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继续教育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的机理与策略

继续教育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的机理与策略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让女性接受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女性继续教育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基于扎根理论,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为辅助工具,对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编的《巾帼脱贫行动典型案例选编

  摘要:让女性接受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女性继续教育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基于扎根理论,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为辅助工具,对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编的《“巾帼脱贫行动”典型案例选编》和“学习强国”平台“巾帼脱贫”专栏所提供的24位农村女性的相关脱贫事迹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可将继续教育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机理概括为: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农村女性脱贫能力、身心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女性健康状况、思想文化教育转变农村女性脱贫观念以及家庭亲子教育提升农村女性养育水平。为通过继续教育切实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需要注重诊断农村女性教育需求,填补自我发展能力欠缺;把握精神扶贫教育内核,促进农村女性意识觉醒;建构农村女性社会网络,扩展家庭场域教育资源。

  关键词:继续教育;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机理;策略;扎根理论

陕西教育

  一、研究背景

  “贫困女性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贫困代际传递与性别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因此,让女性接受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1]。《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9》显示,我国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总体低于男性劳动力,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女性贫困发生率相对更高,甚至表现出传递性、分散性、多样性以及隐蔽性等多维贫困特征[2]。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女性继续教育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鉴于此,本文基于扎根理论,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为辅助工具,将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编的《“巾帼脱贫行动”典型案例选编》和“学习强国”平台“巾帼脱贫”专栏所提供的案例作为分析文本,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4位农村女性的脱贫事迹进行三级编码,以期探究继续教育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机理与推进策略,从而发挥农村女性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半边天”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案例

  扎根理论研究的第一步是资料收集。本文遵循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对“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界定,即“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3],选取24位农村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利用继续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事迹整理为Word文档后,导入NVivo 12中作为扎根理论的原始数据,为后续编码分析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最早由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两位社会学家提出,是一种在经验资料基础上建立理论的较为科学有效的质性研究方法[4]。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无须事先进行理论假设,只需不断对原始资料进行抽象化、概念化的思考和分析,最终得出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5]。采用质性研究中具有探索性意味的扎根理论更富有行动指导价值,能够在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基础上发展出扎根于现实生活情境的理论,从被研究者角度探究继续教育阻断农村女性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机理与推进策略。

  三、研究过程

  对原始资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和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与核心[6]。扎根理论采用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主轴性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同时进行的方式,不断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调整和修正[7]。为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为辅助工具,在正式编码开始前先利用软件的词频查询功能对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在剔除无关词汇后,得到一张高频词云图(见图1)。

  (一)开放性编码

  開放性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中编码的基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将其中可用于编码的句子或片段进行抽象化和概念化的过程。施特劳斯根据提炼程度不同,将开放性编码分为贴标签、概念化和范畴化[8]。第一步,将资料中与24位农村女性利用继续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相关词句进行标记,获得自由节点127个(aa1—aa127);第二步,经过反复比较和分析,初步对相同或存在交叉的自由节点进行合并,剔除与主题明显无关的自由节点,提炼出83个初始概念(a1—a83);第三步,进一步对初始概念进行归纳与合并,最终获得11个初始范畴(A1—A11)。其中,部分开放性编码结果如表1所示。

  (二)主轴性编码

  由于开放性编码都是独立分散的,且概念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故主轴性编码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因果条件、现象、情景、中介条件、互动策略和结果”的编码范式[9],根据编码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分析编码在初始范畴层面的内在联系,然后对其进行重新归类与融合。本文遵循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对上一步骤中产生的11个初始范畴进行合并,最终得到5个主要范畴(AA1—AA5)。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在更抽象的层次上梳理主轴编码阶段形成的5个主要范畴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聚拢已有范畴,挖掘核心范畴,通过对诸多范畴予以系统性联结,最终将其整合为完整的分析图式[10]。在对所有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进行系统分析、凝练的基础上,经过更深层次的概括、提取、重组与整合,最终归纳出4个核心范畴,即“职业技能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思想文化教育”“家庭亲子教育”。

  推荐阅读:陕西的教育杂志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860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