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海南高等教育对特区精神培育的实践效应

海南高等教育对特区精神培育的实践效应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2-02-09 10:4212

摘要:[摘 要] 通过现代化运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其中,建设现代性海南是这一战略构想实现的重要一极。在海南实现区域现代化的诸多问题中,实现海南民众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培育现代人、构

  [摘 要] 通过现代化运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其中,建设现代性海南是这一战略构想实现的重要一极。在海南实现区域现代化的诸多问题中,实现海南民众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培育现代人、构建现代人格是高等教育和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契合海洋强国梦、海洋强省梦,通过实现学校两次转型升级,积极探索代表区域文化精神地标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人格现代化;特区精神;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海南省社科联科研项目(思政专项)课题“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hnsz2019-26);2021年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党代会妇女政策研究”(RHYjg2021sx05)

  [作者简介] 高 嫚(1985—),女,河南南阳人,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0-0041-04 [收稿日期] 2021-06-24

  实现现代化是百年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内容,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性坐标。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所有传统社会都启动了现代化步伐,无论是处于“完善期”的现代性社会还是向现代性转型的过渡性社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过现代化运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全球性潮流。其中,现代人的培育和现代人格的出现最为关键和最为艰巨。“人格”一词产生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原意是人们在交往中为克服和掩饰自身缺陷的面具。近现代以来,不同学科对“人格”一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同研究涉及不同的领域,范围广阔而宏达。“现代化”一词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学概念,但同“人格”概念一样,极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涉及诸多研究领域。本文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发展为例,浅谈高等教育对特区精神培育的实践效应,同时人格现代化问题是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面对的时代感极强且突出的问题。其中诸多关于“培育什么人”“怎么培育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育人和社会主义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一、培育现代性人格是建设美好新海南之根本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开始起飞,也不会迅速长久。海南省作为中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是21世纪现代化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海南民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其人格现代化程度如何,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亟待探讨。

  海南经济特区是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但却是发展最慢、曲折最多的经济特区。以海洋资源利用率为例,海南省所管辖的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56.9倍,人均拥有海洋面积0.24平方公里。海南省的海岸线长达1811公里,濒临海洋的市县12个,占全省市县的三分之二。然而,海南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与许多沿海城市相去甚远。省内有专家曾不无遗憾地指出,如果海南发展初期把投入在房地产业的资金、精力、激情用于海洋开发利用,那么今天海南特区的发展是其他特区所望尘莫及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前书记韦勇曾指出,对海南来说,海南“岛”的意识强于海的意识,陆地省的意识强于海洋省的意识,陆上特区省的意识强于海洋特区省的意识[1]。这不仅是一个陆地特区省和海洋特区省的意识问题,以及一个发展戰略选择问题,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科技水平、人文素养问题。与其他三个城市型经济特区相比,海南特区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型特区。1988年海南特区成立时,农业人口比重超过80%,2016年,农业人口比重下降至43.22%,城镇化比率达到56.78%,但海南相对于深圳、珠海、汕头特区,仍有广大的农村人口和众多未开发的边远乡村,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特点。海南特区建设已近30年,特区的经济社会结构虽然发生了巨大转变,但相对其他经济特区来说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特区。相对于发达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落后的显性特征除了现代化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以外,主要集中在“现代化性人格”层面。海南特区发展的曲折也无不与海南特区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情感、性格气质、素质能力、行为模式等涉及人的现代化因素深刻关联。有学者指出,现代性的某些方面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个国家只要训练和雇佣数千名专家就能建立拥有喷气式飞机的航空公司或电子计算机系统。然而,要改变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不识字农民的习惯和观点,却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2]。海南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省,一个农业人口一直占多数的农村型特区,如何实现海南民众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从凭借习惯、传统、风俗而自发活动的个体向具有主体意识、批判意识、技术理想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性个体的转变,实现海南特区民众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突破“岛民”思维的传统偏见和习俗的束缚,以及智慧开发海洋进而实现海南省委提出要做大蓝色经济、服务国家南海经略、实现强海中国梦,强省海洋梦值得我们探索。说到底,如何实现海南民众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是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根本问题。

  二、现代人格构建是高等教育和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有学者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称为第五个现代化。决议原文紧跟着提出,实现“第五个现代化”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讲法,国家治理体系主要完善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把它理解为现代化的第二个层面——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层面,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是运用制度治理国家事务的能力。显然,这个制度的“完善”和“运用”的主语都是人。当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培育现代性人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心问题。高校作为教育发挥“以文化人”的载体、平台、运作机构,对现代性人格的培育工作可以从基础性和建设性两个方面理解。基础性工作即教师通过传授系统化的知识使学生树立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建设性工作即高等学校为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量的高素质人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2255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