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背景下东川区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东川区是我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整个东川发展的关键。如何准确把握东川产业结构的基本现实,研究东川产业结构的关联性与融合度,分析东川产业结构融合面临的问题,探讨东川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摘要:东川区是我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整个东川发展的关键。如何准确把握东川产业结构的基本现实,研究东川产业结构的关联性与融合度,分析东川产业结构融合面临的问题,探讨东川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融合;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东川
一、引言
云南东川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历史悠久,素有“天南铜都”之誉,是依托铜矿等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近代以来,东川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铜矿产地,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矿业城市和铜工业原料的供应产地,其产业结构也具有典型的资源依赖性特点。并形成了以铜矿资源采选和冶炼为主导的产业布局。然而,自二十世纪末,东川铜矿资源因不断开采开始出现枯竭,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东川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因矿产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停滞而被降级的城市,由地级市降为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陷入了困境。因此,研究东川区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融合度,探讨东川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消除产业发展对铜业资源的过度依赖,推动东川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东川区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东川区一、二、三产业发展变化情况
2011~2018年,东川区一、二、三产业变化明显,这一点可以从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体现出来(表1), 2011年东川的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为560737万元,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6.7:67.8:25.5,第一产业产值比最小,第二产业产值比最大,第二产业产值比排在第二,可以看出,东川属于资源型城市,是一个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料供应型城市。到2018年,东川区三次产业产值总额增加到947333万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变为8.3:47.3:44.4,从排序来看,三次产业的顺序并没有发生变化,然而,从所占比例来看,第二产业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第一产业基本稳定。
(二)东川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度
国际上对于产业融合度测量的是以技术融合度的来作为衡量的标准,技术融合度衡量标准是“融合系数”,“融合系数”指相同技术在不同产业领域中运用的范围,赫芬达尔系数法(HHI)式主要的计算产业融合度的方法。本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法来对东川区三次产业的业务融合度和市场融合度进行测评与分析。
赫芬达尔指数(简称HHI)表达式为:
HHI=(Xi/X)2
X指各行业的总生产产值,Xi表示具体行业的产值。HHI值有五个区间,这五个区间分别是0.2~0.36,0.36~0.52,0.52~0.68,0.68~0.84,0.84~1.0,对这五个区间的HHI值进行定性描述,从小到大对应的融合度为:高度融合、中高度融合、中度融合、中低度融合和低度融合,HHI值越小说明融合程度越高,反之越接近与1则融合度越低。通过选取昆明市东川区2011~2018年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分析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情况。
从表2的HHI值可以看出,东川区的一、二、三产业间市场融合指数总体上分别在0.52和0.42左右徘徊,这个指数符合赫芬达尔系数的波动范围,说明测算是可以信服的。东川区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2011年处于中度融合阶段,2011年之后的七年间指数处于中高融合的阶段,2011年是产业融合的一个转折点,由中度融合向中高度融合发展。但是在2011年之后并没有向进一步的突破发展,东川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总体发展较好,但是发展速度较缓慢,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三)东川区三产业内部变化情况
1. 第一产业变化情况:2011年到2018年从东川的政府统计报告来分析,在東川区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中,2011年农业、林业、渔业、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分别为25212万元、4014万元、1289万元、46200万元、4072万元,总产值为80793万元;到2018年农业、林业、渔业、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分别为50763万元、8466万元、2352万元、80713万元、6284万元总产值,总产值为1488837万元。从这个变化来分析2011~2018年第一产业的总产值增加了,在8年间农业、牧业产值占比最高而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增减变化较小。
2. 第二产业变化情况:以矿产业为例,从矿业产量(以10种有色金属和铜为例)来看,见表3,2011年东川10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为17017吨, 2018年减少到7624吨, 2011~2018年,除2014年,其他年份的产量均处于负增长的状态,尤其在2011~2012年,增长率由-20.6%降为-84.6%,下降幅度最大。铜矿总产量从2011到2018处在8000~4800吨这个区间,2013、2015、2017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产量处于逐年减少的趋势。
3. 第三产业变化情况:以旅游业为例,整个东川区旅游规划开始于2002年,东川区2017年旅游规模为1157422人次、旅游收入380848909元,2018年旅游规模1520129人次、旅游收入518631886元,旅游业成为东川经济发展新的发展点和城市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向。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东川区三次产业发展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二产业中工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发展较快,产业转型中过度依赖以铜矿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替代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三次产业次逐步呈现不断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态势。
三、东川区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脆弱的农业自然条件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决定了东川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情况没有发生改变。农业发展条件严峻,加之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农业生产结构中农产品多以原料型为主,优质农产品少、高档农产品少、专深加工产品少。“品种、规模、特色、品牌、深加工、产业化”成为东川区当前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东川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农民的收入低,农村贫困问题突出。
(二)第二产业关联度低
在工业发展中,东川区的精深加工产业链较弱,仍然以采选业、原材料和粗加工为主要特征,矿产品和初级产品主要输出到区外加工,生产链条配套生产在区外,与东川本地企业的关联度低,不能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产业链延伸能力较弱,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了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东川矿业企业彼此之间的发展联系较小,产业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化程度低,专业化分工不强,整体效益不高。东川区区内各生产企业上下游生产联系较少,企业之间合作共赢意识较弱与,忽视产业链条的延伸,做不到资源共享、利益共沾导致部分资源浪费,加之东川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矿业经济对东川整体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
(三)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
