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水利施工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

水利施工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8-10-19 10:5112

摘要:这是一篇水利工程师论文,介绍了水利施工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导流施工技术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让水流能够绕过施工的区域流向下游而采用的一种引导技术。这种方法能够为施工区域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 从而更好地控制水流、引导水流。 【关键词】水利

  这是一篇水利工程师论文,介绍了水利施工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导流施工技术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让水流能够绕过施工的区域流向下游而采用的一种引导技术。这种方法能够为施工区域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 从而更好地控制水流、引导水流。

  【关键词】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水利工程师论文

  水作为生命之源与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种地步,一个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永远都在其战略中有着一席之地。水利工程建设除了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以及促进工农业发展外,还在防汛防洪中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都应该大力发展广泛应用,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实乃大势所趋。

  1、项目概况

  1.1、工程背景

  千年古河贾鲁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郑州人民的母亲河。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们的母亲河河道萎缩、功能衰退、生态恶化、文化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郑州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2工程概况

  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由郑州市西南部蜿蜒而下,经尖岗水库、西流湖、郑州市区北部,向东经中牟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终汇入淮河,全长256km,流域面积5896km2。贾鲁河郑州境内河段长137km,自西向东,汇集了金水河、索须河、七里河、熊耳河等河流,流经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中牟县七个行政区。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范围:治理长度62.77km,包括生态治理长度(尖岗水库至陇海铁路桥)49.67km,河道疏挖长度(陇海铁路桥至大王庄弯道)13.1km,打造两岸滨水景观工程;新开挖贾鲁湖、祥云湖、圃田泽3处湿地性湖泊,水面面积3672亩,对贾鲁河洪水进行滞洪、对水质进行净化。

  1.3、工程目标

  贾鲁河综合治理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打造美丽郑州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01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贾鲁河打造成郑州市的“金腰带”、“绿珠链”,建成安全河、景观河、生态河、幸福河和文脉河,使之成为郑州市新的名片。

  2、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导流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支持,尤其在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是一项常用的重要技术。导流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对水利进行引导和控制,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导流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为施工现场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目前,随着导流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该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流施工技术具体施工环节可以分为截流、基坑排水、下闸蓄水等子工程,只有做好了每一个子工程的施工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导流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质量。

  3、河道治理改造对水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3.1、控污带来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发展的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大多不能满足整体排放的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由于城市污水处理效果不好,排入河流后会污染河道水环境。针对目前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政府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投入,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處理技术和设备,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城市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3.2、河道截弯取直带来的影响

  在河道治理实施过程中,主要强调“岸线顺直、减少排水流路”等,为遵守这一施工原则,在实施中,尽可能保证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这样不仅能促使水流直泻而下,而且还能满足行洪排涝的根本要求。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虽然能对防洪和航运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对水生态环境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弯曲流态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提供有效保障,与此同时,还能对一些突发性洪水的灾害性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在施工中,对弯道处沿岸位置,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保护措施,不仅不会对防洪功能、航运效果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对水环境提供有效保护。

  3.4、生态护岸技术的影响

  我国的河道治理理念较为落后,不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河道治理措施的应用,制约了新型治理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技术还有待于提高,制约其技术发展的原因有:一是传统观念影响。河道设计缺乏长远性和有效性,落后的护岸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较差,新型生态护岸技术应用较少。二是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4、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深井和轻型井点降水的应用

  (1)轻型井点构造。轻型井点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蓄水层中,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联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规定值,施工过程中不断抽水。

  (2)井点布置。井点按间距1~2m均匀布置,每个角增加一个,各井点水平方向采用滤管连接,利用离心泵抽至地面排水沟,再抽至运河。

  (3)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

  (4)井点管沉设采用冲水管冲孔的方法,分为冲孔和沉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先用超重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管则边冲边沉。冲管采用直径40~50mm的钢管,长度较井点管长1.5m左右。冲孔所需水压,根据土质不同,一般取为0.6~1.2MPa。冲孔时注意冲管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层松动。冲孔深度比滤管深度深0.5m以上,以保证滤管埋设深度,并防止被井孔中的沉淀泥砂所淤塞。

  推荐阅读:《广东水利水电》(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办。 本刊是广东省水利水电系统唯一持有国家统一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的综合性水利水电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270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