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吉林大学创建以学生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吉林大学肯赛巴哈越野车队,该团队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引导方向,对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有积极影响。车队采用学生自主培训教学模式,通过赛车研发与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吉林大学创建以学生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吉林大学肯赛巴哈越野车队,该团队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引导方向,对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有积极影响。车队采用学生自主培训教学模式,通过赛车研发与团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车队管理团队在近三年的组织管理活动中,以BSC赛事组委会举办的一系列赛事为平台,以提高团队整体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管理能力为目的,在组织参与赛事、管理活动和项目实施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与升华。

  关键词:创新实践;组织模式;管理体系;教育改革

教育论文发表

  创新能力培养包含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高两部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仅需要课堂理论的指导培养,更需要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去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学生组织,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实践场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起着关键作用[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简称BSC大赛,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學会主办的小型越野赛车设计和制作竞赛。该项赛事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引入国内已成功举办五届,BSC大赛为数千名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

  1.团队结构

  吉林大学肯赛巴哈越野车队是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面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组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旨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车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队长负责赛车总体设计,统筹和协调各组;经理负责组织宣传、公关策划、财务和部分静态赛项目。团队下设运营组与技术组,负责车队的运营管理、静态赛事与赛车研发和动态赛事,技术组又分为动力总成组、悬架组、制动组、转向组和车体组,负责赛车各部分结构的设计、加工与组装。运营组负责与赞助商对接联系、团队宣传运营、组织活动策划、商业营销静态赛等,各小组分工合作,各有侧重,构成一支大学生自主发展、创新交流的团体。

  目前车队成员涵盖本科一至三年级,来自汽车工程学院、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交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多个院系。近三年来车队吸纳和培养了一批对巴哈赛车兴趣浓厚、有着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队员。

  2.创新能力培养管理体系

  BSC大赛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系列赛事之一,是一种竞技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大赛崇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培养理念,可以使参赛团队在进一步了解汽车结构设计、制造、装配、调教维护、市场营销、成本控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又锻炼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吉林大学肯赛巴哈越野车队以BSC大赛的培养理念为依托,逐渐建立发展了车队自己的培养管理体系。

  车队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人尽其才,全面培养”为人事管理理念,培养新工科体制下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车队的培训管理模式与普通大学生社团有较大区别。在创新实践项目发展中,团队要保障人尽其力,做到组织架构清晰、人事管理规范,因此发挥人力资源应用价值至关重要。所以当前车队致力于优化团队成员组成结构,保留精英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不断借鉴学习各种创新管理方法,保证车队各方向人才都能发挥最大才能,同时要求每位队员在掌握各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深入学习所负责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多方面培养,专业能力应用最大化,保证团队拥有最优构成[3]。

  车队整个培训管理过程包括:纳新、全队整车认识培训、各组组内软件运用和加工过程培训、寒假培训工作、春季纳新与队员动手实践训练、暑假期间留校练车筹备比赛等。通过车队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需求,逐渐打破选课瓶颈,试行学分互换政策,与其他学院建立互补培养模式,车队这一平台的存在打破了各学院之间的分立,使不同专业学生获得多方面互补培养,全方位提高队员的个人能力。

  2.1培养体系

  应对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需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知识模块创设和全方位育人模式探索。车队以创新实践培养为指导方案,借助BSC大赛这一融合多种竞技项目的平台,通过各学院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不断完善专业特色培养方案,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敢于创新、注重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车队具体的培养体系和流程如下:

  车队在每个赛季结束后即开始筹备纳新活动,由运营部门在校内进行大规模宣传,通过举办宣讲会对新同学进行详细的车队工作介绍。宣传阶段结束后进行报名、审核、笔试和面试等一系列纳新活动,以纳入新队员,为团队的发展注入活力。

  通过制定培训课程,由核心队员对新队员进行整车构造、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思想的讲解,接下来通过每周组内培训由各组组长及核心队员帮助新队员尽快融入到车队工作中。初级培训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软件的操作,如CAD、CATIA等,以及汽车、机械等专业课程大纲里的课程内容,如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使参与车队培训的同学们提前学习了解课程内容,并通过整车设计、三维建模、数模计算等实际应用,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中级培训阶段实行严格的工作制度,采取全队签到签退考勤管理办法。在此期间基本完成主要设计软件应用培训,包括ANSYS、Adams、kisssoft等进阶设计仿真软件和一些实验仪器、加工组装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同学们能学习到基本课程要求之外的实用技能,保证新队员熟练掌握并能独立完成部分工作。培训结束后所有技术组队员在实验室学习并参与赛车部分零部件的加工和整车组装。

  推荐阅读:教育论文发表难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794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