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协同管理视角下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

协同管理视角下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中信息、业务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对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以品牌建设流程为主线构建区域农产品品牌主体,即农户、地方政府、农业协会、品牌

  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中信息、业务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对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以品牌建设流程为主线构建区域农产品品牌主体,即农户、地方政府、农业协会、品牌管理和传播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多位一体的品牌协同建设机制。

  关键词: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协同

农业论文发表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供需结构性问题开始凸显,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增加产量和提升品质的矛盾凸显,农民增收乏力,库存高企销售不畅。为此,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突出强调农业品牌化,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品牌强农的意见》明确指出,品牌建设贯穿于农业产业链全过程,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主要途径。为此,要求构建农产品品牌体系和发展机制,要求各级部门协同配合,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支持力度,加强品牌共建。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不仅仅是农户的任务,也离不开政府部门、农业协会、农业企业、品牌传播媒体等协同配合。为此,本文从协同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当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对于提升农产品品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协同管理的理念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Igor Ansoff于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将协同思想引入战略管理领域,他认为,協同是指企业通过各业务单元的相互协作,使企业整体价值大于各个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加总。杜栋认为,协同是指协调2个或者2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1]。协同论其实是一种系统论的思想,强调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1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地协同,甚至互相排斥,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最终会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地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聚集在一起,形成远超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的协同效应[2],即实现“1+1>2”的效果。

  协同管理的理念主要体现为系统在信息、业务和资源3个方面的协调整合,充分发挥组织系统的整合力。协同管理通过对组织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进行时空和功能结构的优化重组,产生一种新的聚合机制,实现整体系统功能倍增的协同效应。目前,对于协同管理认识主要有以下2种视角:

  1.1 组织内部协同 内部协同视角也即微观视角,研究的重点是组织内部系统的协同,学者们大多从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内部协同机制。杨汉东、杜栋研究认为,协同管理应从组织内部出发,整合组织内部资源,集中统一利用,搭建有效的内部信息沟通平台,实现无障碍沟通,强化业务协作的思想,实现内部协同式管理,创造大于各个部分简单加总的整体价值[1,3]。刘翔研究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拥有统一管理平台的系统,并运用SOA、WEB、Agent与数据库、网络计算、工作流等网络技术,以及WEB信息管理、智能管理、网络管理等方法来实现企业的协同管理[4]。朱志光研究认为,ERP实质上是后台核心数据系统与前台客户之间的一个大型应用系统,其目的是规范企业流程,有效协同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系统,做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相结合,最终实现对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的全面有效管理[5]。王君华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就是一个大的系统,企业与其下属子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应从系统的角度构建协同管理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相关要素和相关系统的合力,寻求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6]。

  推荐阅读:河南农业投稿有什么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723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