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传热学是高校能源动力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工程和日常生活都十分紧密,然而由于学生实践以及工程背景知識的缺乏,导致这种以工程设备为基础的理论课程的讲解并不能起到良好效果。将传热学的基本理论渗透到日常生活现象的实例中,通过对这些生活现

  【摘 要】传热学是高校能源动力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工程和日常生活都十分紧密,然而由于学生实践以及工程背景知識的缺乏,导致这种以工程设备为基础的理论课程的讲解并不能起到良好效果。将传热学的基本理论渗透到日常生活现象的实例中,通过对这些生活现象及规律的分析来讲授传热学的基本理论。课堂实践表明,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热学;实例教学;教学效果;实践

动力学论文发表

  一、引言

  传热学是能源动力类高等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认识到,由于学生对工业实践以及专业设备的知识的缺乏,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课程教学往往使得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变得困难。其结果是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却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而且更能进行实践应用。对此,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利用实例引问题,讨论分析,再理论渗透和结论总结的讲授方法,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学实践

  1.提一个好的实际问题。

  提出一个生活中或工业中常见的实例问题,引起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导热系数问题时,看到同学们每天晒被子,就提问为什么要晒被子呢?同学回答说这样晚上盖起来暖和啊?那么潮湿的被子为什么不暖和?和干暖的被子的不同在哪里?这是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互动思考这些问题。

  2.讨论和分析。

  讨论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讨论我们可以逐步将话题从实例引入理论,这就为我们后续的理论讲解奠定了基础。例如对于晒被子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讨论潮湿的被子和干暖的被子的主要不同在于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阳光照射,被子中会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是一种优良的保温材料,这样就会让身体散失的热量减少。这样通过讨论就问题层层展开,逐步引入正题。

  3.理论的渗透。

  将理论渗透到教学中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因此,如何将问题引入的有兴趣就显得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能力,对课程的学习会产生很强的推动力。在理论的讲述中,要做到有浅入深,由外围到核心的渐进式教学,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不感觉突兀,从而逐渐接受课程的知识。

  4.总结。

  对授课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初次学习一门课程知识,往往不能抓住重点,这是需要教师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提纲挈领的重点知识总结,以使得学生更容易抓住知识的核心和运用方法,对所传授的知识的领悟更加深刻。

  三、效果评价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将生活中和工业中活生生的事例灵活地运用与教学中,不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学生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懂得学习本知识的用途,从而提高对课程的认知度并提高学习效率。

  2.加深学生对课程核心理论的理解。

  实例教学的好处之一是促进学生对核心理论的理解,由于所举事例在生活或工业中经常发生,所以学生更容易记住并理解这些事例,通过对事例本身的认知来有效加深对核心理论的认知和掌握。实践证明,这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例教学的最大好处是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有效地统一起来,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让学生对实践多了一份思考,对以后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郝一川,苏小林.案例教学法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0,24:75-76.

  [3]郑建东,陈纲领,王余杰等.生活实例在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化工,2018,47:136-138.

  推荐阅读:《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围绕“紧扣新课标、引领新表达”的办刊理念,通过与众不同的选稿和极具实用性的栏目设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3763.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