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发展思考

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发展思考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为规范太子参生产,提高太子参质量,保障太子参产业健康良好发展。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咨询同行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优质太子参生产实践为依据,概括了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流程,详细阐述了太子参规范化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方法、采

  摘 要:为规范太子参生产,提高太子参质量,保障太子参产业健康良好发展。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咨询同行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优质太子参生产实践为依据,概括了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流程,详细阐述了太子参规范化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方法、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提出了太子参栽培技术规范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太子参;生产技术;操作规范;问题

当代化工

  太子参系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性甘、微苦、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1-2],为常用大宗中药材,亦收载入保健品目录,是儿童健胃消食片、复方太子参颗粒、复方太子参泡腾片、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太子宝口服液等中成药和保健品的主要原料[1],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已逐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经济作物和主产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太子参在我国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主产于福建、贵州、安徽、山东和江苏等省,具有区域特色突出、道地性集中的特点。但目前各产地生产技术各异,致使太子参药材质量良莠不齐,急需建立科学、规范的太子参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太子参科学合理的生产,有效提高太子参质量、控制生产成本,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太子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5]。

  1 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流程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6-17]、生产调研,建立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流程(表1),总结规范化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2 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

  2.1 生产基地选址

  2.1.1 产地与地块选择 太子参喜冷凉湿润环境,忌高温和强光照。现主要产区有:福建东部柘荣县及周边县市、贵州东南部施秉县及周边县市、安徽宣城市以及山东临沂市等地区,因此基地建立时应选择与上述地点具有相应条件的适宜区域。应选择丘陵坡地或地势较高、肥沃、疏松的地方种植,坡度不超过25°的荒地或熟地。地块应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以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pH值弱酸性至中性。排水不良的积水地、盐碱地不宜栽种。切忌连作,收获后应进行轮作,水旱轮作应选择地下水位低的田块。

  2.1.2 基地环境要求 基地的大气、土壤和水样品的检测按照GAP要求,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并保证生长期间持续符合标准。

  2.2 种质与种参要求

  使用经过鉴定的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禁止使用转基因、加倍辐射等对遗传物质影响较大的选育方法而获得的品种。

  种参块根应芽头圆满、短粗健壮。剔除无芽头、腐烂、破损劣质块根。即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条形,匀称饱满、无分叉、无破损、无病斑、根茎充实、生命力强。

  推荐阅读:当代化工是什么级别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8498.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