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设施栽培月季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与应用

设施栽培月季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与应用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月季白粉病是月季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月季产量及品质,威胁月季产业健康发展。研究了戊唑醇和醚菌酯2种杀菌剂对月季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及其对月季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和醚菌酯对月季白粉病防效较好,防效在62.1%~76.2%之间,其防治效果随

  摘要:月季白粉病是月季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月季产量及品质,威胁月季产业健康发展。研究了戊唑醇和醚菌酯2种杀菌剂对月季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及其对月季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和醚菌酯对月季白粉病防效较好,防效在62.1%~76.2%之间,其防治效果随用药量增加而递增。作物安全性试验中,对3个月季品种采用了3个不同浓度试验,16d后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明该产品对月季安全。生产上用戊唑醇和醚菌酯防治月季白粉病,在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d,连续喷雾2次,配以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白粉病对月季的危害,对花农增收效果明显。

  关键词:月季;白粉病;戊唑醇;醚菌酯;安全性

种植论文

  作者简介:张怡

  通信作者:沈迎春

  月季(RosachinensisJacq.)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植物,四季开花﹐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月季设施栽培,助推产业富民,月季设施栽培面积逐年增大,在部分地区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种类多,分布广,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花卉、树木上[1-4]。白粉病多为多循环病害,病害潜育期短,一个生长季节可繁殖多代,且繁殖率高,产生的孢子可借助空气大范围传播,并多次重复侵染寄主植物。白粉病菌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花器和嫩梢等,早春病芽展开的叶片正反面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反卷变厚,逐渐干枯死亡,成为初侵染源;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5-7]。白粉病危害月季生长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进而严重影响花农收入,而目前月季白粉病并无登记药剂可用。为此,筛选防治月季白粉病的防治药剂,探索月季白粉病防治技术,对保障花卉生产安全,产业富民、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室内与田间药效试验,研究醚菌酯、戊唑醇对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白粉病防治应用技术,对选用农药进行安全性验证,同时测算为花农带来的经济效益,为花农防治白粉病科学用药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DG)、430g/L戊唑醇悬浮剂(SC),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供试靶标:月季白粉病(Sphaerothecapannosavar.rosae)。

  1.2仪器设备

  梅特勒AB135-S电子天平(精确度0.0001g)、试管、移液器、JN-16C型背包式喷雾器等。

  1.3试验方法

  1.3.1品种抗病性调查

  品种抗病性调查于2017年在江苏省镇江市进行。在常规栽培情况下(不对白粉病进行防治),观察不同月季品种的白粉病发病程度,月季品种分别为红宝石阳台、大草原欢腾、喜悦阳台、闪光宝石、芳香王阳台、沙漠欢腾、宝座、疯狂、冥王星阳台、浓情。每品种调查20盆,60株。

  1.3.2作物安全性试验

  作物安全性试验于2018年在江苏省句容市进行。以月季作为试验作物。选取大游行、黄色庆典、红达3个主栽品种作为供试月季品种。

  按照NY/T1965.1—2010《农药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准则第1部分杀菌剂和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室内试验方法》[8],采用生长期处理测定50%醚菌酯WDG、430g/L戊唑醇SC不同浓度对月季苗生长的影响。将不同品种的月季苗(每品种4盆)共12盆置于PWT-510型喷雾塔内,用不同浓度的50%醚菌酯WDG、430g/L戊唑醇SC药液喷雾月季苗(精确喷雾面积为0.2m2,喷药液10mL,折合喷药量为500L/hm2,喷雾压力为0.5kPa)。

  喷药后的月季苗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h,待叶片上药液风干后移至27℃、相对湿度为70%、光—暗周期12h—12h、光照度3000lx的人工氣候培养室中。试验重复4次,每1盆作为1次重复。

  喷药处理后,每隔2d观察月季苗生长状态和叶色变化,施药后16d拍照。

  1.3.3田间药效试验

  田间试验于2018年在江苏省句容市、上海市松江区月季园中进行。各试验地供试作物情况、靶标发生情况、施药日期见表1,施药剂量及次数见表2,叶面喷雾处理。2地于月季白粉病发病初期均匀喷细雾1次,间隔7~10d再喷雾1次,于末次药后10d调查防效。试验操作参照NY/T17980.11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9]执行。江苏省句容市月季种植方式为露天种植,月季树龄3年,株距为40cm、行距为90cm。上海市松江区月季露地栽培,株距0.8m,月季树龄6年,用药时为开花后期,长势均衡、良好。

  病情指数(叶)=[∑(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指-施药区药后病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指×100%;

  总经济效益=∑作物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推广规模×推广规模缩值系数。

  2结果与分析

  2.1品种抗病性

  在常规防治条件下,考察不同月季品种的白粉病发生程度,结果(表3)表明,不同月季品种间白粉病发生程度具有较大差异,芳香王阳台、浓情这2个品种的发病较重,病情指数达13.9、13.5,其次是大草原欢腾,病情指数达4.6,其他品种的发病程度均较低,抗病性较好。试验结果表明,选用抗病或耐病的月季品种,可以有效地减轻月季白粉病的发生。

  推荐阅读:新时期绿色农业的种植技术推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9499.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