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策略研究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9-09-29 10:1512

摘要:摘要:近几年,我国在水利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始实施,水利工程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本文围绕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管理的策略和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治理;

  摘要:近几年,我国在水利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始实施,水利工程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本文围绕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管理的策略和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治理;河道治理;策略

水利工程师论文

  《水利建设与管理》(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水利部水利建设管理总站主办。主要宣传报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工程加固、防洪抢险、河道整治、水利资源利用、经验交流、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以及科技信息等。

  1引言

  水利工程项目是保障国家用水安全的基础工程项目,在防治自然灾害、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据水利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在2018年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总计6872.7亿元,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奠定了资金保障。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维,河道治理问题也暴露出来,制约着水利工程项目效能的充分发挥。为此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项目的河道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首先,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能够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河道水体环境质量直接对水资源利用工作造成影响,通过对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水体质量,避免水体环境污染,为河道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优良的前提基础。其次,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河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通过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环境的抗污染能力,发挥出水利工程项目的生态价值,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道治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河道淤积问题,防洪能力弱。河道两侧缺乏护岸,防洪堤坝安全等级弱,防洪能力不足。再加上河道运输行业的兴起,通航河道中行船过程加剧了对河岸和堤坝的冲刷,长期如此导致河流堤坝出现裂缝或局部坍塌现象。陆地和河流规划不科学导致河道边窄,河道淤积严重,降低了河道抵御洪水灾害的能力,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河道形态发生变化。造成河道形态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多个,如违规开发建设项目占据河道、人为改造河道为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协调,这些行为或因素会对河道是水资源平衡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人为改造渠道或建设直立式户岸会破坏河道原有的天然断面形态,打破河流水域的生态系统平衡,河道形态一旦发生改变,随之影响到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是河流污染问题。河流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环境,其存在的污染风险很高。工业废水的排放、居民生活污水的倾倒、河道岸边垃圾的堆放等极容易引发河流水环境的污染,导致水生动植物死亡,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平衡。水污染的问题是当前我国河道治理中的重要问题。

  4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及管理策略

  首先,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进行统筹规划。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在河道治理工作上也需要进行多方面考量,尽可能使河道治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系统性。在河道治理施工项目中,应从水利工程的运维目标出发,同时兼顾到城市周边的建设规划,还要将生态环境和谐的理念融入其中,得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规划方向和具体策略。在统筹规划工作中,要注意到河流的主要走向、河流的护岸情况、河流断面、河流污染防治等关键问题,以实现河道建设目标,同时尽可能维护好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其次,加强对河道水体环境监管力度。对一些河流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同时加强河流入水口污染物监测工作,防止污染物对河流继续污染。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用环保型材料代替对环境有危害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建筑施工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应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禁止随意堆放,污染河流周围环境。环境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加强对河道后边工业企业的环境督查和监管,督促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降低污水排放量,杜绝污染物私自排入河流水环境中。对当地企业和居民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广大民众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其三,提高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为了改善污染的水环境,为水生动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应加大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水平。由于河流污染虽然可能是因单一污染物所引发的,但是其危害往往从单一面向逐渐发展成河道水体环境生态系统的恶化。在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既要从污染物源头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外来污水或有害液体进入到河流环境中,还要针对破坏的河流环境或恶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一方面,在河道周边进行定期巡视,及时进行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的清理打捞,利用管网对垃圾集中区域进行拦截,减少这些废弃物对河道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针对局部污染的区域,找出污染源头,杜绝继续污染,同时在这些区域种植特殊的水生植物,拦截和吸附有害物质,减少河道污染。

  其四,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和河道治理工作中。河道治理工作应从被动走向主动,由治理为主转变为防控为主。这就需要多个部门加强协作,统一工作大目标,落实好各部门的责任。在水利工程项目规划阶段,应本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既要注重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性、美觀性,又要注重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性、生态性。在河道治理项目中,管理单位应对河道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对水体生态环境明确考察,然后制定科学的治理措施。要将人的主观性和自然的客观性融合起来,使人为的改造和治理工作能够在不违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出更多的积极面。

  5结语

  水利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河道治理与水利工程项目效能的发挥息息相关,面对当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中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制定系统科学的策略,从多个维度提高河道治理工作水平,最大限度的确保河道运行的生态性和稳定性,满足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和谐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郭勍,《江西建材》,2018(01)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与管理,刘会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

  [3]古平区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现状及建议,朱红伟,刘振红,《中国水利》,2015(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4606.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