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基于5G的工业智能化云系统

基于5G的工业智能化云系统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目前国内制造业面临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问题,5G将作为支撑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使能技术。首先,结合国内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典型的业务应用;其次,从系统架构、技术需求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工业智能化云系统;最后,搭建网络环境将工业互联

  【摘 要】目前国内制造业面临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问题,5G将作为支撑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使能技术。首先,结合国内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典型的业务应用;其次,从系统架构、技术需求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工业智能化云系统;最后,搭建网络环境将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与工厂内本地网、工厂外传输网有效地连接起来。通过验证表明,5G网络能很好地满足上行高带宽传输、下行低时延控制的结合,同时,基于5G的AR智能巡检、远程运维指导、机器视觉检测,已成为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AI;AR;MEC;大数据;工业互联网

5g论文发表

  0 引言

  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如今,5G、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为了支持工业互联网的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需求,在3GPP R15版本中,主要通过更大的子载波间隔、Mini-slots、快速HARQ-ACK、Pre-scheduling等技术来降低空口时延,并通过PDCP复制传输、增强数据与控制信道的传输系统参数等技术来提升传输的可靠性。在R16版本中,3GPP提出uRLLC高可靠性增强解决方案,如通过PDCCH监视功能、支持多个HARQ-ACK、无序PUSCH调度、UE优先级和多路复用等多个功能[1-2]。综合R15版本和刚冻结的R16版本,将使以往受限于网络接入而不能实现的工业互联网业务,在5G网络下变得可行。面向未来,5G R17版本将持续完善相关的技术指标,进一步满足未来工业互联网中多种业务应用的技术需求。

  本文将结合国内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现状,研究探讨5G网络下工业互联网的技术需求、工业智能化云系统的设计以及应用案例的业务价值。

  1 5G网络下的工业互联网业务分析

  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业务应用案例超过上千个,典型应用场景集中在AR智能巡检、远程运维指导、机器视觉检测、工业设备操控、智慧工厂应用等[4-5]。

  (1)AR智能巡检:巡检人员佩戴智能AR眼镜进行远程巡检,对现场生产设备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高清巡检画面、设备信息、环境信息等,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判断厂区设备或环境是否存在异常,保障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

  (2)远程运维指导:利用“5G+AR”技术实现远程专家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分析故障类型和解决方案,确保故障判断的准确性、维护的及时性,使生产线现场设备的维修、维护变得更高效、更便捷。

  (3)机器视觉检测:利用5G网络结合超高清视频对产品的缺损、拼缝缝隙等进行监控,实现检测数据快速传输,通过AI算法实现对产品的智能化检测,提高产品成品率和提升生产效率。

  (4)工业设备操控:对于高危场景(如矿井、辐射区域等)下,操作人员在控制中心佩戴可穿戴装置,通过5G网络对装载在特殊机器人身上的仿生机械手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保养及检修、处理放射性废物等一系列操作,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5)智慧工厂应用:利用5G网络,在工厂内可以实现设备互联、人员互联、工装互联、工具互联、物料互联、产品互联,将产生的数据在云平台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决策,实现全连接工厂实时生产优化。

  2 基于5G的工业智能化云系统的验证与应用

  2.1 系统总体架构

  工业互联网需要一张无所不在的宽带网络,把人、物、数据、流程全部连接起来。传统的工业互联网业务,主要依靠有线网络或Wi-Fi进行数据传输和执行控制。当前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线网络对生产线布局带来一定的限制,Wi-Fi网络信号的不稳定及对工业接入点频段带来严重干扰等问题。

  5G网络不仅能有效解决生产线的有线部署、网络信号不稳定及干扰等问题,通过无线传输、无线控制,改变设备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连接模式,还能满足操控类业务对网络低时延的要求。本文中工业智能化云系统是基于“云-管-端”的新型架构,由采集终端、工业智能网关、5G网络、MEC服务器、工业云平台和可信云平台组成,将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与工厂内本地网、工厂外传输网有效地连接起来[6]。

  基于5G的工业智能化云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采集终端:各种机器、设备组及设施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监控设备与5G网络连接。

  工业智能网关:部署在工厂内本地网,对异构的设备接入层进行统一,减小甚至消除架构、接入方式和各种设备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实现5G网络与工业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5G接入网:宏基站或小基站,承载传送本地以及远程业务数据流的职责,是架构中的数据传输主干。

  MEC服务器:部署在无线接入侧,可提供本地应用服务,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转发和处理时间,降低端到端的传输时延。

  5G核心网:提供5G网络终端接入的加密鑒权等安全服务。

  推荐阅读:5G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安全性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8613.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