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控制措施

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控制措施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8-12-13 10:1412

摘要:这篇机电工程师论文发表了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控制措施,论文指出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技术要点,然后总结了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最后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案例和实践,探讨了施工期间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机电工程师论文,机电

  这篇机电工程师论文发表了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控制措施,论文指出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技术要点,然后总结了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最后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案例和实践,探讨了施工期间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机电工程师论文,机电安装,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关键工序,控制措施

机电工程师论文

  在建筑学领域,机电安装工程包含多个系统,例如弱电和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空调通风工程、防火卷闸和灭火器配置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居住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性,这就对电气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技术要点

  1.1 配电箱安装

  ①安装前学习图纸和技术要求,了解配电箱的位置,落实技术交底制度;以施工图纸为准,将配电箱放在基础型钢上。期间班组长和技术员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②对单独配电箱进行调整,可在箱面或侧面加垫铁,最多不超过3块,并且牢固焊接;多台配电箱安装完成后,调整水平度、盘面偏差,调整后使用螺栓对柜体和基础型钢进行紧固[1]。③每台配电箱均要和基础型钢连接,一般采用铜线将箱内PE排、接地螺栓连在一起,必要时加用弹簧垫圈防止松脱。端子板的每个端子压1~2根线,且2根线之间加用眼圈。④针对明装配电箱,可使用膨胀螺栓直接在墙柱上固定;针对暗装配电箱,则标注建筑标高线,利用吊线确定基准点,预埋箱体时和土建作业同步进行。⑤L1、L2、L3母线的相序颜色,分别是黄色、绿色、红色;接地线在长度方向上涂抹黄绿相间条纹;接线整齐美观,中间不能有接头,且设置一定裕量。

  1.2 线管预埋

  ①熟悉设计图纸,在墙柱、混凝土内预埋线管时,要保证线管固定牢靠,避免错埋、漏埋。管口平整,管与管、管与箱连接时,必须使用胶水,将接口牢固密封。开关盒、灯头盒埋进混凝土时,要使用泡沫、塑料等进行填充,防止水泥浆灌进盒内。②线管最小弯曲半径要≥10D,弯扁度≤0.1D,其中D代表线管外径[2]。在同一位置有成排管路,管与管的间距控制在2cm,且排列整齐。③在土建结构上开洞时,应该采用机械开洞法,及时清理碎末。用铁丝固定线管时,不能固定在主筋上,会影响结构稳定性。④在墙面开槽时使用切割机,深度要考虑到线管的保护层厚度,一般宽度、深度均超过线管外径1.5倍,将保护层厚度控制在15mm以上。

  1.3 电缆敷设

  ①首先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看是否和设计要求一致;检查线盘、保护层是否完整,看两端有无受潮现象;检查电缆沟的深度,以及管道交叉部位,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确定电缆敷设方法。②人工敷设时,控制好敷设速度,避免弯曲部位损伤电缆;安排好在支架上的位置、先后顺序,避免电缆交叉或穿越,并预留一定的伸缩余地。③水平敷设时,如果沿着桥架或线槽,应该单层敷设、不能交叉,拐弯处按照最大截面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计算;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该分层敷设,其中截面较大的电缆放在下层。④垂直敷设时,宜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同截面的电缆,按照先底层、后高层的顺序敷设,在电缆轴附近采取防滑措施。如果沿着桥架或线槽敷設,则要加装2道卡固支架。

  1.4 防雷接地

  ①在搭接长度上,圆钢与扁钢搭接,按照圆钢直径的6倍计算,实施双面焊接;扁钢和扁钢搭接,宽度按照扁钢的2倍计算,实施三面焊接;扁钢和钢管、角钢搭接,要紧贴3/4钢管表面或角钢外侧两面,实施上下两侧焊接。②在焊缝上,不能出现裂纹、气孔、夹渣等现象,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及时清理焊接处的药皮。③引下线和梁内钢筋跨接;将柱内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主筋两端进行跨接处理。④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要使用镀锌扁铁引出;引下线要使用油漆标记;防雷电阻不能低于10Ω[3]。

  2 电气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

  2.1 施工材料控制

  电气施工工序复杂,材料和设备进场时,如果没有进行试验检查,在后期使用时可能出现问题和故障。如此,不仅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还会造成人力、物理、财力浪费。对此,施工企业应该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既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又不会增加库存管理负担。在采购前,落实市场调研工作,评估商家的资质、实力、信誉等要素,通过货比三家,提高材料的性价比。材料入场时,严格开展性能检测,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能用于施工中。

  2.2 预留孔洞控制

  管线施工需要预留孔洞,一般出现在墙体、梁板等部位,孔洞预留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后续施工。对此,施工前应该熟悉设计图纸,了解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保证各项参数满足规范要求。合理选择预埋件的材质,如果有防水要求,要设置防水板;穿墙管或穿墙螺栓,要设置止水环。浇筑混凝土前,再次核对预埋孔洞的位置,并报请监理人员验收,签字确认后即可进入下道工序。拆模时,不能使用撬杠对孔洞边缘硬撬,会破坏孔洞尺寸;使用模板堵盖,防止进入杂质、灰尘、水泥浆等[4]。

  2.3 管线铺设控制

  管线铺设时,常见问题是线路设计有缺陷,没有考虑到现场施工因素,出现专业交叉或打架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应该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设计一条最佳安装路线,提高线路设计的规范化、精细化。底板结构施工时,要考虑到预留预埋工作,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选择线管材质时,镀锌线管要使用丝扣连接。浅表预埋线管时,要在楼板上标记出线管的位置,避免造成管线损坏。

  2.4 作业过程控制

  电气工程不仅工序复杂,而且专业性强,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加强管理控制工作。①严格审查设计图纸,加强业主方、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后期出现变更和返工。②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合理配置人员、机械、材料三要素,落实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艺技术的选择,要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5]。③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调整,规避不良因素的影响;技术员和监理人员要定期巡视现场,针对关键部位进行监督指导,避免留下质量隐患。

  推荐阅读:《机电兵船档案》(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机电兵船工业档案学会和机械工业档案馆共同主办的综合性专业期刊,是中国机电兵船工业档案学会的会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299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