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远程教育助力陕南茶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远程教育助力陕南茶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2-02-11 13:4012

摘要:[摘 要]基于陕南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对远程教育助力陕南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并提出与国家开放大学体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相结合,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培养茶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茶

  [摘 要]基于陕南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对远程教育助力陕南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并提出与国家开放大学体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相结合,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培养茶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茶产业;可行性

  一、陜南茶产业的历史传承、现状及面临问题

  1. 陕南茶产业的历史传承

  陕西南部秦巴山区产茶历史悠久,陕西省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茶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秦巴山区是唐代八大茶区之一,“紫阳毛尖”曾为朝廷贡品,同时远销西域。宋明时期,陕南茶成为以茶易马、固边安军的重要战略物资,可见,陕南茶产业有历史传承且有一定知名度。

  2. 陕南茶产业的现状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茶叶种植总规模稳步增长,在生产管理、产品品质和效益产出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陕西茶园总面积达到 19.53 万公顷,干毛茶产量 11.30 万吨、产值 184.84 亿元。陕南地区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茶产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均把茶产业确定为当地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茶产业是陕南农民脱贫致富和当地生态保护的主要产业之一。2020年春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安康市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进行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2015至2020年陕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3.陕南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陕西茶产区多在秦巴山地区域,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茶产业生产、研发、宣传、销售、物流交通都存在不同的短板。

  (1)茶园建设、生产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茶叶种植缺少专业农业技术人员,作为江北产茶区,茶叶种植受干旱、低温影响严重,如种植管理不到位,导致茶叶种植效益降低、单位面积产值较低。

  (2)茶产品研发力量薄弱,产品系列相对单一

  受制于研发投入不足,陕南地区出产的茶产品相对单一。据2020年统计数据,陕西绿茶占总产量的85.67%,红茶和黑茶仅占产量的4.29%和 9.57%;绝大部分产量都为绿茶产品,品类相对单一,难以形成系列产品提升消费受众面,增强营销力。另外产品线上缺少茶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3)茶叶营销缺少专业人才

  由于陕南茶产业分布较为分散,缺少行业龙头公司和品牌,所在区域在茶叶营销职业教育方面也缺少系统的规划,即使部分职业院校开设了部分相关专业,也多为茶艺、茶道等服务型方向,针对茶工艺、茶营销方面的专业非常少。营销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综上所述,陕南地区茶产业在茶园建设生产管理、茶产品研发、茶产品营销归根结底是专业化人才的短缺问题,是茶产业增加产品力,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加附加值全面产业升级的主要瓶颈,是缺乏专业技术、专业人才支撑的问题,是“青山绿水”到“金山银山”转变的问题。

  二、远程教育助力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陕南三市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与茶产业发展适应性分析

  陕南茶产业专业人才短缺,其原因首先是陕南三市的经济基础薄弱,高等教育资源本就不充足,能够专业对口且能留下来投身茶产业的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至于吸引外地高校的相关专业人才,也因区域经济欠发达,吸引力不足而难以实现。

  笔者在陕南地区三市主要高校的官方网站进行了招生专业查询,查询高校包括: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商洛学院。这六所高校中仅安康学院本科专业设有茶学专业,2021年招生计划30人,没有设置茶叶营销、茶艺等专业。由此可见,当地人才培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陕南茶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助力陕南茶产业发展非常必要且迫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2256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