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玛曲县气候特点及气温变化趋势研究

玛曲县气候特点及气温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 根据玛曲县降水量、日照、气温等数据资料整合归纳,总结该县气候特点,并对气温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26年平均气温为1.6℃,年际变化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1998和2003年升温剧烈。一年中112月平均温度接近于正态分布。年际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摘要 根据玛曲县降水量、日照、气温等数据资料整合归纳,总结该县气候特点,并对气温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26年平均气温为1.6℃,年际变化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1998和2003年升温剧烈。一年中1—12月平均温度接近于正态分布。年际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综合温度月际变化,则有明显雨热同期特点,平均日照时数也在缓慢上升。该区域内气候有明显干旱化趋势。

  关键词 玛曲县;气候特点;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气候论文发表

  位于黄河九曲首曲的玛曲县,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属于明显的高原大陆性高寒濕润区,气候严寒,多雨雪大风,无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之别。冷季长达314 d,漫长而寒冷;暖季51 d,短暂而温和。雨水集中,日照充足,辐射强烈,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1.8℃,冬季最低气温为-21℃,夏季最高温为20.6℃,年均降水量为593.3 mm,年平均日照2 594.8 h,日照率为61%,辐射量大,年总辐射为109.8千卡/cm2。该地海拔高,在3 500~3 800 m之间,辐射量大,牧草生长期短,为190 d。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玛曲县气候动态变化加以研究。

  1 玛曲县气候特征

  1.1 降水量特征

  玛曲县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量达到333.2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1%;春季降水量达到110.2 mm,占全年降水量18.6%;秋季降水量为138.1 mm,占全年降水量23.2%;冬季降水量为12.2 mm,占全年降水量2.1%;具体季节年际变化详情(表1)。其中最高月降水量为122.8 mm,出现在7月份,最低降水量仅为1.8 mm,出现在12月份,降水量与气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主要分布于6—9月,明显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1—6月间增处于降水升高阶段至7月出现降水量峰值后,8月开始急剧下降,可概括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形态分布(图1)。玛曲县年际降水量在1980—2009年间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降水量为593.7 mm,倾向率为-1.5 mm/10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82年为810.7 mm,最小降水量出现在1997年,为448.1 mm。在1997年最低值出现后,降水量趋于稳定,其离散系数63%以内都保持在较低水平,整体波动不大。总结来说,枯水年较多,盈水年少,年际变化呈现明显的干湿交替特征[1]。

  1.2 日照时数特征

  玛曲县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81.2 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6.3%;夏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34.1 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4.4%;秋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08.2 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3.4%;冬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71.3 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25.9%,日照时数四季分布较为平均。在1980—2009年,玛曲县日照时数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日照时数达到2 594.8 h,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为2 880.6 h,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为2 194.8 h,其中1990—1999年平均日照时数较其他两个年代高。

  2 气温变化趋势

  2.1 月均气温变化趋势

  玛曲县一年之内最高温和最高降水量均出现在7月,最高温度为11.6℃,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为-8.5℃,均温在0℃以上的是4—10月,11月—次年3月是冰冻期。在1980—2005年的气温数据中,年初>0℃的时段主要是在4月上旬,共有15个年份出现此情况,占总比重的60%;年末>0℃主要集中于10月下旬,有14个年份出现此情况,占总比重的56%。在此25年间,年初>0℃出现在4月上旬的频次逐步增加,速率为0.046次/年,这说明气温变暖时间逐渐提前;同时年末>0℃出现在10月下旬的时间在逐步减少,而出现在11月上旬的频率则在波动增加,这说明气温变冷时间推后,综上所述,玛曲县一年之中冰冻期在缩短[2]。

  2.2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

  1980—2005年玛曲县年均温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多年间平均气温为1.6℃。1980—1989年间平均温度为1.32℃,1990—1999年间平均温度为1.6℃,2000—2005年间平均温度高达2.22℃。线性关系为y=0.0513x+0.9445,R2为0.47,有较强线性关系。近25年间增温速率为0.5℃/10a。均温最高值出现在2002年为2.38℃,高出平均值7%。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为0.5℃。在1984—1989年、1998—1999年、2001—2004年三个时间段升温比较明显,增幅分别达到了1.6℃、1.7℃、1.3℃。1982—1983、1999—2000年两个时间段降温明显,降幅达到0.7℃和1.2℃。

  2.3 年均最高温和最低温变化

  玛曲县在此25年间年均最高温和最低温均呈上升趋势(图2)。其中年均最高温的线性变化公式为y=0.0378x+8.454,R2为0.22,增速为0.3℃/10年,最大值出现在2002年,最大值,为10.2℃,最小值出现在1989年为7.9℃,有两个明显的增长期分别是1986—1987年以及进入1998—2002年,特别是进入1998年后,最高温都高于平均值;年均最低温线性变化公式为y=0.0639x-5.0938,R2为0.53,相较于最高温,年均最低温增幅明显,速率为0.6℃/10年,为最高温的2倍,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为-2.7℃,最小值出现在1983年出现在为-5.5℃,增长趋势大致和最高温相同。可以看出,最高温和最低温峰值都出现在21世纪之后,而谷值都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这和全球变暖趋势增强相吻合。1980—2005年间的极端最低温最小值出现在1991年,为-28℃,而极端最高温最大值出现在2000年,为25℃,两者变化较一致。

  推荐阅读:全球气候变化新形势与气候友好技术新潜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830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