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智慧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智慧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9-06-06 10:1812

摘要:【摘 要】 古人对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是融入到传统文化中的,是在中国锦绣河山和主流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本文根据古人兴造园林的理论和园林实例窥见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智慧。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自然 园林经历了原

  【摘 要】 古人对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是融入到传统文化中的,是在中国锦绣河山和主流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本文根据古人兴造园林的理论和园林实例窥见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智慧。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自然

园林工程师论文

  园林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这四个阶段,进入到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开始对大自然进行无计划、无节制的索取,生产资料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问题。人们开始有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并有西方学者将新思想付诸实践。从工业文明开始,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1]。然而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大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没有显现出来,所以古人不是有目的性地在进行园林生态学的建设。

  1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文明智慧产生的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文明智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自然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自然风光秀美壮丽的中国国土上,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完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演变过程。

  1.1 自然背景

  中國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国土广阔,而且地形、地貌繁复,多条大江大河纵横,为世界其它古文化区所罕见,我国最重要的五种常态地貌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天然美丽复杂的自然景观给中国传统园林的景观建造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素材。

  古人对自然的向往无非呈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抛弃仕途、隐居山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所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便是身处闹市却想要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美好愿望。这种美好的愿望便印证了古人的人居生态环境意识是融入自然的。另外一种是将大自然的环境借鉴到自己的居住环境中,古人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并将所见、所感、所想通过移缩摹拟的方式呈现在园林中,这是古人对自然环境的遵从与崇拜。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布置居住环境,不打破生态规律的园林形式恰恰切合了现代园林所提倡的生态文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再一次表达了他对自然田园风光的美好愿景。《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景象便达到“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

  中国不仅地理环境优越,还有复杂的气候型,自北而南跨越六个不同的气候带,多样的气候条件是中国成为世界上植物种属最多的国家,为园林中丰富的植物配置提供了可能,丰富了园林中的植物群落。适宜的气候条件也促成了中国农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改善居住环境。

  1.2 生态文明智慧产生的文化背景

  儒、道、释三家学说是指导古人思想意识形成的主要内容。儒家学说中的“君子比德”即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象征君子之美德。古人常常以岁寒三友即松、竹、梅来象征君子,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这样的比喻可以看出古人对自然之物的尊崇。

  道家美学思想崇尚自然美,追求世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返璞归真状态。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可谓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深刻揭示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道理。

  释家以事事圆融为理阐述自然万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物物相依、互为因果、圆融无碍的生态统一整体[3]。

  2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举例分析

  园冶作为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我们可以在园冶的造园理论中窥见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智慧。

  2.1 植物

  《园冶》中提到“苏州虎丘山,南京凤台门,贩花扎架,处处皆然[5]”,意思是说苏州虎丘山和南京凤台门的卖花人为了迎合世俗审美眼光,就把花扎成固定的形状样式,这样做却是违背了植物自然生长的天性,到处都是这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计成所倡导的古典园林的营造要追求自然野趣,反对按照世俗眼光随意改造破坏事物形态,任其自由生长,保护其原始形态便是完美的。

  据记载拙政园“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 [4]”,由此可知拙政园多积水,建园者因地制宜,利用积水成池,池周辅以植物。荷风四面亭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亭上有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对联描绘了荷风四面亭周围的植物配置。用现代生态学的眼光来看,拙政园中大面积种植的柳是耐水湿的乔木,搭配满池荷花,符合适地适树的原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则是形容大明湖的四周都种植着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由此可见,荷风四面亭的植物景观便有大明湖的自然景观的缩影。

  推荐阅读:《福建果树》提供果树科研、开发、生产信息,为发展果树业和促进水果基地建设服务,本刊以南方果树为重点,着重报导热带亚热带果树科研成果,学术活动、技术经验、生产动态和国内外果树科技信息。稿源充裕,选稿范围广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388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