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乡村非遗网络传承的多元赋能与实践策略

乡村非遗网络传承的多元赋能与实践策略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2-02-23 11:5512

摘要:摘要:网络传承是乡村非遗内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再现与重构,是乡土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下的创新选择。网络传承对乡村非遗存在多元赋能体现,在实践策略上主要表现为官方主流媒体的他说和新型社交媒体的我说,呈现出不同的实践逻辑。为让乡村非遗更好地实现网络传承和发

  摘要:网络传承是乡村非遗内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再现与重构,是乡土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下的创新选择。网络传承对乡村非遗存在多元赋能体现,在实践策略上主要表现为官方主流媒体的“他说”和新型社交媒体的“我说”,呈现出不同的实践逻辑。为让乡村非遗更好地实现网络传承和发展,需要在内容上深耕细作,在渠道上融合创新,在管理上规范引导。

  关键词: 乡村非遗;网络传承;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既是世代传承的文化精华,也是当代生活的滋养和乡村振兴的依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及各项非遗保护政策、措施的推进,非遗也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出原有社区、族群和行业,进入国家和地方的公共文化供给和文化产业供给体系之中[1]。在传播渠道日趋多元的网络时代,为更好地挖掘、展示、传播和传承文化底蕴深厚的非遗,政府、企业、民众等都在积极探索和践行“互联网+文化”的网络传承。

  从政府来说,数字科技手段由20世纪末期作为展陈设计的一种辅助表现形式,逐步升级为吸引大众眼球的主要表现形式,可视化媒介、体验性展项以及“虚拟+现实”的场景在非遗展示中被大量应用[2]。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综合运用互联网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同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启动了“文脉颂中华”非遗新媒体传播示范项目,开启了非遗网络传承的创新实践之路。2021年6月12日第十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营造非遗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支持下,阿里巴巴、京东、抖音、中国手艺网等多家平台联合举办线上“非遗购物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酷狗、微博8家网络平台共同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3],这些线上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活动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非遗的网络传承推上了又一个高峰。

  从企业来说,在乡村有着高渗透率的快手、抖音成为非遗最好的传播工具。根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与快手非遗学院联合发布的《2020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快手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6.3%[4]。根据抖音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涵盖率达97.94%[5]。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入驻快手和抖音平台,短视频和直播让非遗的触达更加广泛。

  另外,西瓜、头条等都纷纷构筑非遗的专属生存空间,许多散落在乡间田野的珍贵非遗技艺正在被记录和分享。从民众来说,根植于乡村生活的非遗以其朴实醇美的乡村特色,更是受到短视频爱好者的由衷偏爱,视频博主李子柒、中国木匠阿木爷爷,都是很好的典型。李子柒凭着对传统文化的初心与匠心,将美食、蜀绣、手工酱油、纸雕与皮影戏、弹棉花等各种传统技艺通过视频呈现得惟妙惟肖,圈粉无数;广西梧州的阿木爷爷(王德文)用朴实无华的一双手和坚韧执着的工匠精神,将中国卯榫结构技艺展示得淋漓尽致,火爆全网。

  其实,今日之非遗的本质特性与特征是“活态遗产”,其中,“活”是关键,“活”具体是指活动、活性、活品、活现、活传[6]。网络传承意味着乡村非遗从传统的“生存化和生活化”的“自享式”传承向“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共享式”传承转变,有利于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7]。但网络传承是乡土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下的创新选择,其中非遗展现方式、参观者的互动方式以及与当下环境勾连的形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乡村非遗网络传承实践开展的具体情况,对其赋能体现和实践策略做一些解读。

  二、 网络传承之于乡村非遗的多元赋能

  (一)情感共鸣:唤醒文化记忆,慰藉文化乡愁

  乡村非遗是民众长期生产、生活方式的积淀,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传承了民众社会发展的轨迹,承载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记忆,是连接地方与情感的重要纽带。在现代化背景下,随着熟悉场景的不断更替和逐步消失,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模糊和远去,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成为防止乡土社会凋敝、传统文化衰落、乡愁记忆消解的重要举措[9]。无论是乡村文化记忆馆、非遗博物馆等线下传承场所的打造,还是传承人入驻抖音、头条、新浪微博、央视频等平台对创作技艺的交流和传播,抑或非遗商家在阿里、京东、快手、淘宝、优酷、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对非遗商品的直播销售,都有助于唤醒更多人对这些绝迹于日常生活但又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过去时光”的记忆。同时,后现代社会出现了空间弥散,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离散和迁移导致怀旧加剧,文化乡愁悄然兴起。而这种怀旧的终极对象是“家”、“家园”之“根”[10]171。历久弥新的乡村非遗作为家园遗产,是构筑乡愁的重要载体,是离散和迁移游子们的精神原乡。网络传承是将几近消失的乡村非遗内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再现与重构,有助于跨越时空重铸游子们的当代家园,在虚拟互动中激发文化认同和地方身份认同的情感力量,再次唤起和沉淀曾经熟悉的地方记忆,慰藉游子们的文化乡愁。

