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经济论文跨区域经贸合作分析-基于两岸视角

经济论文跨区域经贸合作分析-基于两岸视角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6-03-21 11:1112

摘要:本篇经济论文探讨跨区域经贸合作分析-基于两岸视角,建议我行在支持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时,在进行贷前调查、考察企业比较优势之余,重点对台湾政策规划进行研究,从而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寻找市场空隙,合理制定投资策略。 一、两岸经贸合作现状 (一)总体贸易情况

  本篇经济论文探讨跨区域经贸合作分析-基于两岸视角,建议我行在支持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时,在进行贷前调查、考察企业比较优势之余,重点对台湾政策规划进行研究,从而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寻找市场空隙,合理制定投资策略。

  《海关与经贸研究》(双月刊)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海关与经贸研究

 

  一、两岸经贸合作现状

  (一)总体贸易情况

  近几年来,福建对台贸易持续发展,贸易规模由2009年的69.9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28.5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5.3%。由于长期以来,台当局对大陆贸易往来实行“宽出严进”的政策,福建对台贸易一直呈大幅逆差态势,2013年贸易逆差达到64.1亿美元。在贸易结构上,福建对台出口商品主要以机电和农产品为主,2013年出口额共占福建对台出口总额的71.9%;自台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2013年进口额占福建自台进口总额的 68.4%。

  (二)产业合作情况

  福建作为最早开展对台合作的省份之一,经过30多年发展,产业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底,福建企业已在台设立46家企业和分支机构,累计核准对台投资2.59亿美元。同时,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到福建投资,台湾排名前100位的大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闽投资设厂。2013年,福建实际利用台资 10.73亿美元(含第三地转投),同比增长38.2%,拉动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6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双方产业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电子信息产业

  近年来,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有效承接台湾平板显示、LED等优势产业,双方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台资企业已成为福建省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福建 LED、集成电路等产业链的发展完善。近年来,台企通过在闽投资,已逐渐在福建构建起一系列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形成了LED、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产业分工新格局。其中,由台湾鼎元光电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合资成立的福建兆元光电有限公司LED产业基地项目最具代表性。该项目主要从事高度发光二极管、 LED外延片、LED芯片的制造和封装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占地253亩,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总投资约10亿元,在2012年投产,建成了 30台MOCVD(新型气相外延生长技术机),实现年产值约9亿元,预计2015年可形成超100亿元规模的工业产值。截至2014年4月,在闽电子信息类台资企业超过500家,年产值2,000亿元以上,占福建省电子信息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福州经济开发区投资规模已超过10亿美元,年产值突破 1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显像管生产基地之一。

  2.农业

  福建省与台湾自然条件相似,具有发展对台农业的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在大陆率先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林业合作实验区,在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制定两岸农业合作地方性法规、开展两岸特色乡镇交流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利用台资规模持续位居大陆第一。经过三十几年的实践,闽台农业合作从引进台商从事初级农产品的小规模生产开始起步,逐步向资金、品种、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一揽子引进转变。截至2013年底,福建省累计引进台湾良种2,500多个,其中150多个得到规模推广应用;引进农业设备8,000多台(套);累计批准农业合资项目2,474个,合同利用台资33.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9.1亿美元,占大陆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实际利用台资总量的七成以上,成为大陆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省份。

  3.旅游业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发展对台旅游区位优势明显。自2004年两岸实现双向往来后,双方旅游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多方面合作互利共赢、成效明显。 双向旅游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自2008年陆续开放大陆省份居民赴金马澎和经金马澎赴台湾本岛旅游以来,福建以独特的近台优势和便捷多元的往来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陆居民经福建赴台湾旅游。2014年前三季度,经福建口岸赴金马澎和台湾本岛旅游人数达22.37万人次,同比增长51.8%;同时,福建累计接待赴闽旅游台湾同胞123.51万人次,同比增长6.8%,占全省入境旅游总人数的三成以上。福建已成为台湾重要的出境旅游市场。目前,福建已经形成对台海上直航、空中直航、海空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促进了闽台旅游双向交流与对接。福州马尾客运码头、厦门东渡厦金客运码头、厦门五通海空联运码头、莆田湄洲岛对台客运码头、泉州石井客运码头5个“小三通”客运码头,开辟了福州马尾-马祖、厦门东渡-金门、厦门五通-金门、泉州石井-金门4条定期“小三通”客运航线。“小三通”已经成为两岸同胞最省时、最便捷、最经济的黄金通道。此外,海上客运直航也成为了赴台游新兴的海上通道。

