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因素以及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因素以及检测技术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农业期刊征稿论文发表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因素以及检测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对食品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食品消费逐渐由价格敏感型转变为质量

  这篇农业期刊征稿论文发表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因素以及检测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对食品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食品消费逐渐由价格敏感型转变为质量敏感型。

  关键词:农业期刊征稿,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检测技术

农业期刊征稿

  农产品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减少病虫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最近几年,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时,会增加农药的使用剂量。虽然说人们的生存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但是某种程度会带来环境污染,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1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分析

  1.1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宏观因素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素的特点包括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所以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需要做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上。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成效显著,但是还是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惩罚的力度比较差,很难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对农业安全进行规范,而且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将管理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其次,相比较国外的标准,目前我国的安全标准分类还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分析农产品残留农药技术这块,专业人员比较少,检测手段较为落后;再次,目前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很多,机构体系较大使得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规章制度以及监管标准存在有明显的差别;最后,重复购买监管的资源,资源出现了明显的浪费,农产品的安全管理效率也很难进一步的提升[1]。

  1.2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微观因素

  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包括了生产、运输、配送、包装和销售等,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员工可能都会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意识、知识以及技术投入都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认知和意识会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员工行为产生影响,如果说农产品生产经营人员缺少自律的意识,在生产环节以次充好,添加有毒的原材料就会极大的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小农户是农产品生产的源头,教育水平比较低、信息闭塞、农户的安全认识比较差,这就会直接的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知识和技术也会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不管是直接生产的农户,还是负责加工的企业,都要掌握农业质量安全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农产品的污染。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极大影响的是源头的污染,所以农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残留农药的检测极为重要[2]。

  2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检测技术

  2.1生物测定技术

  选定生物的品种,确定检测的生物样品,根据生物之后的反应来确定农药的残留情况。比如说家蝇较为敏感,可以用它来观测新产品样品中的中度情况,来确定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是否符合规定,而且联系病菌的生长抑制速度来确定农产品杀菌剂的残留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检测,是不需要提前处理样品的,也不需要配置检测仪器,但是对农作物的要求相对较高,食物中毒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检测出来,但是这种方法无法确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

  2.2理化检测技术

  理化检测技术包括很多种,有液相、气相色谱法等。气相色谱法是将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比较适合可以挥发的农产品检测;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体,比较适合可以分解的农产品检测。两种方法的灵敏度极高,可以定量分析农产品中的残留物,也是目前比较得到普遍认可的检测方式,但是这种检测耗时比较长,需要用到专业性比较强的仪器,投入的成本比较高。色质联用法是将色相液相以及质谱联系起来,能够准确检测出农产品的化合物的结构,但是需要用到专业的技术和仪器进行检测;毛细管电泳法是通过毛细管和高电压将农药残留的成分分离出来,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2.3其他的检测技术的应用

  常用的农产品的检测包括仪器和化学两种,具体分成化学法、免疫分析法等。所谓的化学法主要是指利用金属离子催化剂让农药变成可以水解的物质;酶抑制法主要是指利用农业靶标的受抑制程度来判断农产品的有机磷的含量;免疫分析法则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以及可逆性进行结果,通过比较颜色的方法来判断农产品中的农药的残留量[3]。

  3结束语

  虽然说在推动农产品的安全管理这块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分析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检验标准,尚存在有诸多的问题,还需要政府、农户以及加工企业不断的配合,为推动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作出努力,不断的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检测水平、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极大的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根本上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文娟.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因素及检测技术[J].现代食品,2017(23):42-44.

  [2]邢艺凡.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5):69.

  [3]刘绮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3):93+96.

  作者:郑福朋 李冲 单位:略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推荐阅读:《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229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