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媒体融合机遇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媒体融合机遇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5G时代,媒体融合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交叉。媒体融合要融入智慧城市发展进程,成为社会治理的关键平台,应抓住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融合机遇,融入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力争数据可发权限;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台,推动泛社会化参与;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底层实

  摘要:5G时代,媒体融合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交叉。媒体融合要融入智慧城市发展进程,成为社会治理的关键平台,应抓住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融合机遇,融入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力争数据可发权限;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台”,推动泛社会化参与;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底层实践,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 媒体融合 信息技术

智慧城市论文

  媒体融合是行业发展命题,更是社会治理命题,是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因此,媒体融合这个大合唱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智慧城市建设为媒体融合提供的一些机遇已经显现。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认真研究探索与社会融合的各种路径和办法,善于抓住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融合机遇。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善感知、有智慧、有温度

  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热度不断上升,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底层逻辑。在实际运作中,这个概念经常与数字城市、智能服务、无线城市等产生交叉。人们更加倾向于将后面这些概念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某一个侧面。因为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智能化、信息化,还是人本化、多元化、协同化。其中既有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的科技内涵,也有人类智慧、社会治理的人文内涵。两个方面的结合,多重赋能城市,让城市善感知、有智慧、有温度。

  1.从“探索”到“清晰”。2014年8月,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缺乏、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甚至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考虑到技术演进与社会治理新要求新问题的出现,智慧城市建设难免走一些弯路,甚至交一些学费。

  最近几年,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思路更加清晰,定位实事求是,路径科学明确。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头羊。深圳市强化目标导向,发力顶层设计,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大数据运营平台、个人终端等在内的基础建设。在执行方面,依托华为技术优势,施行“1+1+N”理念,即“1个数字平台+1个智慧大脑+N个应用”,在电子政务、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了成功样板。当然,一些智慧城市建设中,还存在战略“高大上”、战术“有短腿”的情况,尤其在数据资源开放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山头主义”,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

  2.从“感知”到“普惠”。智慧城市建设点多面广,以“感知”为代表的物联网是基础中的基础。目前,国内大城市一边推进各类物联网建设,一边运用基础建设形成的服务能力促进智慧成果普惠化。

  济南自2017年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2018年初发布《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聚焦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经济发展四个领域,推进感知、联接、计算、应用四位一体。2020年底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两项实施意见,统筹完善“343”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加快智慧泉城提档升级。

  3.从“技术流”到“有温度”。技术进步与城市基础建设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动能。不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依然是“人”。服务于人,就要“有温度”。顶层设计与具体操作要以人为本,同时,要发挥社会组织、市民群体的作用,让“机器智慧”与“人类智慧”相融合。

  2018年,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曾指出:“智慧城市建设要避免一窝蜂和政府大包大揽,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巴塞罗那是智慧城市先驱者,已经实现企业、政府、科研机构跨区域合作以及公众驱动。市政府成立单独“智慧城市”部门,可以调动一切资源,达到社会融合、超级联通。在我国一些城市中,市民巡访团、志愿者等运用智慧手段提供动态信息和数据资源,参与社会治理,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二、媒体融合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交叉正当其时

  5G时代到来,信息超高速通道改变众多行业形态,以算力、算法和数据为基础的云计算爆发出更大能量。媒体融合与智慧城市建设都在加速推进,随着各自版图的扩大,深度交叉即将到来。

  1.深度交叉的现实需求。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场考验,而加强各种终端“传播覆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头戏。这场疫情凸显了数据资源挖掘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在我国防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线上线下各类媒体、介质铺天盖地传播,有效传达政策举措、普及防控知识、弘扬防控正能量。在未来几年,建设线上、线下信息传播阵地,实现“全覆盖”“零死角”,成为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需求。因此,推进媒体融合、建设四全媒体与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产生深度交叉。2020年2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舜网依托济南市大数据局的权威数据,同时聚合公开数据接口以及媒体信息,推出《济南市民防疫服务手册》。通过这个线上手册,市民可以第一时间全面掌握疫情相关信息,同时实现线上问诊、线上咨询、行程排查、科普学习、症状自查等功能。济南市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在每天向市民推送的防疫短信中,嵌入了防疫手册链接,济南市委、市政府网站等18家党政机关与办事机构官方平台大力推广转发。该手册还入选了山東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这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媒体融合的共同成果。

  2.深度交叉促进媒体形态变化。5G技术的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场景十分广泛。其中,一些功用必然促进媒体形态变化,从而形成“泛在媒体”,直至催生下一代媒体的诞生。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终端设备的迭代升级是媒体形态进一步变化的最直接体现。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功能与介质的推进与发展,既会改变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工作方式,也会改变媒体行业形态和功能。针对这种变化,BBC根据跨平台传播和媒介形态变化的趋势,提出了“马提尼媒体”(鸡尾酒媒体)理念,设立“统一编辑部”,以“用户最方便快捷获得信息和服务”为目标,重塑组织架构和新闻生产模式。

  推荐阅读:《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国家级刊物。交流智能建筑设计的经验,宣传系统集成商的理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982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