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社区教育初探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社区教育初探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社区教育服务地区,面向大众,提升社会成员的能力素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特色化是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准确把握社区教育发展方向,有效规划发展特色社区教育是保证社区教育持续成长、助力于经济建设的保障。本文运用社会管理学和教育

  摘 要:社区教育服务地区,面向大众,提升社会成员的能力素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特色化是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准确把握社区教育发展方向,有效规划发展特色社区教育是保证社区教育持续成长、助力于经济建设的保障。本文运用社会管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阐释了社区教育具备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实践经验,剖析当前特色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建设模式,从区域经济视角对发展特色社区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特色;社区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期刊发表

  推荐阅读:河南省的经济类核心期刊有多少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本社区各种教育资源来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趋势的必然产物,是与市民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国外,因社区发展较早,在20世纪初对城市社区就有很多的研究,有关社区教育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罗伯特(Robert.E.park)、威廉(William Foote Whyte)等人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中认为社区服务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0年代欧美兴起“新社会运动”“反贫困之战”等社区项目建设,推动了社区发展,又兴起社区理论。在80年代,其研究重点在社区服务与城市建设上,在社区教育对象上以青年人为主逐渐转为以成年人为主来提升成年人生产技能,以提升成年的就业能力。其大部分课程为家政、美术、保健等。

  与美国社区教育有所区别,德国社区教育开展是以育儿知识、家务等居民感兴趣的内容为主的民众教育,在“邻里之家”开展。国外社区教育设施最全面的是日本,日本公民馆是社区教育主要场所,为退休人员和妇女儿童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主要以疾病防控知识和防震逃生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这些国外社区发展经验及相关社区理论对我们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开展社区教育研究有很重要启示。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没有形成独立体系的社区教育。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加强社区教育,力争有效地融合各类学校与社区教育。自此社区教育体系开始建立。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社区教育在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快速轨道。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日趋丰富,理论框架基本完善,国家政策导向明确。社区教育发展也成为教育实践热点领域。而社区教育研究和探讨的兴起,则出现了大量的关于社区教育的理论成果,如早期的研究:中华民国社区教育学会主编的《各国社区教育》、杨应崧所著的《各国社区教育概论》,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念、管理、实施组织、资源等方面,关于社区教育服务地区经济建设方面的研究少有论证。但前人的研究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极具指导意义,推动着社区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发展。

  在历史时期由于社区教育范围较窄,社区教育是以所在社区组织为执行主体开展的教育,开展各种文化休闲活动的教育,娱乐性和地域性特征突出。在新时期,社区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社区教育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力量。全国各地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坚持社区教育以民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方向,通过各种培训活动,特别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来促进整个社区成员素质的提高。通过社区教育对社会各类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了职业技能,也拓宽了下岗再就业的途径;成人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农民工、残障人员开展,增强这类人群的谋生能力,减轻了地区政府经济负担,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很显然作为面向大众,以提升社区成员的素质,实现终身教育为目标的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研究社区教育与本地经济建设的关系可以明确社区教育定位,使之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我国终身教育的背景下,研究发展社区教育助推地区经济建设具有时代战略性意义。

  本文以区域经济视角下社区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遵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剖析区域经济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的关系,归纳总结当前社区教育现状与问题,综合分析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建设模式并总结经验与启示,提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社区教育的途径。

  一、社区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一)社区教育服务地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任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对人的需求。现代城市、乡镇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的重要建设者。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对这些劳动者的要求和他们自身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社区教育所体现经济功能来看,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社区教育的发展及存在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教育体现出的经济功能,一是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二是社区教育为社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能源、设备、资金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条件,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更是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社区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居民,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和技巧,进入生产领域开展生产活动,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生产力。社区教育面向大众,服务居民,无门槛,零费用,为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劳动者提供了实际而方便的学习条件,使劳动者焕发出更多的能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中,提高勞动效率,创造更多的产出,区域经济效益自然呈现出来。

  (二)区域经济发展引导社区教育发展方向,二者融合发展

  经济发展和社区教育存在正相关性。经济发展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对社会教育的引导作用是显著的。当地区经济向哪个方面发展其教育机构的教育层次、结构、人员技术、规模重点就会指向那个方面,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培育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社区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有了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地区经济就会得以持续高速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使本地区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教育之中去,使教育包括社区教育有更多发展的空间,促使社区教育的教学质量水平、发展速度与规模以及层次类型结构都得到提升。反之则会受到社区教育受到制约。事实表明,区域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社区教育比较发达,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区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条件,这样社区教育才会有良好的前途。这是社会发展理论中融合发展机制的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社区教育特色化认识及当前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困境

