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文史艺术论文》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1-08-10 11:3912

摘要:摘 要:本文作者对航海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并对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文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对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不足和局限性。最后,作者展望了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未来,为后续

  摘 要:本文作者对航海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并对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文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对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不足和局限性。最后,作者展望了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未来,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航海文化; 教育; 研究现状

航海工程论文

  一、引言

  航海是一种活动,是种生产实践,同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的载体,也是一种交流方式。航海文化是航海活动者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包括航海运输与贸易、航海科学技术、航海政策、航海军事活动、航海冒险精神、航海宗教与民俗、航海及涉海相关工程建设与法律法规及行规业约、海难与救助事务及航海文化艺术等方面。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是航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海文化发展和教育传承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研究回顾

  我国最早提出航海文化这个词且准确定义这个概念的是刘巽明[1],他定义航海文化为人类群体在航海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事物、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等。对于航海文化的教育宣传最早见于马广瑞[2],他提升高度超越于娄赫民[3]和沈宁[4],以航海文化宣传教育学生要认识到郑和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它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是值得宣传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

  航海博物馆是航海文化的存储记忆,也是航海文化宣传的最好载体,国外航海博物馆建设较早,田樱[5]称航海博物馆为航海文化的殿堂,故航海博物馆的建設是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科技航模学校是加强我国航海文化和教育建设的一个内容。张秀华[6]倡导创建科技航模特色学校,构建以航模为主体的校本课程,来宣传航海文化教育。

  航海文化的教育形式多样,参观有关文物,讲解相关航海历史和事例,宣传某一航海人物等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和方式及途径,通过别具一格的模拟航海活动也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陆梓华[7]、李波[8]、李振福[9]分别报道了这种航海文化教育方式。

  航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航海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从而要建设相应的专业和学科及学校,戴智明[10]研究指出,航海类高校的校园航海文化的建设应该从目的、方法与载体等方面来把握;继而潘仁善[11]强调航海文化教育在航运人才培养中占据极为显赫的地位。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文化建设和承载及传承的载体,航海文化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自然航海文化的建设和教育离不开高校。航海人才需要相关高校去培养,航海文化需要相关高校去挖掘、研究、传导、教育。高校特别是航海类高校如何去倡导航海精神,弘扬航海文化,加强航海教育,其方式方法众多,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抓紧抓好抓实,校训也不失为一种非常方便和实在及便利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尹伶俐[12]认为可以用航海类学校的校训来凝集对航海学子的期望和要求,也就加强了航海文化教育。

  各高校因为培养的人才类别不同,其基本价值观可能相同,但其核心价值观可能不同。林少栋[13]认为航海院校应树立航海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塑造信念力量,道德力量和心理力量,熏陶和引导航海类专业学生自觉形成航海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充分调动航海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热爱和投身于航海事业。

  只有到2010年后,孙福胜在文献[14]中归纳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为清晰准确地阐述航海文化的内涵是:航海活动者在航海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航海文化的特征是: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和目的性;航海文化除具有一般文化的基本功能(信息传导、教化教育、促进优化、亲和凝集)外,还有其独特的功能:导向和约束、凝集和激励、外塑和发散。

  海员是航海文化创造者的主体,其心理状态和素质也是航海文化的一部分,而海员的心理受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影响,胡大立[15]认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现代航海文化需要选择性地吸收东西方文化,用健康的航海文化来熏陶和形成海员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传递方式方法和载体众多,其中现代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航海博物馆是航海文化的承载体和航海文化的教育场所,必须加强建设,杨权斌[16]指出,必须正视航海博物馆的建筑文化、区域文化和专业文化的特定内涵建设,创新现代航海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可以通过现代网络,利用航海行业专家的行为传播、航运习俗的仪式和现代艺术等传播航海文化。

  一个国家要强大,定然要守住自己的海域,中国应该有个强大的海洋梦,华亭君[17]提到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就提出过中国海洋强国梦,如今一百年过去了,这个海洋强国梦也该不只是梦了。先辈们的海洋梦,这个梦包括守住海洋,建设海洋,发展海洋的构思和蓝图,也是我国航海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如今开放的世界,我国海员外派他国从事劳务性工作的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忘记对这些海员进行航海文化的教育工作,胡大立[18]认为扩展中国的海员劳务,需要弘扬我国优秀的航海文化,用以强化我国海员忠于职守的情操,爱岗敬业的精神,充满荣誉感的职业作风,富有责任感的事业心。

  彪炳彰显中国航海文化特色,就必须加强沿海城市的建设工作,就得打造开放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如广州和汕头及广西北部湾地区。胡大立[19]指出,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著名港口和商贸中心,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应彰显航海文化特色。

  推荐阅读:航海高级职称论文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wyi/20666.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文学历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