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以及应用领域对植被的影响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林业工程论文投稿发表了煤炭开采以及应用领域对植被的影响,北宋时期是冶铁和煮盐的高峰时期,因为燃烧过多的木炭和秸秆,很多植被遭到破坏,论文首先概括了北宋煤炭的开采与应用,宋代开启了中国大规模开采应用的新时代,那么煤炭的应用领域都有哪些呢?
这篇林业工程论文投稿发表了煤炭开采以及应用领域对植被的影响,北宋时期是冶铁和煮盐的高峰时期,因为燃烧过多的木炭和秸秆,很多植被遭到破坏,论文首先概括了北宋煤炭的开采与应用,宋代开启了中国大规模开采应用的新时代,那么煤炭的应用领域都有哪些呢?
[关键词]林业工程论文投稿,北宋,煤炭,植被,危机
一、北宋煤炭的开采与应用
北宋冶铁手工业盛行时期,仅徐州利国监就不下十数,可见徐州北宋冶铁行业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当徐州面临木柴短缺的问题时,燃料危机使其冶铁工业区的地为岌岌可危。后苏轼派人在本州白土镇找到了煤代替木柴使用,才让徐州恢复了勃勃生机,带来万人争相观看的欣欣景象,开创了冶铁业精悍无比的新局面。因为有了煤炭作为燃料,使徐州所铸造的兵器相对以前来讲锋利许多。
因为质量的提高,徐州每年打造的各种兵器都被朝廷大量征用,简直不可胜数,在此基础上还每年铸造钱币超过三十万缗,数量十分可观。显而易见,徐州的冶铁技术和生产技术因为有了煤炭作为燃料而更上新的台阶。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即说:“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官贾所聚,其民富乐,凡六十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
(一)宋代煤炭使用情形
宋代时期煤炭才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且又以开封城使用最盛。南宋人庄绰有“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然薪者”的说法,宋代的汴京有数百万人家使用煤炭,看起来似乎有点夸大其词,但能看出当时煤炭的使用确实较为普遍。当时煤炭生产再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要数华北,生产速度快,产量高。宋人朱翌指出,“石炭自本朝河北、山东、陕西方出,遂及京师”,可见开封所需煤炭,由河北、山东、陕西供应较多,而这几省都属于华北地区。
尤其是当时的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的煤炭生产在宋代占据重要地位。昔日怀州位于今河北西路最南端,孟州则位于京西北路北部黄河北岸。这一地区是现今河南省的焦作煤矿,也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区,是北宋开封的重要煤炭供应地。熙宁元年(1068)神宗下诏称:“石炭自怀至京,不征”。汴京窑务柴与石炭兼用,其石炭也是来自怀州,史载:“其石炭自于怀州九鼎渡武德县收市。”据《文献通考》所载东京仓储规制,“永济、永富二仓,受怀、孟等州所运,谓之西河”。
(二)宋代煤炭开采之原由
煤炭早在两汉时期就开始使用,但真正大规模的开采应用却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宋代开始,人口快速增长,达到一亿以上。人口的增多,所需的土地也增多。因此,人们在耕种现有土地的基础上继续开垦荒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逐渐上升到5.6亿亩,且呈持续增长趋势;其次,北宋的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工业,增长速度相对农业、商业而言更快,这就需要大量的燃料供应。为了开采燃料,越来越多的人砍伐林木,使环境负荷更重,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燃料危机;
第三,北宋的煮盐业,冶铁业等高能耗手工业生产部门发展迅速,所需燃料日益增大,加剧了燃料危机。
第四。木炭、木柴等传统燃料短缺为煤炭的英勇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恰当的时机。是以,尽管煤炭被用作燃料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其地位也依然不被重视,一直到宋朝这种局面才逐渐改变。北宋大量开采煤炭之由除了上面所阐述的以外,还关系到冶铁工业、制磁工业的发展。这两种手工业都需要充足的燃料,才能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至于能源短缺,影响其发展。所以,面对这种薪柴匮乏的局面,北宋统治者和官员不得不考虑新的燃料。这时,自两汉开始使用的煤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此开启了中国大规模开采应用煤炭的新时代。
二、煤炭应用的领域
(一)煤炭与冶铁业
1.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宋代采取了新的方法冶炼钢铁,如将锻钢法应用于杂炼生铁。“杂炼生铁”即将熟铁与生铁重叠锻打成钢。北宋年间的《本草图经》对此有记载:初炼去矿,用以铸泻器物者,为生铁。……为鑐铁,亦谓之熟铁……用以作刀剑锋刃者,为钢铁。钢铁是由生铁和熟铁一起锻造而成的,这样的钢铁更为锋利。冶炼钢铁是有条件的,尤其是温度方面,要达到需要的高度。
2.煤炭的应用对冶铁的影响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年),每年生铁产量达360万余公斤;至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年产量增加到400多万公斤。以治平年间生铁的年产量计算,每年木柴的消耗量至少达12万立方米,需要毁林2.5万亩。可见以木柴作为冶铁的燃料,其对森林的损耗是非常大的。相反,若用煤炭作为冶铁的燃料则不但能降低成本,节约资金,还能解燃料短缺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煤炭还具有木炭没有的优点,即燃烧温度较高、火力强大、资源充足,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冶铁的效率。
(二)煤炭与煮盐业
1.发展盐业的原因
(1)食盐对人民的身体有益《管子•地数》对此亦有记载,即“恶食无盐则肿”,日常生活中若不食盐则身体会浮肿,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食盐的重要性,即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首先,盐在人的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做菜、煲汤。无论是煎、炸、蒸、炒食物,如若没有盐作为调料,那么都是食之无味的,体会不到食物的美味,对于人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其次,盐对人的身体的有益。盐中含有许多对人的身体有利的成分,将食盐用量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能够抵御某些疾病的产生,反之则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说,食盐对人体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是北宋政府的征税对象之一,尤其是榷盐能够为国家提供丰厚的利润,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征收盐税也成为北宋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为了使盐业更加顺利的发展,北宋政府特意为其建立专管盐务的机构,确立了征收盐税的具体原则和办法、集中力量从事盐业的生产,鼓励其发展。北宋时,“盐之入官,淮南、福建、……斤为钱四,杭、秀为钱六,广南为钱五……利有至十倍者”。此句话描述出来了盐的利润可达十倍,对于冗费、冗兵、冗官现象十分严重的北宋来讲,盐业可以保证国家的军费、官员的俸禄,可见地位十分之重要,几乎成为充实宋代国库、维持北宋财政开支的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制盐业的燃料消耗我们通常所说的盐不仅仅是一种盐,它是海盐、井盐、池盐等多种盐类的统称。而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则是海盐,在北宋产量相当之高。宋代学者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对盐的生产也早有记载,煎炼海盐的工序繁多,包括刮土淋卤、置灶煎煮等五六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较高的温度,这就决定了大量的薪柴消耗量。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自北宋开始,煤炭代替薪柴成为煮盐的新燃料。
