。总体上来看,她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并不断地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摆脱家庭的束缚,以种积极的态度去提高社会地位,融入主流文化。美国华裔女性社会地位改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后移民美国的中国妇女中,不少人在移民前就已经在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接触过一定的西方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比较容易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和接纳,其中部分优秀华裔妇女开始参与政治。这些因素都在一程度上改善了华裔妇女在美国公众眼中的形象。
  从文化方面来说,进入5O年代,在“利益一论”的思潮影响下,“熔炉论”在美国再次盛行。是,美国不同民族群体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增,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出现的多元文化思想始迅速传播起来。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越来越的人认为每个民族(种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值,应当受到尊重。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关于同化的含义也有了变化,除了坚持要外来移民必须适应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保证政上的忠诚外,也开始对国内各种不同民族的文实行兼收并蓄,注意发挥多元文化的作用以促各种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9]。无疑,这加快了华裔妇女被主流社会认可和接受的速度,从而有助于她们社会地位的上升和形象的改变。

  三、华裔美国妇女开始跻身美国主流社会(1965年至今)1965年1O月美国国会颁布了《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将每年的移民限额由1952年移民法中规定的15.6万增至29万,其中东半球(即亚、非、欧三大洲)为17万,各国不得超过2万;西半球12万。移民不分国籍,按先来后到的原则入境。歧视性的移民政策的撤销掀起了华裔妇女移民美国的第二个浪潮。据美国人口统计资料的数据,1960年美国华人女性的总数为101743人,华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3:1,到了1970年,华人女性的人口增加了近一倍,达到了204850人,男女性别比例变成了1.1:1,而到了1990年,华人女性的总数达到了827154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1[1O3。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美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华裔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就业等很多方面的地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华裔女性开始跻身美国主流社会。19世纪6O年代美国民权运动蓬勃兴起,7O年代妇女解放运动再次冲击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国会逐渐认识到妇女的政治力量和对性别平等的强烈要求,相继通过了《平等权利修正案》、高等教育法案第九部》、《均等机会法案》等,禁止以种族、信仰、国籍乃至性别为基础的就业歧视,不得出于性别原因排斥和歧视任何人接受联邦资助的教育计划,扩大了均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权限。这一切使华裔妇女取得了主体意识的飞跃发展,进入了“自强自为”阶段。她们对主体意识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与加强,并在实践领域中展开了争取男女平权的斗争,以一种强有力的主体姿态改造社会与自身[11]。60年代以后的移民妇女当中,有很多人在来美之前就已经接触西方文化,谙熟英语,具有良好的专业训练。而在美国成长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妇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全国知名人物,还有一些参与了政治,使得华裔妇女的形象极大改观。华裔妇女还通过文学来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声音:1912年,被称为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祖师母的埃迪思·伊顿发表了她的小说《春香夫人》,揭开了华裔文学的序幕。l945年被视为美国华人文学之母的黄玉雪发表了她的作品《华人五女》,畅销20多万册。进入70年代以后,华裔女性文学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1976年,被称为美国华裔文学第一人的汤亭亭发表了她的成名作《女勇士》,掀起美国华裔文学的“第一次浪潮”。1982年谭恩美发表了她的作品《喜福会》从而一鸣惊人成为拥有最大读者群的华裔女作家[12)。这些文学作品在唤起广大华裔妇女的自我意识,使她们明白自己深受压迫的处境,并号召她们以实际行动来争取华裔女性的权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女勇士》更是向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不但为被消音了的无名女子争得了发言权,而且使女子成为道德的楷模,冲锋陷阵无往而不胜的勇士和英雄”[13)。华裔妇女的地位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战后美国很多学校进行了课程改革,以满足华裔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规模较大的学校还普遍设立研究中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l968年旧金山州立大学成立了亚裔学中心,加利福尼亚州的其他高等院校纷纷响应,先后成立了亚裔学中心或设置了亚裔学的课程。华裔妇女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直接体现就是就业市场上华裔女性的职务变化。1986年,有25的华裔美国妇女在美国劳工市场中受雇于专门职业,40受雇于技术和商品推销行业。华裔妇女的年收入也明显提高,平均收入已高于美国白人女。一些比较有才华的华裔妇女开始成为全国的知名人物,如电视广播业的著名主播宗毓华,女建筑师林璎,滑冰选手关颖珊等。70年代以来,华裔妇女进一步参与主流政治。江月桂自0年代进入政界后,于l974年当选为加州州务;1989年,赵小兰被任命为交通部次长,成为裔美国女性最高政府官员。
  1974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政治环境的改变使得美国众对华人的态度转向友好。70年代开始,中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力逐步强盛,增强了华裔女性的自信心,提高了她们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一时期,美国绝大多数大学为了满足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中展开全球竞争的需要,开始资助对一些较大的少数民族的研究,并要求学生具有多元文化和多语种的素质,而华裔学生无疑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
  与此同时,文化多元论逐渐被美国民众所广泛接受。很多人认为美国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美国文化创造主体(即移民)的多源性铸造了它的多元性[14)。.随着移民的增多和包括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主流文化运动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运动的高潮迭起,以及各种族及其文化对美国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人们不再信任大熔炉的理论,转而认为“各种族的文化都应在美国社会占一席之地,寄希望于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占主导和支配地位是极其不现实的。历史表明,这一文化也从未做到这一点”[15)。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大大推动了族裔文化的发展和相关学术的研究,进一步消除了种族歧视,提高了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和他们的平等意识、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的边缘跻身主流社会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华裔美国妇女从l9世纪上半叶移民到美国至今已经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一七十多年里,她们从未放弃过跻身美国主流社会的努力。毫无疑问,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的边缘跻身主流社会的历程是极其漫长和艰辛的,这个过程伴随着她们的主体意识由“自在自然”到“自知自觉”再到“自强自为”的发展,同时也是美国文化多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华裔妇女由于没受过多少教育,也没有什么技能,再加上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和文化上的差异,在美国经历了重重的困难,很长时间里一直被排斥而处在美国社会的边缘。而当代华裔妇女由于移民前就已经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化,受过良好的语言训练,而且自身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在跻身主流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相对少一些。虽然很多华裔妇女至今仍被排斥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但是她们一直在用她们的努力反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并在科第6期刘卓,等:从边缘到主流:华裔技、体育、艺术、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们凭着自己的坚忍和毅力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一定会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C13高伟浓,万晓宏.一部再现中国妇女在美国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新作:评令狐萍的《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
  C23 C123关合凤.悖逆与抗争:美国华裔女小说家作品之主题研究CJ].福建外语,2002。(4).
  C33汤亭亭.中国佬(M].肖锁章。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C43 C73[10]令狐萍.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M].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319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