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禽肉类产品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畜禽肉类产品是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和价格变化直接关系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农民的收入。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畜禽肉类产量变化、进口情况及市场价格波动特点等的梳理分析可知:近十年我国牛、羊肉产量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猪肉产量则呈
摘 要:畜禽肉类产品是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和价格变化直接关系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农民的收入。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畜禽肉类产量变化、进口情况及市场价格波动特点等的梳理分析可知:近十年我国牛、羊肉产量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猪肉产量则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禽肉产量呈波动性走势。牛、羊肉进口量呈逐年增长之势,猪肉和禽肉进口量则周期性很强。近五年我国牛、羊肉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禽类市场价格基本平稳,而猪肉市场异常,畜禽肉类市场价格波动具有季节性。稳定畜禽产品市场需加强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抓好畜禽肉类市场调控,加强信息共享和监测预警,积极推进种养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线上电商+线下直销”销售模式。
关键词:畜禽肉类产品;市场分析;肉类产量;肉类价格
作者:昝梦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逐步下降,而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产品消费量大幅上升[1]。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肉类消费量快速增长,1978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9千克,2018年达到63千克[2],肉类产品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消费品。畜禽等肉类产品作为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和价格变化直接关系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农民的收入,因此分析其市场形势,展望未来市场变化,探寻其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十年我国畜禽产品产量变化
(一)牛、羊肉产量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
统计分析显示,2011-2020年10年间我国牛、羊肉产量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牛肉和羊肉总产量分别达到672万吨和492万吨,相对于2011年的611万吨和398万吨分别增长了10.0%和23.6%(见表1)。牛羊肉产量逐年增加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出栏率增高。近年来国内牛羊肉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导致“杀青弑母”现象愈发普遍和严重,牛、羊整体出栏量上升但存栏下降。2020年全国牛、羊分别出栏4 565万头和31 941万只,比2011年增加364万头和5 279万只,分别增长8.7%和19.8%(见表2)。二是得益于单产的提高。人工授精、短期育肥等实用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我国家畜平均胴体重得到了显著提高。2020年屠宰肉牛平均胴体重约为 255.0 千克/头,比2011年提高了110.2%[3]。
(二)猪肉产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
2011-2014年我国猪肉产量呈增长趋势,2014年达到顶峰5 821万吨(见表1)。然而,在环保高压态势下,从2014年起,一些中小养殖场纷纷退出,全国生猪存栏量一直处于小幅下滑的状态,2014年存栏量为4.66亿头,到2018年下降到4.28亿头,4年降幅8.1%[4]。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以来整体也在小幅下滑,2014年出栏7.35亿头,到2018年下降到6.94亿头(见表2),4年降幅5.6%。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产业更是雪上加霜,存栏锐减,2020年生猪出栏52 704万头,相比2018年下降高达24.0 %。
(三)禽肉产量呈波动性走势
2011-2012年我国禽肉产量有所增长,2012年全年禽肉产量达 1 823万吨(见表2)。但2013年受H7N9禽流感影响,我国家禽生产大受影响,禽肉产量首现负增长,特别是黄羽鸡遭受了活禽市场暂停的巨大冲击,产量大幅下降。由于禽类生长周期较短,繁殖较快,加之养殖水平和疫病防控力度不断提高,禽类产品产量逐渐得到恢复,2014-2020年禽肉产量逐年增加,由1 751万吨增长到2 361万噸(见表1),年均增长率达5.8%。
二、近五年我国畜禽肉产品进口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猪肉进口439.22万吨,同比增加108.34%;鸡肉进口143.30万吨,同比增加98.28%;牛肉进口211.83万吨,同比增加27.65%;羊肉进口36.5万吨,同比下降6.29%(见图1)。
图1 2016-2020年我国主要畜禽肉产品进口情况根据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及相关公开数据整理而得。
(一)牛、羊肉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近几年,国内牛、羊肉价格长期处于高位,但国际牛、羊肉价格却呈下跌趋势,因而刺激了相关产品进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从发达国家进口来填补供需缺口成为常态[5]。整理过去五年我国畜禽肉类进口数据发现,牛、羊肉进口量呈逐年增长之势。2016年我国牛肉进口量为58.0万吨,之后逐年增加,到2020年已经突破200万吨,达到了211.8万吨,翻了3.6倍。从进口总量及增速来看,羊肉的需求增量没有牛肉那么大,但整体也呈上升趋势,2020年羊肉进口量为36.5万吨,相比2016年增长了65.9%。
(二)猪肉和禽肉进口量周期性很强
相比牛、羊肉,猪肉和禽肉进口量则周期性很强。猪肉的进口量和国内的猪生产周期重叠,2016年猪肉价格处于上一轮景气周期顶点时,猪肉进口量达162.0万吨,同比前一年猛增110%;而2017年、2018年猪肉进口量连续两年下跌;到2020年,猪肉进口量也超2016年创出新高,同比2019年翻了一番。近五年,我国鸡肉进口量变化与猪肉基本相近,2016年全年鸡肉进口量为56.9万吨,2017年降低至45.0万吨,随后又连续增长到2020年的143.3万吨,相比2016年增长了151.8%。
由于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肉类产品供需缺口逐渐扩大,国内对进口肉类产品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因此,未来几年我国畜禽肉类产品的进口量还会不断增加。
三、近五年我国畜禽肉类市场价格变化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大,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6]。但近些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畜禽肉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明显,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一)牛、羊肉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禽肉市场平稳
随着我国肉类消费逐渐全民化、常态化,市场供应和需求不一致问题日益突出,加之畜牧养殖中人工、运输、环保等成本的增加,肉类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牛、羊肉市场价格一路走高(见图2)。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公布的农产品价格显示,2021年2月份牛、羊肉平均价格高达88.7元/千克和87.1元/千克,创历史新高,比2016年2月的牛、羊肉价格(64.3元/千克和58.3元/千克)分别增长了37.9%和49.4%。