三、煤炭的开采对森林植被的影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虽然使用木柴可以缓解能源危机,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生态破坏,尤其是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给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人认识到了樵采对森林植被的消极影响,并留下了不少的名诗佳作。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就曾在《水调歌头》写道:“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强调种植杨柳可以美化环境,为两旁道路增添一片绿荫;当时另一位有名的词人以及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担任知府时也在西湖的堤岸旁写下“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的千古名句,为西湖的自然风光增添了文学意味。
北宋森林植被的锐减,虽然能够缓解燃料危机以解燃眉之急,却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森林植被的破坏也给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威胁,影响它们的生存、生长。因此,宋廷需要对此加以重视,不能顾此失彼。随着煤炭的开采和应用的不断增加,薪柴、木柴的使用日益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森林植被的压力。
四、历史启示与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经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往往忽略了能源的循环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以至于产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是可以调和的,在不危害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向前发展,既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作为目标,又把保证生活质量作为重点。
当今世界是一个工业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界,与人口发展的脉络相一致。工业的高度发展,对燃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是以煤炭的应用对植被的压力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它的负面影响。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既相辅相成又对立排斥,因此我们在认识到其可取之处时,也要注意其差强人意的一面。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当代人的利益,还应顾及后世子孙是否能从中获利。政府应借鉴前人经验教训,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关注环境的防治与控制、关注生态保护,积极反思当代的资源利用模式,展望人类未来的前景,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人生观,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所谓“功在当代,惠及子孙”。
作者:胡月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
推荐阅读:《热带林业》为海南省林学会、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综合刊物。主要读者对象为林业科研、教学工作者、管理部门及广大林业战线职工等。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1465.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05-13安徽省农村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2022-05-13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 2024-11-18金融学专业的论文选题方向推荐
- 2024-11-01教育核心期刊有哪些
- 2024-07-12学术论文初审是谁在审?审什么?审多久?
- 2024-07-02管理学cssci期刊目录(36本)
农业优质期刊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3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4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5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6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7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8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3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省级《茶叶通讯》
- 6省级《甘肃林业科技》
- 7省级《南方农村》
- 8省级《新农业》
- 1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2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3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4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5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6核心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7核心级《水土保持通报》
- 8核心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 《中国学校卫生》
精品推荐
- 1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3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5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6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7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8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018-01-12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22018-07-1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意义
- 32019-03-20机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22-04-20中越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
- 52021-12-10农村乡镇物流末端配送现状分析和建议
- 62022-02-26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72020-02-20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 82022-05-10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展望
- 1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2025-04-24声音与振动杂志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期刊收稿方向
- 32025-02-12“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
- 42025-02-12羊肉消费市场调研
- 52025-02-12文创产品营销策略
- 6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72025-01-15经济学英文论文好发的期刊《Energy Economics》
- 8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