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应力分类法与塑性分析法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分析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应力分类法与塑性分析法的发展,可以实现压力容器应用前景的扩大,并为其良好运行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推动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有效提高压力容器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
摘要: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分析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应力分类法与塑性分析法的发展,可以实现压力容器应用前景的扩大,并为其良好运行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推动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有效提高压力容器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力容器;应力分类法;塑性分析法
近年来很多研究学者对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以往的压力容器在设计过程中,都是采用薄膜应力的方式进行设计,将其他应力影响包括在安全系数之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压力容器及承压部件中,除去介质压力所形成的薄膜应力之外,还会受到热胀冷缩变形而导致的温差应力以及局部应力,因此,在进行压力分析设计时,需要利用应力分类法和塑性分析法,才能够明确不同应力对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压力容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应力分类法
1.1一次应力
一次应力是指压力容器因为受到外载荷的影响,压力容器部件出现剪应力。一次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时压力容器就会发生变形破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总体薄膜应力。因压力容器受到内压的影响在壳体上出现薄膜应力,总体薄膜应力会在整个壳体上均匀分布,当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时,壳体壁厚的材料会发生变形。第二,局部薄膜应力。是指压力容器的局部范围内,应受到机械载荷或者压力所导致的薄膜应力,其中主要包括支座应力以及力距所形成的薄膜应力。第三,一次弯曲应力。由于压力容器受到内压作用的影响,在平板盖中央位置会出现弯曲引力,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应力会进行重新调整。
1.2二次应力
二次应力是指压力容器部件受到约束而出现的剪应力。二次应力满足变形条件。例如,在压力容器的半球形封头以及薄壁圆筒的连接位置,由于受到压力容器内压的作用,两者会出现不同的径向位移,因此两者的连接部位会形成相互约束关系,出现变形协调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位会附加剪力应力,从而形成二次应力。二次应力的出现,也是由于局部范围之内材料出现少量变形,相连部位之间约束缓和,变形协调化,变形不会继续发展,将应力值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二次应力与其他应力叠加之后,如果不超过规定值,就不会导致压力容器出现损坏。
1.3峰值应力
压力容器的小孔边缘、小圆角半径以及接管根部等区域,由于结构出现变化或者是因为载荷变化,而导致局部压力集中,则压力容器就会产生峰值应力,峰值应力就是压力容器最高应力值。峰值应力的出现会导致压力容器出现断裂、疲劳破坏的情况。并不会导致整个压力容器的变形,局部热应力属于峰值应力,因为局部热应力不会导致压力容器整个结构出现明显变形。
2塑性分析法
2.1非线性分析
(1)材料模型。压力容器的选钢一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一定范围内的压力变化始终服从胡可定律,当超过弹性极限以后压力容器的材料应力变化不再是线性关系。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使用应力分类法进行分析设计,假设材料始终属于弹性形变,在进行弹塑性分析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非線性。
在计算极限载荷过程中,可以忽略弹性应变,仅考虑塑性应变,将材料简化为刚塑性模型。在刚塑性模型基础上,需要准确的考虑压力容器弹性阶段的特性,即理想塑性模型,考虑塑性变形后对材料的强化作用,使其应力应变曲线在塑性阶段近似直线可以表示出塑性强化特性。
(2)屈服准则。对压力容器进行单向拉伸实验中所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能够有效判断压力容器材料是否达到屈服值,然而,结合一般应力状态需要结合屈服准则,判断压力容器是否发生塑性变形,在分析设计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屈服准则。
(3)流动准则。流动准则主要是对压力容器材料屈服过程中塑性应变方向进行充分描述,在进行压力容器分析设计过程中,对于金属材料可以选择关联流动准则。
2.2几何非线性分析
在进行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过程中,压力容器结构的总刚度取决于每个单元方向以及单刚,压力容器结构变形会导致单元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压力容器的总刚度。小变形对于总高度不会产生过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在最初期几何形状的结构刚度中可以计算出小变形所发生的位移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计算出通过激活大应变效应以及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大应变分析是根据当前结构形状而发生的刚度矩阵更新,因此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分析设计,需要对几何非线性进行详细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进行合理应用。
2.3塑性失效分析
压力容器在进行分析设计的过程中,塑性失效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塑性失效具有多种模式,塑性失效主要与加载历史有关。一次加载情况下导致的塑性失效模式是属性垮塌,就是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并使压力容器丧失承载能力。一次加载是指载荷由零开始递增逐渐增加到最大值的加载情况。在进行加载过程中,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压力容器结构会发生弹性失效,塑性区不断扩张进而发生塑性失效。假如采用理想塑性材料,复兴区真的应力,只能限于压力容器的屈服值。当压力容器结构承载能力的各个界面上所有应力分布达到屈服极限时,结构将变成几何变形从而丧失整个承载能力。因此在进行分析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设计效果,就需要对塑性失效问题进行研究,确保压力容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结束语
压力容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提高压力容器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安全性等方面,需要对作用于压力容器的应力进行分类,针对压力容器所承受的不同应力,应力限制范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力容器设计方法,才能够确保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压力容器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加快。
参考文献:
[1]王震宇[1],吴坚[1],薛明德[1],李世玉[2].压力容器球冠形中间封头的应力分析与设计方法[J].压力容器,2018
[2]许守龙.压力容器应力分类分析设计方法[J].一重技术,2018,No.182(02):20-22.
[3]王超,何帅.分析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方法的进展和评述[J].大科技,2013(15):278-279.
推荐阅读:《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名《北京化工学院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4年,由北京化工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6693.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2022-11-28不动产测绘特点及测绘技术分析
- 2022-09-28新基建的核心是重构产业基础设施
- 2022-09-19“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分析
- 2022-09-17地下工程智能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 2022-09-17工程师论文发表浅析工程管理中资料的重要性
- 2022-07-19边坡支挡结构岩土荷载的分项系数计算方法
- 2022-07-16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 2022-07-13日本高校档案馆调查研究职能的特点及启示
- 2022-07-09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优质科技期刊
- 1核心级《公路工程》
- 2核心级《中外公路》
- 3核心级《遥感技术与应用》
- 4核心级《电子测量技术》
- 5核心级《无线电工程》
- 6核心级《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 7核心级《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8核心级《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22022-11-28不动产测绘特点及测绘技术分析
- 32022-09-28新基建的核心是重构产业基础设施
- 42022-09-19“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分析
- 52022-09-17地下工程智能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 62022-09-17工程师论文发表浅析工程管理中资料的重要性
- 72022-07-19边坡支挡结构岩土荷载的分项系数计算方法
- 82022-07-16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 12021-12-30如何做好重大建设项目防造假工作的几点思考
- 22022-02-15菜鸟物流运营模式的改进策略分析
- 32018-08-04铝合金表面黑线成因分析
- 42019-01-23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之间的辩证关系
- 52019-01-16中国物流的发展以及优劣势分析
- 62020-06-29一起浪涌保护器引起的变压器烧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72019-12-17纯电动汽车减速器齿轮啮合错位分析
- 82021-10-1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