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中俄经贸金融领域合作的现状与创新途径

中俄经贸金融领域合作的现状与创新途径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金融领域向来是中俄经贸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俄金融合作对双方均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中俄两国在金融合作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良性协调机制,使得跨境银团拆借业务逐渐加深,联盟成员不断扩大,金融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金融合

  摘 要:金融领域向来是中俄经贸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俄金融合作对双方均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中俄两国在金融合作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良性协调机制,使得跨境银团拆借业务逐渐加深,联盟成员不断扩大,金融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金融合作业务逐步延伸。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俄金融合作中仍面临许多困境。因此,研究中俄经贸金融领域合作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创新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金融领域;困境;創新途径

金融论文发表

  2019年是中国和俄罗斯建交70周年,在此期间,中俄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与双边贸易合作逐渐加深,金融领域合作成效尤为突出。其中,中俄互设金融机构数量增加,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为金融合作奠定良好基础。据金融界信息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中国共有6家商业银行在俄罗斯增设4家子行和2家代表处,3家保险公司在俄罗斯设有1家代表处和2个工作组。俄罗斯共有9家银行在中国设有1家分行和10家代表处,2家保险公司在中国设有2家代表处。并且,随着中俄金融合作进程的推进,互设金融机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然而,当前中俄金融合作中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仍面临着本币结算业务量较低、监管政策不健全等困境。在此背景下,分析中俄经贸金融领域合作的创新途径,可以为促进双边经贸金融合作提供参考。

  一、中俄经贸金融领域合作的现状

  (一)跨境银团拆借业务成为新亮点

  近几年,同业银团拆借逐渐成为中俄经贸金融合作中的创新亮点。2015年9月2日,中俄同业间首笔银团拆借签约仪式在哈尔滨举行,标志着中俄正式开启同业间银团拆借业务,打通中俄金融合作新领域。此次仪式上,哈尔滨银行接受俄罗斯联合储蓄银行委托,邀请包商银行和内蒙古银行,共同完成向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借款1.4亿美元同业间银团拆借业务。此后,中俄双方持续推进跨境银团拆借业务。例如,哈尔滨银行联合10家欧美金融机构,与俄罗斯开放金融集团签署总金额为1.85亿美元国际银团贷款协议,进一步深化双边跨境银团拆借业务。另外,2019年第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哈尔滨银行与俄罗斯联邦外经银行国家开发集团公司,签署人民币同业借款合同。这一合同的签订,进一步推动双边跨境银团拆借业务发展,促使跨境银团拆借业务成为中俄经贸金融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俄金融联盟成员不断增多

  2015年第二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上,中俄金融联盟成立。成立之初,联盟成员仅有35家。随着双边金融跨境电商业务持续加深,联盟成员逐渐增多。2016年9月1日,中俄金融联盟成员机构已逐渐扩大到57家。中方金融机构由18家增加到29家,俄方机构由17家增加至28家。截止到2017年初,中俄金融联盟成员单位已经发展为62家,主要涵盖银行、信托、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并且,中俄金融联盟已经完成4项跨境融资业务,签署29项业务及培训合作协议,推动双边金融合作进一步发展。截止到2019年初,中俄金融联盟成员单位已经增加至70家,主要涵盖银行、信托、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等十多类金融机构。其中,中方成员单位主要包括郑州银行、阜新银行等33家金融单位,俄罗斯成员单位包括亚太银行、团结银行等37家金融单位。

  (三)金融产品种类逐渐丰富

  随着中俄金融合作进程不断加深,双边经贸金融产品种类更加多样。2019年举办的中俄博览会上,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在展会现场向俄罗斯客商提供展示金融产品,包括出国金融服务、手机银行、E融汇、冬奥信用卡、冰雪主体借记卡等。2018年龙江银行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举行金融产品推广会。会上龙江银行代表表示,该行与俄方进行传统金融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快捷跨境清算业务、本币结算和汇率避险业务,以及中小企业授信和贸易联动业务等跨境服务,积极对俄罗斯企业开展特色融资业务。并且,为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进程,龙江银行还积极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设计汇率避险和结算融资等新型金融产品,积极丰富金融产品种类,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

  (四)金融业务合作领域逐步延伸

  随着中俄经贸金融合作进程不断加深,双方金融机构从传统商业银行间业务,逐步延伸至央行间货币、金融市场以及保险等领域。据众信普惠数据显示,2017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在莫斯科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业务,中国银行与俄罗斯境内34家金融机构签署人民币现钞批发业务,标志着双方金融合作从传统银行间业务合作,逐步延伸到货币合作领域。与此同时,中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银行间投融资业务。2018年,哈尔滨银行投资俄罗斯全球排名第二大原铝和铝合金生产商,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熊猫债,标志着中俄双边金融机构投资合作正式启动。此后,哈尔滨银行还与俄罗斯银行合作创立发起“中俄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中俄两国先进制造、航空等领域。另外,国家开发黑龙江分行联合哈尔滨银行,与俄罗斯商业银行签订总额为32.9亿美元同业融资协议。这一协议签订,预示着双边金融合作延伸到融资领域。

  二、中俄经贸金融领域合作面临的困境

  (一)双边资金清算系统不统一

  现阶段,在中俄金融合作过程中,双边资金清算系统不统一,成为开展金融合作的主要困境之一。2018年之前,俄罗斯银行业长期将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作为结算系统,而中国一直将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CIPS)作为跨境和离岸业务资金结算系统。更为重要的是,CIPS支付清算系统在俄罗斯普及程度不高。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国金融新闻网资料显示,2015年俄罗斯外贸银行通过代理银行加入CIPS系统,并逐步开始测试运行。截至2019年4月,CIPS系统在俄使用率仅为10.2%。许多俄罗斯银行还没有与CIPS联网,依然使用SWIFT系统与中国进行经贸金融合作。这意味着中俄两国经贸往来中,在进行资金清算时,系统具有差异,极易导致资金损失事件发生。加之,中俄经贸金融合作中,应对结算系统不统一风险防范工具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双边金融合作困难程度。特别是俄罗斯金融市场缺乏3年以上人民币、卢布汇率掉期的风险对冲工具,使得双方经贸金融领域合作风险增大。

  推荐阅读:《金融监管研究》(月刊)创刊于2012年,是由《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主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办刊宗旨为在:传播金融监管思想,刊发金融监管和国际发展动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扩大我国国际金融监管政策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金融监管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798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