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试析新时代航天强国思想

试析新时代航天强国思想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0-02-17 12:5412

摘要:摘 要:建成航天强国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一方面对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支撑意义,另一方面是在新时代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产物。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在国内外诸多场合发表了关于建设航天强国

  摘 要:建成航天强国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一方面对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支撑意义,另一方面是在新时代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产物。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前沿,在国内外诸多场合发表了关于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代航天强国思想,该思想虽然还在不断延伸中,但已形成基本脉络。以航天科技进步是核心、航天精神弘扬是关键、航天事业发展是目标为主要內容的习近平新时代航天强国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主性、跨越性以及共享性,该思想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航天强国;现代化强国

航空航天论文

  《中国航天》(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专业性情报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航天活动;介绍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使用情况及航天相关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论述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展望人类开拓天疆的广阔前景。

  “建成航天强国”首次出现在国家正式文件是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在该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发展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建成航天强国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形成新时代航天强国思想,为新时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建成航天强国提供了基本遵循。目前,关于“航天强国”的文献大多是从科学技术层面探讨,从科技理论层面进行阐述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和全局性,而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探析习近平新时代航天强国思想对于建成航天强国、提高我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维护国家安全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9建设航天强国就是在这最鲜明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建设航天强国有理论以及实践的必要性。

  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九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14结合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以及十九大报告中所阐述的关于强国建设的内容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十三个主要目标,“这十三个主要目标与五位一体的根本目标是‘一般与特殊’的哲学关系。这十三个主要目标的逐步实现与全部达成即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根本目标的坚实基础。”[2]目标是人类为了是实现某种愿望,根据实际绘制出来的蓝图,体现了人们对未来或未知事物的渴望和探索,就其性质来说,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十三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整体,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中,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的航天强国目标,在该领域内又具有特殊性和前瞻性。

  航天事业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我国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自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现在太空中有将近两百颗卫星为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服务是卫星技术的发展;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为标志到现在我国进入空间实验室阶段;以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为标志我国进入深空探测阶段。“从成果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来说,我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技术指标和一半的经济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目前已经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但仍不算航天强国。”[3]中国航天事业独立自主进行创新研制,为航天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最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航天强国同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十三个强国目标一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航天强国建设已超越单个专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彰显了中华民族遨游太空、建成航天强国的文化自信,体现了历代以来中国人对“天”的求索和向往,是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的支撑。

  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航天事业的必然产物。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还未涉及到航天领域,马克思、恩格斯对航天也没有直接的论述,但是他们提供了科学看待航天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成为了指导我国开展航天事业的指导思想。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航天事业一直是重要的部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了航天事业,其中关于发展航天事业的论述成为了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理论基础。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封锁我国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坚决发展航天事业。由于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国情等因素影响,毛泽东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高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将其作为一种提升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手段。随着时代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邓小平在批复四位科学家联名写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髙技术发展的建议》时指出,要尽快对这项事业作出决断,切不可拖延,尽快找相关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这一问题。这显示了邓小平同志对高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而且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指出一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能从哲学的高度看出他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中国航天事业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有了进一步发展;国家准备开展“921”工程时,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对此指出,载人航天事业在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建议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是一件大事,因此,江泽民同志建议要下定决心搞好这项事业,要契而不舍地搞下去,发展我们自己的载人航天事业。胡锦涛时期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极大进展,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庆祝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指出,在世界科技发展日益迅猛以及在科技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为牢牢把握住我国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533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