  (一)社区教育特色化认识

  社区教育特色化表现为社区教育个性发展和品牌发展,社区教育特色化建设要基于社区教育的现实土壤,追求独特和创新,其内容包括社区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是与地区建设优势相吻合,建立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基础上的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对特色社区教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特色社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为指导,要根据社区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居民结构等现状,科学规划,优化目标,优化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发展,实现社区民众多层次终身学习的目标。

  (二)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困境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并持续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而中国特色社区教育建设也同时发展,特色化建设已经形成社区教育热点领域和舆论焦点。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因面临种种问题而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1.特色建设认识上存在偏差,缺少科学规划。对特色建设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对社区教育个性发展和品牌发展需要及如何促进社区发展,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终身学习的需要挖掘不够。实践中没有深入结合社区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居民结构等现状搞特色教育,更谈不上科学规划,优化目标,优化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展特色建设。这就形成一哄而上,特色化或特色泛化、缺乏持续性种种原因导致特色建设流于形式,忽视了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主要需要,背离了社区教育的宗旨,将会难以持续发展下去,特色建设终将有名无实。

  2.起步晚,各种资源欠缺,制约特色社区教育发展。各地社区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法规制度建设、教育体系建设、教育资源建设欠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职业教育培训有更大的需求,同时突显出多元化需求,在工业、经贸、高科技和管理等领域的教育需求增多。基层社区教育机构,特别指出的是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基础薄弱,无法满足这些需求。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尚未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较为缺乏,城市优质社区教育资源难以辐射到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共享。另外,我国大部分农村牧区中职院校受传统办学思想制约,较少社区教育经验。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教育的特色发展。

  3.特色建设缺少完善的机制、体制保障。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居民对社区教育功能、服务多元化需要增大,需要完善的社区教育治理体系来支撑社区教育的实践与运行,需要各方面协作,政府部门、社区单位、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共建社区。而我国当前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尚未构建,社区教育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社区建设中常出现经费不足或不及时到位、缺少多方协作等问题,更谈不上特色社区教育建设了。

  4.缺乏科研助力社区教育,特色建设容易走进误区。科研应服务于社区教育特色建设,科学研究才能创新发展,特色化建设需要科研技术支持。社区教育特色化建设需要科研作为先导给社区建设以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社区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总体上科研水平较低,在体系建设、理论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缺少深入研究,特色建设缺乏正确指导。

  三、特色化社区教育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途径

  (一)转变思想,加强认识,准确把握特色社区教育的内涵

  正确把握特色社区教育的内涵就是要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出发,深入研究当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居民结构来挖掘特色社区教育的特色性,科学规划建设课程资源,开展社区教育,使特色社区教育的特色真正地体现出来,也才能使社区教育真正服务区域经济。对特色社区教育特色性的挖掘,一方面需要我们社区教育工作者深入地方社区调查研究,挖掘当地社区教育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开发社区教育需求。使社区教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真正树立起地区经济发展的品牌和特色。

  近年来,赤峰市社区教育机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将来的行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调整形成的市场变化,设立了与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紧密联系的特色专业。例如,赤峰宁城县天义镇铁东街道天北社区与宁城有限御绣轩手工制品公司合作,成立龙乡巧娘培训基地,为全县妇女提供了就业技能培训平台,3年累积培训了农民织手400余人,宁城有限御绣轩手工制品公司向工人提供绣品原料并有偿回收合格绣品,工人个人年创收近万元,为全县务工人员再就业开辟了新渠道,树立了特色社区教育的品牌,有力地支持了城乡区域经济发展。

  (二)依托电大系统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立足本地,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

  通过四级网络体系构建起向乡镇、村的延伸的教育网络。社区大学、社区学院、教学点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当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居民结构科学规划建设课程资源。一个地区社区教育开设专业应立足本地、符合地方社會经济发展方向,开展特色化社区教育,切实用于服务地方。社区教育特色化建设要建立在内涵建设的基础上,而没有内涵建设支撑的特色建设将是空中楼阁,一切将流于表面和形式。宁城县天北社区开展的社区教育,包含了社会文化生活和职业技能两大方面,融入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拓展了社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开创了社区教育的新天地。同时,通过向社区教育提供培训场所、共享学习基地、提供师资建设、拓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数字化课程,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教育内涵的发展,打好社区教育发展基础,为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三)成立“职社融合”形式的管理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发展特色社区教育

  社区学院落户职业学院,把职业院校的优势资源、特色资源融入社区学院,成立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基地,成为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榜样,这是一个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便利且有用的渠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522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