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的联动发展

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的联动发展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0-09-17 10:0612

摘要:【摘 要】 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各港口协同发展、促进长三角区域港口效率整体提升,分析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体、双向、四联、五接的发展思路,构建市场化联动、联盟化联动与一体化联动的模式,并采取以下措施推进长三角港口群一中心

  【摘 要】 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各港口协同发展、促进长三角区域港口效率整体提升,分析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体、双向、四联、五接”的发展思路,构建市场化联动、联盟化联动与一体化联动的模式,并采取以下措施推进长三角港口群“一中心三群”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长三角区域岸线资源统一规划;建立长三角港口设施协同投资机制;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内河码头布局;创新长三角港口运营合作新模式;打造智慧、绿色、平安港口群;港航优势协同,共推海外港口布局。

  【关键词】 上海港;长三角;联动发展;绿色港口;智慧港口;产业链

水运工程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两省一市海岸线长 km,占全国的21%。长三角地区拥有8个沿海主要港口、26个内河规模以上港口,是我国港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 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现状

  由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特殊地位,上海港在长三角区域联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并且充当了长三角港口联动的核心角色。具体联动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特征:

  (1) 从联动发展阶段看,处于从要素绝对集聚向传统要素扩散的过渡时期。2005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浙江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20.80万TEU,江苏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33万TEU。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占长三角港口的75%以上,加之众多航运资源的集聚,使得上海港在长三角港口中处于全要素绝对集聚的地位。但随着长三角周边港口的发展,长三角港口产业资源及航运要素逐步向江浙两地转移。从吞吐量來看,2019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江苏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仅占3个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48.3%,宁波舟山港更是以万t的货物吞吐量超过上海港。新版《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显示,截至2019年末,上海市货代物流企业约家,江苏省约家,浙江省约家。这说明上海在货代、物流等传统要素方面也越来越无明显优势。但是,上海市在现代航运要素集聚方面依然占据核心地位。截至2019年,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入驻机构和企业已达30家,船货险保费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国占比23.8%,处于领先地位。除了航运保险外,上海在海事仲裁、航运衍生品及航运咨询等现代航运要素集聚方面也同样处于主导地位。

  (2)从联动方向来看,上海港与江苏省港口的联动水平高于与浙江省港口的联动水平。江苏省港口地处上海西北处,是长江流域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港口。江苏省港口货物主要通过上海港出海,因此江苏省港口与上海港的市场化联动较为充分。上海港与浙江省港口在功能定位方面存在较大相似性,港口之间的合作联动主要以行政化联动为主。上海港与江苏省港口的联动程度高于与浙江省港口的联动,与江苏省港口的联动主要是依托于上海港的“长江战略”,先后布局了南京港、太仓港等重要港口。上海港与浙江省港口的联动程度略低,但与洋山港区等的部分合作联动成果极大影响了长三角的港口格局。洋山港区的建设,稳固了上海港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集装箱航运枢纽港的地位,成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3)从联动类型看,基于产业链的垂直型产业联动模式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区域航运产业联动的模式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多以水平型航运产业分工与联动方式为主;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区域,则以基于航运产业链的垂直型产业分工与联动方式为主。目前,长三角地区港口联动模式以基于航运产业链的垂直型产业联动模式为主。上海市相对于长三角其他地区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于现代航运要素方面长三角各港口间的联动是以上海港为龙头,以基于产业链的垂直型产业联动模式为主的。上海港是江苏省港口通过长江出海的主要通道,两个港口的定位存在互补,二者之间的联动以基于产业链的水平型产业联动模式为主。上海港与浙江省港口在定位、规模和发展方面均类似,二者之间的联动也较少,属于水平型产业联动模式。

  2 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的思路

  长三角地区产业呈梯度发展模式,上海市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江苏省、浙江省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上海市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其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平安港口建设均走在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前列,其高端航运服务业产业链较为完善,支持类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较快,对外辐射效应明显,这种梯度发展模式对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提出了航运产业链条纵向联动服务的需求。上海港是长三角港口群中效益最好、效率最高、绿色智慧引领最强的核心港口,也是“一体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产业集聚最高、创新能力最强、服务环境最优的全球航运资源配置核心区。因此,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应采取“一体、双向、四联、五接”的思路,通过市场化联动、联盟化联动与一体化联动的模式,综合推进长三角港口群“一中心三群”战略目标的实现。

  (1)“一体”。“一体”是指立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强大的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主导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充分带动长三角地区港口航运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港口群品牌。

  (2)“双向”。“双向”是指上海市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和需求,综合考量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的优势及短板,既要主动与江苏省进行联动合作,也要重视与浙江省进行联动开发,综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的双向联动发展格局。

  (3)“四联”。“四联”是联动的核心内容,是指上海港与长三角港口联动发展要以港口横向联动为核心,以航运产业链的纵向联动为支撑,实现港口的投资建设联动、生产经营联动、绿色平安智慧联动与航运服务集群联动的全方位联动格局。

  推荐阅读:《水运工程》(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6823.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