  二、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困难

  (一)大陆资金入台投资门槛较多

  自2009年6月台湾开放陆资入台投资后,台湾按照“先紧后松、循序渐进、先有成果,再行扩大”的陆资开放原则,历经三阶段开放,累计对陆资入台投资的开放程度(即对大陆开放行业个数占台湾行业总数的比重)达到66.8%,主要类别包括:制造业开放204项,开放幅度达97%;服务业开放161项,开放幅度达51%;公共建设(非承揽)共计开放43项,开放幅度达51%。虽然台湾正逐步扩大陆资赴台投资开放程度,但陆资入台投资规模仍然较小。2013年,大陆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额达到901.7亿美元,但大陆对台投资仅占0.39%,为3.6亿美元,且单个项目的投资额也较小。2013年,台湾核准陆资入台投资案141件,平均投资规模只有255万美元。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仍处于试验性的小型或个人投资阶段。 究其原因,台湾对陆资投资者的资格、投资影响、投资范围等方面设定了严格限制。

  (二)大陆资金入台投资面临一定社会风险

  受台湾岛内政治环境影响,目前仍存在一些贸易保护主义,对陆资企业在台湾投资抱有敌对情绪。2014年3月发生的“反服贸”事件中,反对派担心实力雄厚的大陆大型服务业企业入台冲击岛内本土产业,使台湾服务业劳工失业率增加。相关资料显示,台湾服务业约93.5万家,平均每家企业员工只有4.2 人,99.7%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80%是5人以下微型企业,但其产值却占到了台湾GDP七成以上。服务业作为台湾绝对的主导产业,是推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部分台湾民众认为服贸协议弊大于利。此外,陆资入台还将遭遇泛绿势力的政治猜疑和社会阻力,如他们担心实力雄厚的大陆企业会逐步吞并台湾;大陆制造业低廉成本会使台湾企业失去竞争力;由于陆资多是以参股或并购方式进入台湾,陆资入台会导致台湾的技术外流和核心技术流失等。

  三、两岸经贸合作前景及建议

  (一)支持海峡两岸光电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

  当前,随着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深化,福建省提出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支持推广使用LED等高效照明产品,并出台相关意见,提出将在201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省公共照明领域普遍使用LED照明产品,带动全省LED产业当年新增产值500亿元以上。泉州是福建省“十二五”时期LED照明产品重点扶持的地区,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也面临企业零散、规模小等问题。企业集中在下游环节,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不多,多数企业处于模仿、移植别国技术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LED 品牌。为加强LED照明产品的科技创新发展,2013年,泉州市光电行业协会与台湾台固通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海峡两岸光电科学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协议书,计划建设海峡两岸光电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双方将在两地共同建立光电科技研究团队,重点开展LED上游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大功率照明和封装技术等攻关协作。

  (二)支持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

  当前,花卉业已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与全国相比,福建花卉业起步较晚,除了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外,多数是“小而全”、“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科技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技术落后;过分依赖国外、省外的种苗,丧失地方特色。2012年,福建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力争到2015年,福建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4万公顷,产值达500亿元,花农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 对此,福建将与台湾在花卉业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台湾正处在改革农业结构,向外转移土地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段;而福建迫切需要改善农产品质量,提升加工层次,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在花卉产业整合方面,台湾与福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花卉产业,福建在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而台湾在花卉新品种选育、优良种苗、花卉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营销网络上具有优势,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今年,福建省提出加快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重点推进兰花大世界重点项目建设。

  (三)选择台湾地区鼓励投资项目作为重点投资领域

  鉴于台湾市场的特殊性和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在选择投资领域时,应参照岛内政策规划,选择台湾鼓励投资且需求迫切的投资项目作为未来重点投资领域。这样既可以绕过诸多政策壁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与当地企业的竞争。目前,台湾较为重视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如交通、港埠、观光旅游、环境工程、食品、纺织、石化、电力、仓储、运输、电信、金融等行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801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