  (二)载体培育:传递文化意义,拓展生存空间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逐渐改变与消失,被迫从“地方性场景”中剥离出来,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现场创编为基础的传承模式被打破,空间成为重估这一文化实践的关键词[11]。当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非遗传承更不能离开数字化和网络手段[12]。因此,契合网络文化消费新需求,为更多底蕴深厚的非遗资源创造与大众亲密接触的机会,构筑更加广阔的文化传承空间是应时之需。于是,在政府机构的推动干预下,越来越多的非遗从业者从默默无闻的手艺人转变为网络屏幕上的活跃者,“藏在闺中”的“指尖技艺”的展示、交流和传播,有助于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和新传播形式,增加社会公众对非遗所体现和传递的“记忆与知识”的认知与了解,培育社会公众“應用、重塑和再创那些记忆与知识”的能力[10]173。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缩短了手艺人和潜在传承人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将其核心用户即青年人群体培育成为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另外,非遗商品的网络展示与销售,有助于在生活日用与艺术欣赏之间开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增加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更大范围地实现文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拓展非遗现代化生存空间,实现非遗作为一种生活的、生命的文化而永续传承。

  (三)价值共享:促进价值转化,增强文化自信

  近年来,乡村非遗日渐进入国家主导的“文化遗产化”和“遗产资本化”的话语实践体系中,但理性设计的“遗产化”保护和传承机制与民众日常生活世界渐行渐远[13]。因此,立足于“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理念,只有让非遗进入社会的共享系统,成为民众喜闻乐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享受,才能让文化的魅力在现代环境中熠熠生辉。由此,非遗网络综艺与短视频、非遗网络讲座与论坛、非遗商品网络直播与销售等网络传承方式,是借助新时代网络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的创新实践,是融合网络文化规范与艺术的“中国故事”的现代化演绎和呈现,有助于突破非遗传承的时空限制,激发非遗活力,促进价值转化,更加生动立体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指尖技艺”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提升民众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自觉性,夯实文化传承的根基。如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等陆续推出,都有助于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既让非遗实现创新转化,也让传承人更加体面地生活。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网络时代,非遗的网络传承实践更加契合移动端用户的伴随性,有助于更快、更广地构筑传播渠道,让更多人在关注、欣赏那些“原样再现”的民间乡土文化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感知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和风采,增强文化自信。

  三、“他说”与“我说”:乡村非遗网络传承的两种实践策略

  网络传承是传统文化记忆的当代位移,是非遗事项与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的共塑与共生。结合非遗网络传承实践的具体实际来看,主要表现为官方主流媒体的“他说”和新型社交媒体的“我说”两种实践策略,呈现出不同的实践逻辑。

  (一)“他说”:高度程式化叙事策略+单向“传-受”模式

  自非遗被纳入国家文化保护实践进程中,非遗的“国家性”想象、原生态价值、民间艺人的“传承人”责任就长久地占据了“非遗”叙事的核心[12]。这种高度程式化的宏观叙事策略在政府主导的网络传承实践中依然占据主流,主要表现为政府运用官方主流媒体(如中国青年网、光明网、央视网等)、非遗官网、非遗专题或服务平台类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和传承,具体形式有非遗纪录片(如央视网的《传承》《中国手作》《手造中国》等)、非遗主题宣传活动(如“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主题宣传展示系列活动、2021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非遗线上展播活动等)、非遗扶贫项目的宣传和展示(如《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网络版对“侗族七仙女”的报道)等。“他说”实践承担着政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主要聚焦于非遗正能量形象传播、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成就展示、非遗传统技艺传授、非遗传承人匠人精神宣传、非遗教育与培训等,内容“中心化”特色鲜明,强调将乡村非遗作为一种培养群体认同的文化基因进入社会文化建构体系,将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广大民众内心,其中的文化元素不断地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聚集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和集体无意识中,无声地调节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和生活[14]。非遗线上宣传与教育向校园和社区的拓展,有助于引导青少年身体力行,主动了解、热爱、传播和传承非遗,坚定文化自信。湖北省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创作的“文脉颂中华”系列视频,还邀请了在华生活过的外国年轻人参与拍摄,在国际传播和网络传播双重维度之下讲述中国非遗的传承故事,有助于让更多的中国元素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大美、大善和大爱[12]。但是“他说”实践在观察、选择、解读和表达非遗时都遵循着传递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做法,强调以文化人、单纯的展示和讲解偏多,庄重严谨的宏大叙事框架和一板一眼的灌输是一种单向的“传-受”模式,较难让受众内心产生触动和共鸣,用户黏性相对较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22645.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