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西江流域贵港段辛香料植物之民族植物学研究

西江流域贵港段辛香料植物之民族植物学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2-01-19 11:0012

摘要:摘 要:广西贵港市位于桂东南,处于西江流域中游、浔郁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华南地区水陆联运交通枢纽,大西南东向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贵港居民食用辛香料植物的种类丰富,历史悠久。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江流域贵港段常见的辛香料植物进行了统计

  摘 要:广西贵港市位于桂东南,处于西江流域中游、浔郁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华南地区水陆联运交通枢纽,大西南东向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贵港居民食用辛香料植物的种类丰富,历史悠久。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江流域贵港段常见的辛香料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常见的辛香料共计33种,隶属20科。分析了当地辛香料植物种类多样性、食用部位多样性、食用方法多样性、食用选择区域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促进当地辛香料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当地发展特色饮食文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西江流域;贵港;辛香料植物;民族植物学

  食用香料植物系指用于各类食物烹饪中增香的调味植物,通常使用该种植物的某一部位或全部。美国辛香料协会(American Spice Association)规定,凡是主要用于食品调味的植物,都可称为食用香料植物[1]。作为增香调味的天然原料,辛香料植物具有其独特优势,天然、无污染、无残毒。

  贵港的土地资源类型具有多样性,土地结构复杂,土类完备,生长着种类丰富的辛香料植物。贵港居民饮食习惯和口味好清淡、喜食酸、饮凉茶,还擅长制作食疗药膳以调理身体[2]。自宋代就有书籍记载贵港居民善于食用辛香料植物。清道光年间,贵港的辛香料植物不仅全国闻名,还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地,销售更是盛极一时。虽然有学者曾对西江流域贵港段辛香料植物进行过研究,但这些研究侧重于描述性的介绍,缺乏对其系统性的梳理[3]。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访谈调查等对西江流域贵港段辛香料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辛香料植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收集、整理、考据,对贵港发展历史、地理概况、辛香料植物种类、食用方法等数据进行归纳统计。

  1.2 实地访谈调查 对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桂平市的集市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大排档、人民市场、中草药市场等,对其中的具体植物进行标本采集。调查采用“5W+1H法”[4],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并录音。记录植物的采集地点、民族名、当地名、食用部位、食用制作方法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地概况 贵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介于109°11′~110°39′E、22°39′~24°02′N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西江流域中游,浔郁平原中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門户。贵港下辖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总面积达10602km2,市中心城区面积73.1km2[5]。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温暖;太阳辐射能丰富,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年均气温21.5℃,年均降雨日166d,降雨量1600mm。

  2.2 发展历史 根据平南县的相思洲遗址推断,古贵港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贵港为古西瓯骆越地。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岭南三郡,其中桂林郡,郡治于境内的布山县(今桂平市区西南),三国时期迁郡治于今贵港市市区南江,唐朝时改称贵州,明朝时改为贵县,汉武帝时改为郁林郡。1988年,撤县改市并更名为贵港市,1996年升格为地级市[6]。

  2.3 常见辛香料植物编目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等初步了解西江流域贵港段辛香料植物的构成,对西江流域贵港段常见辛香料植物进行记录分析。本研究共统计记录当地常见辛香料植物33种,同时对其所属科、种属、食用部位等做了相应的编排记录。大致可分为菌类、茎类、草、果实类等。贵港常见辛香料植物编目,如表1所示。

  2.4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经调查发现,当地常见的辛香料有33种,隶属20科。其中,伞形科6种,唇形科4种,芸香科3种,石蒜科、樟科和茄科各2种,姜科、薯蓣科、三白草科、八角科、胡麻科、胡椒科、菊科、茜草科、禾本科、鼠李科、豆科、桔梗科、伞菌科和葫芦科各1种。隶属伞形科、唇形科、芸香科、石蒜科、樟科和茄科的辛香料植物的食用率较高。

  2.5 食用部位的多样性 根据调查结果,将不同食用部位的辛香料植物分为果实、整株、叶、茎、根、果实皮、皮、子实体8类。从表2可以看出,贵港居民利用辛香料植物果实的种类最多,有13种,占总数的39.4%;其次是整株,有9种,占总数的27.3%;再次是叶,有4种,占总数的12.1%;食用茎、根相对较少,各有2种,分别占总数的6.1%;最后,食用果实皮、皮、子实体的最少,各有1种,分别占总数的3%。

  2.6 食用方法的多样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港居民的菜谱是丰富的,鲜、香、辣、酸、咸、甜、麻、苦及其各类复合口味应有尽有,其中以鲜、香、辣、酸四味最之突出。在统计的33种辛香料植物中,食用方法以炖煮(13种,39.4%)为主,其次是炒食和凉拌(各为6种,18.2%)、蘸酱(5种,15.2%)、酿(3种,9.1%),充分显示了贵港居民对辛香料植物食用方法的多样性。

  从《广西桂菜精粹》可知悉,自古以来广西就是官宦商贸云集之地,所以桂菜兼并吸收了粤、川、湘、浙、赣、闽等其他菜系的特色,善于食用辛香料植物,通过醉、蒸、炒、酿、焖、炸等方式,成菜色香味俱全、极具民族特色,容易被外地人所接受。西江流域贵港段常见菜肴中添加辛香料植物统计,见表4。

  2.7 辛香料植物选择的区域性 贵港居民对辛香料植物的选择具有区域性。在不同地区的贵港居民对辛香料植物的选择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如贵港市区的居民喜欢使用莳萝、柠檬、花椒和鱼腥草;桂平市居民喜欢使用大黄栀、藿香和辣椒;而平南县居民则喜欢使用刺芹、柠檬草、薄荷、罗勒和旱莲草等。

  3 问题与建议

  在资料查询和走访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发现,贵港的辛香料植物再生能力差、无标准化管理、产量低、易受污染。当地居民对于辛香料植物开发仅限于简单烹饪利用,加工方式仅有泡酒、曬干、风干、磨粉等方式,大多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附加值不高、知名度低。同时,贵港饮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做贵港特色菜式。当地居民对贵港饮食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珍贵文化资源面临传承断层的危机。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让农民朋友认识到种植辛香料植物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从而提高种植辛香料植物的热情。利用浔郁平原优渥的土地资源,推广种植技术、扩大种植面积、科学合理管理、杜绝污染,使贵港辛香料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其次,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体优势,创建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网店、直播等方式。通过这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高西江流域贵港段辛香料植物的知名度。加强网络与饮食行业的联动,树立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再次,关于辛香料植物的食用方法,相关部门可成立烹饪培训班,并不断推陈出新。最后,相关部门应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教育工作,加强居民了解本土饮食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形成贵港全社会保护饮食文化遗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做强做大西江流域贵港段辛香料植物开发综合利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爱云,李春华.食用香料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8):300-302.

  [2]黄薇,滕兰花.论地理环境对广西饮食文化的影响[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6):24.

  [3]张喜春,江小明,方俊杰,等.粤东地区香料植物资源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3):16-19.

  [4]裴盛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贵港概况[EB/OL].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xgg.gov.cn/zjgg/gggk/t269525.shtml,2021-08-05.

  [6]贵港历史沿革[EB/OL].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xgg.gov.cn/zjgg/lsyg/t269521.shtml,2021-06-2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2243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