在国内牛、羊肉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的形势下,禽类因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其产品在国内有充足的产量,总体市场价格变化不大(见图3)。
(二)生猪市场价格呈现异常波动
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价格表现出异常波动,从2016年以来价格持续回落,到2018年5-6月全国猪肉均价每千克跌破20元(见图4)。造成这轮价格下跌的原因:一是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盲目扩张而导致猪肉市场供过于求;二是由于环保拆迁导致大量生猪非正常出栏。三是遭遇进口猪肉的持续影响——中国从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的猪肉均价都低于国内市场售价,国内市场遭受严重冲击。但随着国家对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强,许多中小规模养猪场及散养户陆续退出,生猪产能下降,市场供应量减少,加之2018年8月我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并全国性扩散,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更是大幅下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9年12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37.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1.4%,全年累计出栏量同比下降24.6%[8]。目前猪肉仍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在全国肉类生产中的占比超過60%,因猪肉刚需比较大,随着生猪存栏、出栏量的锐减,加之秋冬季节肉类消费量的增加,供需严重失衡,导致生猪类产品价格从2019年7月左右开始迅速攀升,11月份全国活猪、猪肉、仔猪平均价格高达34.89元/千克、54.91元/千克、77.75元/千克,与7月份相比,短短4个月分别翻了2.0倍、1.98倍和1.83倍[7]。
随着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升级以及非洲猪瘟疫情引发的猪肉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牛羊肉及禽类产品发挥了替代效应,消费需求明显增长,市场价格也出现大幅提高,2020年生猪商品市场价格慢慢趋于缓和。
(三)畜禽肉类价格波动具有季节性
仔细观察牛羊肉市场平均价格规律不难发现,我国牛羊肉价格具有季节性波动的特征,一般在秋冬季出现价格高涨,至春节期间达到高点,然后春夏季回落,至6月份左右最低。2020年春节前全国牛羊肉价格一路上涨,春节期间到达高峰,2月份全国牛羊肉价格平均值分别为85.5元/千克和82.3元/千克。春节过后,3月份牛羊肉价格开始回落,到6月份最低,分别为81.8元/千克和78.1元/千克,虽有小幅回落,但同比增长18.4%和14.0%见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网站公布的农产品价格。。禽肉市场价格整体也呈上升趋势,且表现季节性波动,但是特征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我国禽类饲养量大,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四、行情预判与对策建议
(一)畜禽肉类市场行情预判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疫情发生以来,国内采取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政策加上部分地方的“封村封路”,造成一些地方“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受阻,出现农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畜禽养殖所需饲料难以及时补充以及种畜禽无法调运等问题,给我国畜牧生产带来了巨大冲击[8]。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将趋于常态化,加之国内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饮食结构的变化,在猪肉持续偏紧的情况下,鸡肉仍是猪肉的主要替代品,预计2021年全年肉鸡出栏量和肉产量仍保持增长态势。生猪生产短期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居民肉类消费的持续转型升级,牛羊肉消费仍将保持小幅增长的趋势,因此,牛羊产业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存栏均有望小幅增加。在肉类产品供不应求的形势下,预计未来我国猪肉和牛肉进口会继续明显增加,羊肉进口小幅增加,禽肉进口将温和增加。春季后全国肉类产品市场价格虽然有季节性回落,但是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推荐阅读:《当代畜禽养殖业》(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主办的畜牧科技普及性刊物。旨在宣传党的有关畜牧业生产的方针、政策,普及畜牧业科学技术知识;交流经营和管理生产的经验,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科技知识和发展动态,提供和传播畜牧业产、供、销信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2001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05-13安徽省农村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2022-05-13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农业优质期刊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3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4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5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6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7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8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3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省级《茶叶通讯》
- 6省级《甘肃林业科技》
- 7省级《南方农村》
- 8省级《新农业》
- 1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2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3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4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5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6核心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7核心级《水土保持通报》
- 8核心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3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5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6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7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8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018-01-12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22018-07-1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意义
- 32019-03-20机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22-04-20中越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
- 52021-12-10农村乡镇物流末端配送现状分析和建议
- 62020-02-20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 72022-02-26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82022-05-10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展望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