在产业转型及融合过程中,东川区面临着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除轿子山外,景区植被较差,现有植被系统均为退耕还林后培育起来的,旅游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红土地的保护与开发上,红土地是东川最为出名的景点,东川也正在开发红土地景点,但是生态的脆弱性对红土地区的开发与保护是难平衡的点,红土地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低农户对于土地撂荒现象突出,影响到景点效果;其次牯牛山采石开矿与旅游开发之间也存在矛盾,采矿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而旅游业需要较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东川发展的旅游业一个难题;最后是轿子山东坡旅游开发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矛盾,一方面轿子雪山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轿子雪山又是自然保护区,二者之间的矛盾使东川旅游业发展难度加大。
(四)传统产业占比高,产业融合发展受阻
东川矿山、冶金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生物制药、新型建材、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总量小、发展缓慢。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精密加工产业少,产品技术和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价值链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业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价值链低端,导致东川工业企业一旦受安全环保、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就大面积停减产。加之以矿业发展为主产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东川的产业转型和产业融合。
四、东川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推进生态化与产业化融合
实现东川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将生态环境修复作为东川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成政府督促、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全民动员的矿区复垦和生态修复机制。根据生态绿化和环境保护的思路,以污染治理和废渣回用为重点,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并通过标准保留、转型升级、淘汰关闭等措施,达标的要保留、改造升级、整合重组、淘汰关闭的措施,推进资源、矿权整合和小型矿山关退工作,优化矿产开发布局。
(二)推动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
将矿山转型升级作为新的调整重点,第一,要支持铜矿企业、公司进行合法勘探工作,保障东川区铜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储备。第二,要充分利用氧化铜资源,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回收利用。第三,改造提升现有铜冶炼工艺水平和产能。第四,对于同矿业要有集约化生产,并提高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更新,不断提升以铜为主有色金属产业深加工能力。第五,巩固发展铜产业群,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型产品。
(三)延伸工业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原则,第一,东川区要依托基地建设的产业聚集优势,使产业和行业之间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完善的工业循环利用产业体系。第二,要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新的工业资源产生和排放,做到工业综合利用率最大化,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第三,依脱于核心企业来驱动,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配套企业的与关联产业的发展,培育发展核心产业,通过技术、资金、产品、信息等生产要素传递、重组和渗透,建立起一个关联密切的产业链,并引导相关工业企业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让企业之间形成一个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和区域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四)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结构
生产方式与经营结构的调整是东川农村发展的重点,要改变传统低效的粗放生产经营方式,改变山区低效农业经营情况。要鼓励支持引导农民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要以市场做为导向,发展养殖业、经济林果的种植、中草药栽培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对于产品的生产技术含量,通过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种植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当前东川可以发展的方向有對时令蔬菜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找准时间差、做好特色牌开发;东川沿小江河流域区域的水利资源叫较好、热量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等各种农业生产综合条件较好,适合发展具有干热河谷特色的特色农业;此外东川还可以对特色水果品种进行改良;高寒山区发展特色药材;发展准化果园;发展农业庄园经济促进多种经营和农林牧副协同发展。
(五)坚持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思路
依托红土地景区、泥石流越野赛、牯牛山旅游区,打造以景区依托型、城市近郊型、农业资源型乡村旅游模式。利用村庄闲置建设用地,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把发展旅游产品与新型工业发展相互结合起来,对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进行新的研发,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与精包装,提高产品质量与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商品,支持发展城市果园、城市菜地、生态农庄等新型产业的培育。根据东川当前的产业结构、人文历史包装乡村度假型、文化村落型、农业观光型、城郊休闲型等乡村旅游产品,形成具有东川特色的全域乡村旅游体系。
推荐阅读: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如何发表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990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5-02-12“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
- 2025-02-12羊肉消费市场调研
- 2022-09-28从“协调发展理念”对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
- 2022-09-28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2-09-17贸易体制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的完善
- 2022-09-17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评价体系
- 2022-07-08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讨论
- 2022-06-17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
- 2022-06-16经济学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
- 2022-05-31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经济优质期刊
- 1省级《经济论坛》
- 2省级《今日财富》
- 3省级《中国银行业》
- 4省级《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 5省级《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6省级《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
- 7省级《中国化妆品》
- 8省级《上海国资》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5-02-12“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
- 22025-02-12羊肉消费市场调研
- 32022-09-28从“协调发展理念”对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
- 42022-09-28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52022-09-17贸易体制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的完善
- 62022-09-17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评价体系
- 72022-07-08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讨论
- 82022-06-17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
- 12018-10-29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财务指标分析对比
- 22021-01-09共享经济下共享厨房的现状与发展
- 32017-04-10省级期刊汽车营销相关论文两篇
- 42018-12-21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现状和问题
- 52020-11-22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及对应策略
- 62021-12-13数字经济时代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影响
- 72022-01-23贵州凯里“美团优选”社区电商营销模式探究
- 82020-09-04论文修改要按审稿人意见改吗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